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52564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种子的形态结构与类型; 2、了解种子的生理功能。,种子(seed): 是所有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 是花经过传粉、受精后,由胚珠发育形成的。 种子内含有新一代的幼小植物体并贮藏有大量营养物质。,第六节 种子,一、 种子的形态结构 种子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其形状和大小、色泽和表面纹理也不同。 形状:多样,有球形、类圆形、椭圆形、肾形、卵形、圆锥形、多角形等。 大小:差异悬殊,大的有椰子、银杏、槟榔等,小的如天麻、白及等种子呈粉末状。,第六节 种子,种子的表面,第六节 种子,车前 表面粗糙,二、种子的 结构,1 种皮 (se

2、ed coat),2 胚 (embryo),3 胚乳 (endosperm),1.胚根 (radicle) 2.胚轴 (embryonal axis)(或胚茎) 3.胚芽 (plumule) 4.子叶 (cotyledon),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二、种子的结构,有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1、种 皮 种皮(seed coat, testa)由珠被发育而来,包被在种子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1.外种皮:较坚韧 种皮常分为2层: 2.内种皮:一般较薄。,第六节 种子,种皮上通常都具有: 种脐(hilum):为种子成熟后从种柄或胎座上脱落后留下的疤痕,通常圆形或椭圆形。 种孔(micropyle)

3、:来源于珠孔,为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和胚根伸出的部位。,第六节 种子,有些植物的种皮上还具有: 种脊(raphe):来源于珠脊,是种脐到合点(chalaza)(亦即原来胚珠的合点)之间的隆起线,倒生胚珠的种脊较长,横生胚珠和弯生胚珠的种脊较短,而直生胚珠无种脊。 种阜(caruncle):还有一些植物的种皮在珠孔处有一个由珠被扩展成的海绵状突起物,起到吸水帮助种子萌发的作用,如蓖麻、巴豆等。,第六节 种子,蓖 麻 子,假种皮(aril) : 有些植物的种子在种皮外尚有假种皮,是由珠柄或胎座处的组织延伸而成的,假种皮有的为肉质:荔枝、龙眼、苦瓜、卫矛等,也有的呈菲薄的膜质:豆蔻、砂仁等 。,第六节

4、 种子,2、胚 (embryo),1.胚根 (radicle):正对着种孔,将来发育成主根。 2.胚轴 (embryonal axis)(或胚茎):胚轴向上伸长,成 为根与茎的连接部分 。 3.胚芽 (plumule):为胚顶端未发育的地上枝,在种子萌 发后发育成植物的主茎。 4.子叶 (cotyledon) :为胚吸收养料或贮藏养料的器官, 占胚的较大部分,在种子萌发后可变绿行光合作用, 但通常在真叶长出后枯萎。,单子叶植物具一枚子叶 双子叶植物具两枚子叶 裸子植物:具多枚子叶,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3、 胚乳(endosperm),胚乳是极核细胞和一个精子

5、受精后发育来的 外胚乳:肉豆蔻、槟榔、姜、胡椒、石竹等。,第六节 种子,4 珠心 5 胚囊 8 卵细胞 9 极核细胞,根据种子中胚乳的有无,一般将种子分为两种类型: 1.有胚乳种子(albuminous seed) :种子中胚乳的养料经贮存后到 种子萌发时才为胚所利用的称有胚乳种子。有胚乳种子具有发达的胚 乳,胚相对较小,子叶很薄,如蓖麻、大黄、稻、麦等。 2.无胚乳种子(exalbuminous seed):种子中胚乳的养料在胚发育 过程中被胚所吸收并贮藏于子叶中的称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一般叶 肥厚,不存在胚乳或仅残留一薄层,如大豆、杏仁、南瓜子等。,二、 种子的类型,第六节 种子,有胚乳种子,第六节 种子,无胚乳种子,第六节 种子,三、 种子的生理功能,种子的主要功能是繁殖。 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即可发芽(萌发)而形成幼苗。 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在萌发前往往需要一定的休眠期才能萌发。 此外,种子的萌发还与种的寿命有关。,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第六节 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