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313781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阅读素养水平调查与思考以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一、关键词含义标题中的阅读素养的定义是参考了2006年“全球学生能力进展研究”的定义,即阅读素养是读者出于社会或者个人的需要理解并且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而阅读素养模型,我们参考的是黄国才老师主持的教育部的重点课题“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中对阅读素养模型的假设。这个模型也就是所谓的框架,把阅读素养从低层级到高层级分为检索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评鉴能力、质疑和创新能力。这些维度指的是纸笔测试部分。二、调查对象: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三、调查目的:对四年级孩子的阅读素养进行摸底,发现他们的优势与

2、不足,以此检验课堂教学当中费时高耗的行为,进而有方向的改进日常的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四、调查工具:市第二实验小学阅读素养测试情景材料。参加本次调查的是四年段全体学生453人,答题全部有效。测试情境材料共有3个文本,21道题,其中14道选择题,6道简答题,1道填空题。选择题借助问卷星平台让学生做答,系统根据设计的正确答案进行统分,简答题采用纸质答题卡作答,人工批改人工统计。五、调查结果:(一)小学生阅读素养能力发展趋势。从以上两份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阅读能力中检索信息能力最强,理解能力次之。至于创新能力居三,评鉴能力最弱。其中检索信息能力中我们可以看到

3、的最高得分率是98.6%,最低得分率是34.66&。阅读素养框架中,对各层级能力的解释是这样的:检索,指的是。理解指的是。也就是说,一段话,这样写好,那样写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就是一种鉴赏能力,直接影响了习作水平的高低。跳出文本,去联结自己的阅读经验,自己的生活见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关系到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检索能力是阅读素养中的低阶思维能力,质疑创新和评鉴是阅读素养中的高阶思维能力。这是结果是不是再一次提醒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侧重于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呢?(二)同一层级的阅读能力有水平高低之分从以上客观题正确率统计图中,我们会发现

4、,同样是考察检索能力的题目,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也不尽相同,当然也不并不见得就一定比其它类型题遥遥领先。分析发现,同是检索类题目,测评的角度难度不同,学生的得分率也不同,难度越大、考查的维度越多、考查的细节越隐蔽,得分率也就越低。从难易程度看,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比对:考查多点信息比单点信息难,考查大语言单位比小语言单位难,考查间接表述比直接表述难,经过判断要比直接提取难,考察维度多元比考察维度单一难。阅读一篇文章,读懂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讲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点,就是直接的信息。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往往在于细节的信息。有一道选择题,正确率低得反常,随机询问了一个班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其中,有9人道出心声:没

5、有耐心把题干看完。研究表明:家长越是陪做作业,孩子越无法静下心思考。陪做作业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养成静心思考习惯的过程。课堂上,我们过度讲解,过份交代,对孩子静心思考而言,都是一种干扰。那么,课堂教学该如何改进呢?下面和大家交流两份教学设计。对比一下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对比目标。设计一,第一条,是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指向的语文知识。第二条,通过反复阅读,知道徐霞客奇在哪里,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先阅读课文内容,奇在哪里,从文中找,“阅读大地”的含义,也是关注文本本身中的这个人物品格的。第三条,品词析句,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意思是,

6、要精读文本中的文句,从文句中去体会人物的特点。三个目标,都是我们教学设计中比较熟识的常见的。品词析句,看似一种阅读方法,但相对笼统,是抓住人物对话、行为,还是联系时代背景,抑或是连结学生生活?显然,没有准确的指向性。为什么我们现在提策略比提方法多,我是这样看的。方法是为了达到目标选择的一种途径,如所说的品词析句,或抓住关键词。“策略”说的是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对策略的解释中提到:预行制定(教学预案),根据形势变化制定或选择(考

7、虑文本、生情、学情),最终实现目标(达到教学效果)。设计二,目标也有三点。第一条,是很明显,前半部分是策略的运用,后半部分是达成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首先让我感到可贵之处,就是跳出教参的藩篱。其次是老师很清晰地知道这节课要带领学生进行怎样的语文实践。其三是策略的运用与目标的达成是匹配的。我们等下看教学流程就会明白了。第二条目标是,第三条目标是同样也体现了教者这样的考虑。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一下教学流程:设计一,从质疑入手,接着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知道这一课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先请学生默读,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做批注,讨论,交流。我们可以预设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很到位,说

8、徐霞客志向奇、精神奇、成就奇。每谈到一点,就领着学生找到相应的文本,体会词语的表现力,主人公的可贵精神,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个环节,回到课题,说一说,对阅读大地是怎么理解的?学生也可能回答得很完整:因为徐霞客一生为了考察山 的地貌,徒步走了大半个中国,将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不朽之作徐霞客游记。从设计上来看,整节课围绕徐霞客之奇为主线,从整体-局部-回归整体的课堂结构,以奇贯穿课文教学。如果老师准备充分,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相信这也是会一节上得颇顺的课。我们从大环节来看。第一,围绕关键词,说主要内容。第二,在理解“卓尔不群“这个词中提炼对比的阅读策略,通过当时大多数人的志向和

9、徐霞客的志向进行对比,突出志向之奇;第三,先了解当时的研究环境,再进行古今对比,借句式仿写,突出精神之奇。第四,是一个小回归,将文中的三四段和五六段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三四段是概述地写,五六段是细腻的描写。以此,归纳出人物传记的写法:精准的概述+典型的事例。第五,通过原文与拓展的文章进行对比,感受同是写一个人,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纵观全课,始终是策略先行。理解“卓尔不群”,策略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燃松拾穗,走笔为记”是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写法之妙,策略是对比。老师在环节的处理上,是将对比策略贯穿整节课,且有角度不同,横向比,当人的大多数人和徐霞客比,纵向比,古今环境比。纵向比,课文不同段落的比较。

10、横向比,这一篇和那一篇来比。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有了不一样的目标,采用不一样的教学策略,学生的收获是不尽相同的。设计一,学生收获的内容以信息居多,课文讲了什么,徐霞客是个怎样的人,为了追求目标,他是如何坚持的,他有什么成就 。设计二,学生也能收获这些信息,但这些信息既被学生获取了,又让老师当成一种凭借,共同经历了对比阅读的过程,发现人物传记文本材料安排的秘密。当阅读另一篇文章时,当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时,当出现人物前后的表现不同时,当出现同一人物的不同介绍时,“对比阅读”这个策略就是适时出现,指引读者更深入地发现人物性格的秘密,发现文章表达的秘密。当然,如果需要写一写人物传记,那么“精准描述+典

11、型事例”的方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假使读到人物传记,但并非这样的结构安排,学生产生“并不是所有的人物传记都是这样写的”的思考,不是更棒吗?聊了这么多,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一是指向文本内容,关注零碎的知识,学生收获较多的是信息。设计二,指向策略的运用,关注的是整体把握和欣赏文本的能力,所以学生收获的是方法和思维。这对于提升学生高层级的阅读素养无疑是有极大的帮助的。这就回到叶圣陶老师的那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今天,我们来重读一下他的原话: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了解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2017年第2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卷首语是孙双金老师写的激活思维是最

12、大的教学道德,文中说:他指出,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看到太多的唯一答案,太多的肤浅回答,太多的唯美煽情,太多的就内容而内容,就字面而字面的低效讲析。并且很不客气地表明观点:我们的学生就在这样的课堂里荒度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我们就这样认真而善意地浪费着学生的宝贵生命,这样的教学道德吗?在孙双金老师看来,就内容讲内容,就字面讲字面,就是一种高耗低效,一种对学生时间的荒度,一种非教学道德。措词有些严厉,但,想想也对:为什么我们在课堂里与孩子共同聊的不是孩子该懂却还不懂的方法,该提升却未提升的思维能力,却是他们自己阅读就能看得见的信息呢?(三)主观题回答重内容轻逻辑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得分率最高的题目

13、是第二题: 如果你是建筑师,你会建一座怎么样的桥? 得分率为77.17,达到良的水平。 就看看第一个孩子写的,先写桥面,再写入口处,最后写边上。我看着就觉得有点奇怪,应该是先写入口处,再写桥面,最后写边上吧。从外到里,才有条理。 许多答题,即使是得分率最高的题目,依然难以达到优秀的级别。 反观日常教学,我们在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的时候是不是重在量的呈现,而忽视了表达的条理性?是不是关注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写了什么?而忽略了关注一段话的内在联系?课标中第二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有这样一句: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在年段教研中,我们也常常琢磨这个“写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慢慢地找出许多相应的解释,有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有条理,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些顺序,这些安排,都要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感悟,进而模仿、运用,创新,最后形成能力。我们期待着,这样的调查能更有效地推动地课堂教学生态的转变,从今天起开始为改变教学行为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