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35454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一时教案【教材简析】这篇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文在开头点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接着作者拿蟋蟀与其它大多数昆虫作比较,说蟋蟀的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作者的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阅读兴趣;随后,文又向我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结构、特点、屋内布置;至此,作者从住宅的特点想到挖掘的工具,形成“伟大的工程”与“柔弱的工具”的极大反差,对它的劳动成果,不由得产生惊讶和敬佩之情。作者在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

2、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从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2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

3、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前准备】;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教学时间】2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2板书题,齐读。3作者介绍: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昆虫。他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法布尔十分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在他的昆虫学著作里,常常出现大诗人的诗句。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虫记,也译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于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1910年)时

4、出版。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和文艺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4介绍蟋蟀:又名蛐蛐,是一种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尾部有尾须一对,善于跳跃。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雄的蟋蟀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出声音。文中提到蟋蟀会唱歌,实际上蟋蟀是不会鸣叫的,那“口瞿口瞿口瞿”的声音是依靠翅膀摩擦发出来的。雄蟋蟀的右翅覆盖在左翅上面,细细观察它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翅球。如果把翅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上面有锯齿状的突起,这个突起叫做“弓”。蟋蟀举起背上的左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左翅上的细脉,便发出悦耳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唱

5、歌”的秘密。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朗读文,纠正读音,回答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2认读字词(1)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2)师生相互强调难写字,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随机指导“搜、抛理清内容指名朗读文,说说文讲了一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三、朗读感悟,交流探究探究第一段(1)蟋蟀出名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它会唱歌,二是由于它的住宅。)(2)若把第二句改为“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2探究第二段(1)自主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2)感悟探

6、究蟋蟀选择住址与别的昆虫有什么不同?(不随遇而安,不用现成的巢穴。)理解“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一句。(“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不肯”二字说明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即将就对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话也照应了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蟋蟀在选择住址上有哪些特点?(排水优良,阳光温和)理解“它不利用现成到卧室”一句。(前半句是突出它一点一点挖掘,后半句进一步补充与强调它“从大厅一直到卧室”都是一点一点挖掘的,突出了它是靠辛勤劳动才建成住宅的。)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理解两个问句的句式和作用?(作用:承上启下)(3)小结。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