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2826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时1课型新授二备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了解权利法案。(2)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3)知道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4)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

2、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教学分析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2)教学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本课要学的内容是英国的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其核心内容是推动英国代议制确立与完善的动力、确立与完善的过程、方式以及英国代议制的特点。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客观规律来认识英国代议制确立的必然性及必要性。了解英国的历史传统以及英

3、吉利民族的民族性格来掌握英国代议制确立的方式及特点。通过从宏观上把握当时世界历史的背景来掌握英国代议制确立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一影响。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步。因此在英国“光荣革命”后,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课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叙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过程,即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的过程。本课在知识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经过和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所呈现的新特点。其中,前者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几

4、部分的描述来战线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本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涉及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另外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点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教法(1)自主阅读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史论结合分析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二 次 备 课导入新课: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

5、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同学们结合初中学的历史知识)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师: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在资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的确立也为英国现代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这种政治体制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和特征?学习今天这课就能解决我们这些问题。讲授新课:(

6、自主学习)一、光荣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独裁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原因:经济状况:新贵族新在何处?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新贵族新在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阶级状况: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出何种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议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求:限制王权。政治状况:斯图亚特王朝(前两个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的统治措施分别是什么?政治: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经济:厉行专制,经

7、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何时爆发?结果如何?(并注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是哪些人?查理一世押上断头台说明了什么?)答案: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领导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说明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3、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为什么会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 答案: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4、光荣革命发生于哪一年?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有何影响?答案: 1688年;这是一次不流血的政变;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思考1:请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光荣革命”。1、革命斗

8、争的敌对双方是谁?其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2、革命斗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1)国王:信奉“君权神授”,厉行专制(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3)根本原因: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取得胜利,推翻了专制王权。思考2:你能说说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吗?(自主学习)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权利法案颁布于何时?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答案:1689年;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影响: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9、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什么是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案: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本质特征: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有哪两点?结果和作用如何?答案:一是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二是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思考

10、3: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社会政治的变化?(补充材料)1689年: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渐变N: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自主学习)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英国传统上由哪些人开会商讨国家大事?何时成为内阁会议(cabinet)?与中国明

11、朝的内阁有何不同?答案: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光荣革命以后;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与君主立宪制相适应;中国是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与封建君主专制相适应。2、18世纪初的内阁是否是一个法定组织?国家政权如何被控制?答案:不是;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员在权利斗争中形成两派,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派成为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3、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谁是英国的第一位首相?答案:标志: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4、内阁是什么的简称?内阁中首相与内阁成员实行什么原则?简述内阁与议会的关系。英国的国家大权

12、掌握在谁的手中?为什么?答案:责任制内阁;共进共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因为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5、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形成和发展围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案:主要问题是获得议会多数席位。6、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哪三种制度的混合物?其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

13、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概念介绍:责任内阁制。内阁原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和“内阁会议”由此得名,最初由国王控制。后来,内阁逐渐成了最高行政机关,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称责任制内阁。课堂探究: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1)明朝是封建王朝,

14、其“内阁”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是封建性的;(2)英国内阁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两者在阶级本质上是不同的。思考4:如果你是英国工党的领导人之一,想要取代保守党的卡梅伦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1)条件: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由国王任命。(2)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举胜利课堂探究: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在保守党年会上表示,英国必须面对困难的、痛苦的选择,继续执行联合政府制定的削减开支、降低财政赤字的计划。(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会

15、不会为此改变主意?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教师板书总结: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国家元首、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监督内阁。 3)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其中,首相是政府首脑,事实上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规律探索:(1)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于这个国家的国情有关。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很重要。(2)先进的政治体制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3)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有利于给民主政治带来强大的生命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的代议制政体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体制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形成的,它是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力。颁布了权利法案,它标志着这种政体的形成,在这种政体下,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