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34731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内容摘要】本课题从京剧进校园的优势、劣势、机遇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我校响应教育部号召,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营造京剧氛围,开展京剧活动、举办京剧成果展示,将京剧将国粹京剧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在特色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义务教师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规定,以京剧为特色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教师开发和构建校本课程提供

2、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和广阔的研究空间。【关键词】京剧资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一、问题解读1.课题的提出2008年3月,教育部提出“京剧进校园”,并确定15首京剧唱段作为中小学“京剧进课堂”的教学内容。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传承京剧艺术,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并喜爱京剧,成为教育界一直探讨并研究的话题。我们认为,京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坐念唱打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还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而且京剧曲目中包含了民族艺术、道德观念、传统习俗和历史知识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载体。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认知标

3、准和道德品质是在氛围的熏陶及社会关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氛围里有不同的感受。氛围,实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它通常表现为一个集体整体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等。良好的氛围对一个学校、一个团队乃至每一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校是新成立的学校,地处城乡交界,学生来源广、素质差别大,教师也是大部分来自原先四所学区小学,如何营造一种氛围,打造一支团队,形成一种力量,培育一种精神,让所有成员“爱心凝正气,奉献促和谐”是建校初到现在我们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通过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学校前身的历史资源,我们发现原崖头小学有着丰富的京剧教育底蕴,学校前后培养了京剧乐器演奏和生旦等角色演员100多人,

4、不少演员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并多次承担各种纪念、慰问、汇报及同国际友人交流的演出任务,曾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校园内充溢着浓郁的国粹芬芳,“京剧进校园”能够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为我们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京剧进课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如何借助京剧这一载体,开发和利用京剧资源,达到我们的目标并使之成为我校特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2.关键词界定京剧资源:我们理解的京剧资源包含文化资源和技艺资源两个方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京剧的发展史;京剧大师所开创的流派文化、京剧中各类服饰、脸谱等的造型艺术及京剧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技艺资源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

5、主要指富有技巧性的“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 唱为唱功,念为念功,做为做功、打为武功。五法指“手、眼、身、步、心”,手为手法,眼为眼法,身为身法,步为步法,心为心法。在京剧普及教育阶段,应深入浅出地将四功五法逐步渗入,通过了解、尝试、实践,让学生感受国粹文化的魅力所在。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依据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凭借学校自身发展优势,结合本校校情、师情,学情,按年级开发了五套京剧校本教材,并且制定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计划或校本实施方案。具体实施途径:(一)把校本课程定位为学校一门独立的课程,安排三位音乐老师兼职授课。授课时间为每周一节。(二)利用不同学科进行渗透,促

6、进学科与校本资源的有效整合!(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体现校本活动的存在价值。(四)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拓宽资源渠道。二、成果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京剧校本活动的内在价值,使京剧校本活动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艺术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对我们学校而言,进行以国粹京剧为特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如下:(一)着眼于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二)着眼于学生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等。(三)着眼于不同类型儿童在京剧校本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探索有效指导策略。(四)着眼于京剧校本

7、课程活动档案式发展评价。(五)着眼于京剧校本课程与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系。三、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做法:(一)广泛收集多方信息,为实施研究做前期铺垫1.教师理论指引。为了使本课题开展有一个良性的起点和基础,我们领导班子和课题组多次探讨课题启动计划及主要内容,并走进教师,征求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为了弥补京剧知识的缺乏,我们上网搜索、请教周围喜欢京剧的人、收听名家名曲,凡是想到的,我们几乎都做到了。师生们手写、打印的资料多达几十万字。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几乎人人都能娓娓道来。随后,我们聘请市京剧团的原团长陈韵良老先生作为校外辅导员,来校指导京剧表演。他首先为学校师生举办了一场精彩生动的京剧艺术讲座。讲座

8、将眼神、咬字、台缘具体化;将京剧艺术的唱、说、做、舞各种艺术特征生动幽默地展现给大家。2.学生问卷调查。为了给课题实施提供最充实、最有效的事实依据,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前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自编调查问卷,每个年级选一个班级参加。共发出问卷189份,收回188份,回收率达99.5%。问卷调查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目前音乐课的学习情绪、学生对京剧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兴趣学习京剧。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目前对音乐课75%是积极肯定的接纳态度,6%是否定排斥的态度,19%是可上可不上的态度,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呈积极正面性的反映。调查中我们还发现,46%的学生了解京剧方面的内容;25%的学

9、生不了解;29%的学生是有印象。学生愿意通过各种媒介多渠道获取京剧知识内容,情感上对“京剧进课堂”这种新模式乐于接受尝试。(附调查问卷一)3.与家长和社区交流沟通。挖掘学生家庭和社区京剧社对教学有热心和爱心的力量,从而来共同帮助师生提升对京剧文化的认知度,为京剧进校园争取社会关注度。同时,家长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二)营造浓厚京剧氛围,为校园文化做引领导航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灵魂,学校失去了文化的构建,就等于失去了它的“精、气、神” 。而浓厚的京剧文化氛围为学校文化的培植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1.打造环境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更不是“校园

10、补丁” 。 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共同动手,积极参与,通过他们对我校办学特色及教育亮点的理解,多维度地展示“京剧特有的京味儿”,避免了“文化复制”现象的出现。墙体文化:我们充分挖掘中国元素,借鉴颐和园长廊的设计风格,对东面80米的外墙进行功能性完善,开设“京剧长廊”,为21个班级提供展示平台,将各个班级对京剧文化的探究以活动剪影的形式展示出来,让静态的京剧资源展现出动态的实践魅力。走廊文化:我们重视师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假期倡导师生共同创作京剧脸谱,开学后上交的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绝伦。布贴、剪纸、刺绣、绘画每一幅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师生了解京剧、学习京剧的热情。我们把优秀

11、作品统一装裱,沿综实大楼走廊悬挂,精巧的手工作品配以古朴的装裱风格,不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水平,更为大家创设了一个学习京剧常识的人文环境。2.提炼主旨文化文化需要创设,更需要内化。我们在师生中开展了“学校主旨文化征集活动”,对学校的校徽、办学理念、校报名称等进行广泛征集,教师踊跃献计献策:我们的校徽多方听取意见几经修改已经确立,整体设计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形象,里面的运笔采用京剧脸谱绘画中常见的构图方式,展现出我校“京剧进校园,国粹育童心”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中,教师或写或画,提出建议70余条,条条都围绕京剧展开;我们校报的名称青荷,来自全体教师的智慧,版面设计充满了浓厚的“京味

12、儿”;课堂上、广播中时常能听到京剧的独特唱腔;课间,孩子们说的、学的都是京剧的知识、京剧的动作;我们将铃声也换成了京剧腔调,独特的京剧铃声让孩子迎着京腔入校,带着京韵回家。同时,在校园广播的熏陶下,学校周边的社区人员,在经过学校时也会随着哼唱曲子,这样,不知不觉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我们再次在学生中发放了走进国粹京剧调查问卷。题目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附调查问卷二)与第一次问卷调查的相比,我们能够看出,在我校浓厚的京剧氛围的影响下,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引领中,学生的京剧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京剧,已经开始成为我校一张特色名片。(三)开发编写校本课程,为京剧特色搭建创新平台山东省义务教育义

13、务教师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可以根据纲要的规定,自主开发学校课程。由于我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社区资源和办学宗旨,因此我们充分发掘京剧教育资源,集全体教师智慧,自己动手编写,形成一套适合各年级年龄、认知特点的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以“京剧进课堂”为实施平台,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创新对京剧资源的利用,突出学校特色。我们力争将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成为凸显学校特色的最佳平台。1.反复论证,提升认知,确定内容(1)浓厚的京剧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学习京剧的热情得到张扬,如何让“京剧进课堂”系统化、特色化?我们多次召开领导班子和课题组会议,并征求全体教师的建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自己动

14、手,开发适合我们自己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做,才能更突出我们的办学核心理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的课程编写培训首先从开发小组的理论学习做开始。我们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宗旨以及实施的功能,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方式、程序以及评价方法等。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的编写目标和要遵循的原则。(1)编写目标: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从“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程中的一部分资料来自于学生的收集和整理、图片也采用了学生自己做的动作,并切合学生的需求;能授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15、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课程开发,没有过多的阐述那些专业性强额理论知识,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通过组织参观、调研的方式,呈献给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及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我们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调查、追寻历史,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京剧、认识京剧。(2)编写原则:目标明确、个性突出、实用性、趣味性强,更要突出我们团队的智慧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和编写方案。按照方案,开始内容的收集与整理。(3)编写内容:前期我们每个人都参与的资料收集,汇集了大量的资料,内容极为广泛和繁多,如何有效取舍,是课程开发编写小组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充分征求学生、家长、领导、京剧名

16、家等意见的基础上,开发小组确定了“初识京剧、认识京剧、走近京剧、品味京剧、探究京剧”五个内容,以适用于五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明确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内容:美妙神奇的脸谱世界、绚丽多姿的服装艺术、门类繁多的行当、行云流水的唱腔、精彩优美的身段、抑扬顿挫的念白、利落传神的功夫、传奇逼真的程式、杰出的京剧大师。有了具体的内容,我们将教师划分五组,全部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内容分类汇总,这样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库。2.统一模式,细化章节,分组编纂在有着丰富内容的前提下,如何将内容进行重组、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再次成为编写小组仔细斟酌的内容。(1)确立目标,培养兴趣编排目标:一二年级以兴趣的激发为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京剧艺术,初步感受京剧与生活的关系;中年级以了解京剧艺术的美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在体验京剧之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京剧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