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9311459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4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 徐子亮 提要 本文总结了二十年来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历史。二十年的对外汉语学习理 论研究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92 年以前,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致力于偏误分析; 1992) 1997年, 基于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偏误分析成为热点, 并开始转向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 1998) 2002年, 在原有基础上研究深化、 角度拓展, 出现了学习策略和学习心理等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向多样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最后本文展望了今后的学习理论研究。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学习理论 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是对外汉语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语言学 习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

2、 研究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密切相关。本 文以5语言教学与研究6、 5世界汉语教学6等学术刊物发表的成果, 历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 会、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发表的有关论文, 以及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6等著作为 依托, 回顾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历史, 追寻其演变轨迹, 展示发展现状, 明确努力方向, 以推进和深化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研究。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时 期。在研究领域,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意识不断增强, 理论研究得到普遍重视, 学界的专家学 者和广大教学工作者为学科建立和学科理论建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3、。1985 年 8 月在北京 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提交会议的论文即可反映出当时对外汉语理论研究的 基本状况。会议论文/ 涉及汉语和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 包括汉语语音、 语法、 词汇、 文字的 教学与研究,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研究,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教材编写研究, 语言测试研 究,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 以及汉语教学中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等0( 赵金 铭, 1985) 。关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 从这届大会进行交流的近 170 篇论文来看, 除了个别 文章, 如美国戴祝Z 先生的5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句法结构的难点6一文, 从学习者的角度 提出了汉语句法结构学

4、习问题并作了分析, 其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还十分鲜见。 1987 年12 月吕必松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华东协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 / 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0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特别提出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 性, 指出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不高, 成功率不理想, 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真正找到语言学习 63 徐子亮: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 的客观规律。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 是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规律不甚了解。吕必松先生的 报告代表了八十年代人们对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 年代初, 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和中

5、介语 研究上, 并将此作为/ 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口0( 吕必松, 1993) 。最初, 人们认为, 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预测学生在将汉语作为目的语学习时可能犯的错误。但随着教 学实践的进行, 人们发现学习者中介语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而且并非仅仅通过对比分析的 预测就能解释和防止中介语的产生。由此, 偏误分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偏误分析所进 行的研究, 在语言知识学习方面, 有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词语偏误分析( 鲁健 骥, 1984、 1987) , 在语言技能掌握方面有阅读理解的失误调查( 李珠、 王建勤, 1987) , 作文偏 误研究( 吴英成, 1990

6、) , 还有对汉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 梅立崇等, 1984) 等等。对于这 个阶段的研究, 赵金铭( 1996) 曾作过确切的评析: 我国较早的学习规律研究是对比分析, 即 从两种语言本身的比较来预测学习中的难点, 继而是中介语研究。研究者认为在学习过程 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 学生使用的实际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 ,研究这套语言体系, 可 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而学生的语言偏误正可以观察中介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运作情 况。 这一时期的语言学习理论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同时, 也有个别成果涉及到对学习者语言 学习心理的研究和语言习得与思维的研究, 如结合教学的对短期留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孙 秋

7、秋, 1988) , 第二语言习得时思维习惯的嬗变( 孙钧政, 1988) 等等。 二 进入九十年代,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得以加 强。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 不仅认识上进一步明确, 研究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思想上 的认识, 首先是人们意识到这一研究的迫切性。 / 在没有关于外国人汉语学习规律的研究成 果的情况下,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关于语言学 习规律的研究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0( 吕必松, 1992) 。1992 年 5 月5世界汉语教学6编辑部、 5语言文字应用6编辑部、 5语言教学与研究6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了

8、/ 语言学习理论研究0座 谈会。会议认为: 由于对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知之甚少, 因此我们对语言教学规律, 对语言本 身的认识都受到了限制。 ,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 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会议对我国 今后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任务、 重点、 方向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 求, 明确了当时阶段性的任务。( 张旺熹, 1992) 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语言学习理 论研究的展开。 九十年代后期, 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认识 到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跨 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必须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来显示

9、它是不能被包容在其他学科之中或 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对丰富学科基础理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 为它具有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区别的特征。而只有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 才有可能定位在最科学的位置上( 李晓琪, 1997) 。 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后期( 1992) 1997) , 特别是 1992 年的/ 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座谈 64 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 4 期(总第 70 期) 会0召开以后, 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进展甚为明显。研究范围涉及到偏误分 析、 语言对比分析和中介语研究、 汉语学习过程的描写分析、 学习行为的调查实验以及第二 语言能力结构

10、研究等等。 外国人汉语学习的偏误分析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拓展, 有语音、 词汇、 语法的 偏误分析、 句式偏误分析等等。如对韩国人的语音难点和偏误的分析( 王秀珍, 1996) 、 有关 副词/ 也0的偏误分析( 陈小荷, 1996) 、 代词偏误分析( 高宁慧, 1996) 、 / 使0字兼语句偏误分析 ( 李大忠, 1996) 等等。鲁健骥( 1994) 的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是他继语音偏误、 词汇 偏误分析研究之后的有关偏误分析的又一成果。在对外国人学汉语时产生的偏误分类研究 的基础上, 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教学角度来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这一研究对语言学习 和教学中尽量避免偏

11、误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中介语的研究, 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国外中介语研究理论的引进介绍、 对中介语理论的评 价以及汉语中介语研究。人们介绍了国外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模式和国外学者对中介语的不 同观点( 王建勤, 1994) , 以及通过评介国外中介语研究状况, 讨论中介语理论与汉语习得研 究的关系、 中介语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汉语中介语研究提供具 有理论价值的参考基础( 孙德坤, 1993) 。汉语中介语的研究则涉及到汉语中介音的类型( 朱 川, 1996) 、 中介语分阶段的特征( 王珊, 1996) 、 书面词语的中介形式( 叶步青, 1997) 等等。李 晓琪(

12、 1995) 的汉语虚词的中介语分析则以中介语产生的理论为依据, 分析外国学生虚词学 习的化石化现象, 指出化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为母语负迁移、 语内迁移和教学误导, 提出了 防止这些问题产生的措施。 汉语学习过程的描写分析是这一阶段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交流的论文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 研究内容有美国学生说汉 语轻重音词组的语音特点分析、 汉语存在句的习得、 第二语言汉语的语序习得、 外国学生汉 语阅读过程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大都通过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来探寻学习者习得汉语过程 中的规律( 赵金铭, 1993) 。现代汉语的/ 了0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中

13、的一大难点。孙德坤 ( 1993) 和赵立江( 1997) 通过对外国学生现代汉语/ 了0的习得过程的考察, 以调研方式来探 究/ 了0的习得过程。他们的研究列举了使用/ 了0的错误类型, 指出/ 了0的难以掌握主要由 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所造成的。这是人们试图解决困难、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益尝试。这一 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不无启发。而王建勤( 1997) 关于汉语否定结构/ 不0和/ 没0的习得过 程的探讨, 则是在/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0数据统计的基础上, 对副词/ 不0和/ 没0的习得过 程所做的分析。研究指出, 汉语否定结构/ 不0和/ 没0的习得过程是有序的, 揭示了学习者掌 握否定结

14、构的内在过程以及学习策略, 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的研究, 也是这阶段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陈宏的第二语 言能力结构的研究在引进介绍外国学者语言能力模型研究成果的同时, 对语言能力作了理 论上的分析, 并以HSK 作为语言能力比较研究的手段, 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第二语言学习者 和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在汉语能力结构上的差异。( 陈宏, 1996、 1997) 这些拓展性的工作深 化了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研究。 除了以论文形式发表的成果之外, 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有关著作。1994 年北京语言学院 出版社出版的5语言学习理论研究6是第一本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论文集。三年以后, 6

15、5 徐子亮: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 该社又出版了由王建勤主编的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6一书。这些著作汇集了对外 汉语教学界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成果, 对推动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结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 基本特点表现为: 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成为对外汉语 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 研究涉及到语音、 词汇、 语法、 语用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 人们开始 注意并转向汉语习得过程的研究。 三 时至世纪之交( 1998) 2002) ,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展, 这种 进展集中体现在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革新两大方面。在这五年中, 有大量的研究

16、成果面世。这些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 ( 一) 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定性研究; ( 二) 进行定 量分析的实验研究; ( 三)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引进、 介绍与评述。这三类研究在内容上 主要涉及以下 6个方面: ( 1) 偏误分析; ( 2) 汉语中介语研究; ( 3) 汉语习得过程研究; ( 4) 汉 语学习策略研究; ( 5) 汉语学习心理分析; ( 6) 语言能力研究。 偏误分析, 依然是这五年间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一阶段除了继续着眼于 外国学生语法、 篇章、 语音及声调等偏误分析外, 还在理论导向、 偏误成因的探究、 偏误研究 原则及方法、 汉字偏误分析等方面有新的进展。赵金铭( 2002) 运用/ 最小差异对0的观点, 对 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中出现的中介语句子进行分析识别, 找出正确句子与错句的最小的本 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排出语法错误句子的等级序列, 其中的边缘句为寻找普遍语法规则 和原理及语言本质提供例证。这一研究不仅体现了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偏误分析在理论层 面上的深化, 也促使人们扩大语言本体研究和语言习得研究的视野, 并进而探索两者的相互 关系。李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