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000955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1.1、从军行长春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边塞诗的常用词语,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 景物的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 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表达征人思乡常用的意象:月、羌

2、笛、芦管、雁 与战争有关的关键词:征、战 对抒情方式的归纳: 1)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2) 间接抒情 借塑造人物抒情。 借写景抒情。 借议论抒情。 借物抒情(也叫托物言志),研究归纳:这些边塞诗歌体现的主题思想有哪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更吹羌

3、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边塞诗人:王昌龄,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题材:边塞诗 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 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女才,思考:,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2、诗中最能体现其情感的一句

4、是,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豪情壮志,戍守边关的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品味景物特点及蕴含情感。,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湖上空的长云诗连绵的雪山昏暗。,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孤城遥望着西北边陲的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在沙漠中长期战斗,把身上的铁甲都磨穿了。,不破楼兰终不还,不彻底打垮敌国我永远不把家还。,前一、二句:,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今

5、甘肃省敦煌县西。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青海,雪山,玉门关,写作手法一: 情景交融,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 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后三、四两句:,极言战事之频繁,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黄沙,百战,穿金甲,写作手法二:直接抒情,写作手法三:用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后三

6、、四两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终,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雄壮豪迈,有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力。,楼兰古城地处羌若县东北部,距县城约300公里,位于罗布泊以西偏北岸边,在孔雀河南岸7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为东经895522“、北纬402955“。,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中心思想,小结,诗人用“暗”“望”写自然环境,用“穿” “终”写将士的生活和精神,取得了典型环境和人物情感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全诗为我们呈现的是:苦而不悲、雄浑豪壮的盛唐气象。,从军行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