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0927218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Q4中国产业经济报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 中国产业经济中国产业经济 四四季度报告季度报告1 甘洁甘洁 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018 年年 3 月月 1 本调查委托北京富奥华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根据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 洁教授提供的样本及问卷, 对企业进行电话访谈。 感谢北京富奥华美在调查过程中的尽职和专业。 也感谢研究助理 Harry Leung、姚霁耘在数据分析和呈现以及文字编辑方面所做的工作。 1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产业经济在 2017 年持续 L 型走势,稳中向好。我们基于生产量、用电量、开工率及毛利 率的数据分析显示前 3 季度生产规模保持平稳(扩散

2、指数在 50-51 之间) 。而四季度则出现广 泛而明显的向好迹象,尤其是民营企业首次扩张(扩散指数:56) 。同时,企业对于未来 3-5 年的预期也有较大幅反弹。我们的判断是产业经济结构性问题的矛盾开始缓解,基本面整体得 到提升。此趋势有望继续,值得进一步观察。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的覆盖面和严重程度仍然较高,投资疲软,整体景气指数尚未进入扩 张状态(扩散指数:48) 。此外,自 2016 年四季度以来原材料和成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产业恢 复不利,应予以关注。 最后,我们相信在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呈良好态势。 2 前言前言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约 20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进行的季度调查。 该调查从 2014 年第二季度开始已进行了差不多 4 年。调查采用电话访谈形式,样本通过对国 家统计局 2013 年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即销售额大于 2000 万)的企业按行业、地区、及规模分 层的随机抽样产生。 2017 年四季度调查回收的企业样本为 2039 家,其中 1673 家来自上季度调查过的企业。 附录 3 详细介绍采样、访谈过程和季节性因素对调查的影响,并将回收的样本与国家统计局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体进行对比。 2 我们的样本在行业、地区、规模及企业财务指标各方面均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一、四四季度关注点和新现象季度关注点和新现象 1.1

4、 产业经济明显向好产业经济明显向好 继上季度产业经济轻微改善后,本季度呈明显的温和扩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量明显扩张。扩散指数为 56(上季度:51) (表 1) 3。我们基于不同规模企业生 产量的变动幅度发现生产量的绝对规模与上季度相比也呈扩张。特别值得说明的是, 与之前主要因国有企业带动的轻微扩张不同,本季度民营企业,工业企业中的绝大多 数,也出现明显扩张。与此相应,用电量与国内订单扩散指数均为 56。同时开工率也 有明显上升,开工率超过 90%的企业占比由上季度的 47%明显上升至本季度的 54%。 2. 国外订单扩散指数为 57,与国内订单扩散指数类似。因此,本季度的生产

5、量扩张并不 如外界媒体报道所言由出口带动。 3. 企业毛利率有所改善。 毛利率大于 15%的企业占比由上季度的 31%升至本季度的 35% (图 10) 。 尽管工业生产规模呈扩张态势,整体产业景气程度受投资拖累,仍未进入上升区间(扩散 指数:48) (图 1) 4。当被问到“当前是否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好时机”时,只有 1%的企业认为 “是” ,78%的企业为“一般” ,21%的企业回答“不是” ,对应的扩散指数为 40,虽较上季度上 升 3 个点, 仍远低于 50 的荣枯点。 进行了扩张型投资的企业比例仅为 5% (上季度: 4%)(图 2) 。 2 本季度样本在之前 2008 年经济普查的基

6、础上, 补充了 2013 年工业统计年鉴的总体样本。 具体抽样步骤见附录 3。 3 扩散指数所基于的问题为多选题,含类似于“好” 、 “中” 、 “差”或“上升” 、 “持平” 、 “下降”的三个选项。扩散 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好”企业百分比 +“中”企业百分比*0.5。扩散指数在 0 和 100 之间,越高代表状况越好, 50 为荣枯分界线。另一方面,扩散指数反映的是问题所涉及面的“广度” 。例如,经济好转时,状况上升的企业的 相对比例。但是不体现“深度” ,即回答“上升”的企业到底上升了多少。 4 我们构造的产业景气指数包含当前经营状况、预期经营状况变化以及投资时机这三个子指标,为其扩散

7、指数的平 均。和现有的经济指数相比,该指数不仅能够衡量和上期相比的产业表现,而且反映经济的绝对景气程度,并具有 前瞻性。 3 1.2 成本成本持续上升持续上升 单位成本持续 2016 年四季度以来的涨势。 单位成本上升的企业占比为 43% (上季度: 50%) , 扩散指数高达 71(上季度:75) 。有较大幅成本上升(单季成本上升超出 3%和 5%)的企业占比 分别为 23%和 12%,略低于上季度(27%和 14%) (图 3) 。 单位成本上升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成本扩散指数为 72,原材料成本涨幅超 出 3%和 5%的企业占比分别为 22%和 10%(上季度:19%和 12%

8、) 。 二、二、20172017 全年回顾及全年回顾及重点重点 2.1 总体状况和行业、地区分布总体状况和行业、地区分布 产业经济在 2017 年保持 L 型态势,稳中向好。反映工业生产规模的生产量和用电量在前 三季度基本上持平(扩散指数保持在 50 和 51 之间) (图 4) 。第四季度则出现普遍而明显的温 和扩张(扩散指数:56) 。我们的调查还显示地产、出口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不似外界报道的重 要。因此,四季度的向好更多反映了工业企业整体基本面的提升,有望持续。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虽有提升,进行了扩张型投资的企业占比由上半年的 1-2%升至四季度 的 5%,仍处于相当疲软的状态。 由于成本上

9、升,产品价格持续通胀。尽管通胀幅度逐渐缓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扩散指 数从年初的 60 以上下降至四季度的 56。成本上升仍然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在产品价格上 升超出 5%的企业中,单位成本上升超出 5%和 10%的企业占比分别为 63%和 29%,原材料成本上 升超出 5%的企业占比 56%,均远高于总体样本(图 5)。同时,价格较大幅上涨的企业在生产量 的变化和产能过剩方面和总体样本类似。这些都说明通胀主要由于成本上升,而非需求拉动。 从行业上看,全年表现最好的行业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扩散指数:59)和电力、热力生 产和供应业(扩散指数:57) 。它们每个季度都位于榜单前列。最困难的行业

10、是非金属矿物制 品业(扩散指数:36) ,非金属矿采选业(扩散指数:38)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扩散指数: 40) 。它们全年三个季度或以上位于榜单后五名。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也 是产能过剩较严重的行业。 表 3.1 显示地区的经营状况。 四季度产业景气程度最高为甘肃 (53) , 最小值为宁夏 (38) 。 地区的经营状况也有较强持续性。以四季度榜单为例,其中甘肃、福建和吉林连续 2 度名列前 列。排名最后的几名为宁夏(38) ,北京(41) ,黑龙江(44) ,河北(45)和陕西(45) 。其中 宁夏和黑龙江自 2015 年一季度以来的 12 个季度中在榜尾出现6次,而河北更

11、 7 次登上榜单。 2.2 挑战及重点挑战及重点 2017 年产能过剩继续为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以四季度为例, 当被问及制约下季度生 4 产的因素(图 6) ,订单不足仍是首要因素,涉及 62%的企业 5。 其次是成本,22%的企业回答 “原材料成本”,13%的企业回答“劳动力成本”。13%的企业回答“宏观、行业政策”,12% 的企业回答“环保问题” 。另外与过去的调查一致,融资仍然不是瓶颈,仅有 2%的企业将其列 为主要限制因素。 2.2.1 产能过剩持续为历史高产能过剩持续为历史高位位 全年产能过剩仍持续在历史高位。每季度 60%以上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反映 需求不足覆盖面

12、的扩散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为 80 以上(图 7A) 。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即产能 过剩10%和 20%的企业占比)在 2017 年亦未有明显好转。基于企业对产能过剩程度的回答以 及它们的规模,我们估算整体产能过剩在年底为 5.6%。 如果一个行业(地区)里有 10%的企业认为其产能过剩超过 20%,我们就将这个行业(地 区)归类为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地区) 。行业、地区总数分别为 38 和 31。在四季度,仍有 19 个行业和 23 个地区产能严重过剩(图 7B) 。 此外, 国际市场供需矛盾明显好于国内市场, 扩散指数一直低于国内市场 10 个点左右 (图 7A) 。 由于企业减少投资和“以销

13、定产”的经营模式,需求不足一直没有带来明显的库存问题。 以四季度为例,42%的企业以销定产,所以无库存。对于有库存的企业,81%的企业认为其库存 可以在 3 个月内消化,15%企业认为会在 4-6 个月内消化。这意味着总体中只有 4%的企业需要 6 个月以上消化库存。 2.2.2 减产能之路减产能之路 我们对上季度接受调查的企业回访。 2017 年后三季度停产或疑似停产的企业明显增多 (图 8A) 。每季度有 4.1-4.9%的企业为停产或疑似停产。其中疑似停产包括:电话停机、暂时无法 接通、号码错误、号不存在、占线 6。 企业减员明显少于 2016 年。后三季度较大幅减员超出 10%和 20

14、%的企业占比均为 1%以下, 且有每季减少的趋势(图 8B) 。我们根据减员企业的规模分布,估算总体减员比例为 0.17%左 右。参照 2015 年底 2.2 亿产业工人人数,这意味着四季度发生了 37 万左右的减员,全年累计 200 万。 在减产、减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呈优化趋势。以四季度为例,在产能过剩(超出 20%) 的企业中,减产超出 5%和 10%的企业比例分别为 34%和 23%,远高于全体样本(10%和 6%),这 些企业减员超过 5%和 10%的比例分别为 2.1%和 2.1%,也高于全体样本(0.9%和 0.5%) 。 企业的开工率有上升的趋势,表现在开工率超过 90%的企业

15、占比由上半年的 42%左右升至 四季度的 54%。但是,四季度仍有 14%的企业开工率不足 70%(图 9) 。究竟怎样的开工率为健 康并无定论。西方工业大国美国和德国的长年月平均分别为 79%(1994-2015 年)和 83% 5 回应订单不足的企业比例在下半年明显下降。我们的分析发现这似乎是部分企业由于环保问题面临关停而不将产 能过剩列入重要的制约因素,而非对产能过剩担忧的真正缓解。 6 另有 120 家企业为无人接听。这是我们一月份调查时经过多日 5-10 次的尝试始终无人接听。 5 (1992-2015 年) 。2008 年金融风暴后的最低点分别为 67%和 70%(2009 年 6

16、 月) 。中国企业的 利润空间比西方要低,因此可能需要更高的开工率才能维持。 与产能过剩、订单不足相应,回款问题在 2017 年仍比较严重,回款困难企业占比在 25% 和 30%之间。民营企业、 资本品和中间品生产商更有可能回款困难。以四季度为例, 分别有 30% 和 35%左右的企业回款困难(整体样本:29%) 。而国营企业不成比例地更有可能拖欠货款,四 季度占欠款企业的 15%,三倍于其在总体样本中的占比。因此,企业回款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 不景气、缺乏议价能力所致。 2.2.3 成本成本、价格价格和利润和利润 产业经济的第二大挑战,成本上升的矛盾在 2017 年虽有缓和的趋势,但一直处于较为突 出的状态,扩散指数在 66 和 75 之间(图 3)。与此相关,产品价格全年亦处通胀,但涨势逐渐 缓和。 产能过剩意味着缺乏定价能力,加上成本上升,工业企业总体而言利润空间较低。虽在四 季度利润有所改善, 仍有21%的企业毛利率低于10%,(毛利率大于15%的企业占比35%)(图10)。 总体而言,微薄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难有财力进行有规模的研发,实现产业升级。 2.2.4 融资仍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