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0289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29 新人教版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九)(建议用时:35分钟)学业达标1在戊戌变法运动中,顽固势力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控制京津地区的军队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ABCD【解析】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与戊戌变法无关,故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C2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进行的重大举措是()A颁布变法法令B游说外国人支持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四卿”【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均不是光绪帝为贯彻新政而在人事上采取的措施,故选D项。【答案】D3戊戌变法后,大部分新政措

2、施被推翻、废止,重行禁止士民上书,大权被慈禧太后所掌握,皇帝徒有虚名,改革之事,遂成泡影。当时被保留下来的是()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D设立京师大学堂【解析】戊戌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故选D项。【答案】D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变法()A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C没有得到地方官有效支持D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解析】注意题干中“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应从其核心措施来分析。变法没有涉及资产阶级性质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所以没有动摇清朝的统治

3、基础,故选D项。【答案】D5戊戌变法才103天就归于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光绪帝无权康有为、梁启超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ABCD【解析】光绪帝与康、梁既无实权又缺乏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在以慈禧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反扑下,变法运动昙花一现,终归失败,而这一切又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答案】C6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的表述中最具概括性的是()A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B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成为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上述四个选项都是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的影响,但

4、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一样。A、B、C三项属于同一个层级,是并列关系,三者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即“戊戊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因此D项和A、B、C三项之间应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最具概括性的非D项莫属,故选D项。【答案】D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出现了,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做了重要准备。中国全史材料二下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1)根

5、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信息?(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因此它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它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概括材料信息即可。第(2)问,仔细阅读图中文字可知,图片涉及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和强学会、戊戌变法的目的、变法的结果等信息。第(3)问,属于开放型问题,可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分析,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

6、与传播。(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第二种: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者)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

7、,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指出“论者”与“辩者”的基本观点。(2)材料中所言“中国之当改革”“失于急激”“新政反增其害”各有何史实依据?(3)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论者”与“辩者”的看法不同?【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指出“论者”和“辩者”的观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以及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立场的不同会影响对同一事件的看法。【答案】(1)观点:“论者”变法操之过急。“辩者”变法除旧力度不够。(2)史实:“中国之当改革”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统治腐败;维新思潮兴起等。“失于急激”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8、;废除八股等。“新政反增其害”新旧衙门重叠;慈禧更加提防光绪;官员极力反对等。(3)每个人观察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历史事件本身具有复杂性;“论者”与“辩者”对变法所持的立场不同。9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综合上述内

9、容,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得出强求“速变”“全变”;材料中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得出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材料中的“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得出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第(2)问,结合第(1)问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得出改革应循序渐进,改革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等。【答案】(1)原因:强求“速变”“全变”;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2)启示:改革阻力大,应循序渐进;改革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