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8497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测射线的方法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3探测射线的方法 同步测试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时遵守两个守恒:分别为_守恒,_守恒。2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射出的射线有_、_和_,其中_不带电,_带正电,_带负电。3探测射线时主要用来的仪器或装置主要有_、_和_三种。Pbac4研究放射性的本性时,可以让射线垂直射入磁场,根据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来研究它所带的电荷、质量等性质。如图所示,P是放射源,a、b、c分别为放射源放射出的射线在磁场中的轨迹,则由偏转情况可知 ( )Aa是a 射线,b是射线,c是射线Ba是射线,b是射线,c是a 射线Ca是a 射线,b是射线,c是射线Da是射线,b是射线,c是a 射线5最近几年,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

2、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粒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中,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a 衰变后的产物是Fm,由此可知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124,259 B124,265C112,277 D112,2656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只发射出一个频率为的光子,普朗克常量为h,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 )A仍静止B沿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C沿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D动量大小为7如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A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 ( )AA为中子,B为质

3、子BA为质子,B为中子CA为射线,B为中子DA为中子,B为射线8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 ( )A3031 B3130 C12 D219镅(Am)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其分裂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新的粒子,变成镎(NP),由于放出的这种粒子很容易被空气阻隔,因此不会对人体构成任何的危害,火警的报警系统就是利用这种粒子作为报警的重要工具,这种粒子是 ( )Aa 粒子 B质子 C中子 D正电子102000年8月21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沉入深度约为100m的海底。该核潜艇的沉没再次引起人们对核废料与

4、环境问题的重视,几十年来人们向以巴伦支海海域倾倒了不少核废料,核废料对海洋环境有严重的污染作用,其原因有 ( )A铀、钚等核废料有放射性 B铀、钚等核废料的半衰期很长 C铀、钚等重金属有毒性 D铀、钚等核废料会造成爆炸 11从一个铅盒的小孔中射出的a、三种射线沿同一直线进入同一匀强磁场或匀强电场,这三种射线在场内的径迹情况有可能是 ( ) A三条重合 B两条重合C三条分开 Da、的径迹一定分开 12如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可能是 ( )Aa 和的混合放射源 B

5、纯a 放射源Ca 和的混合放射源 D纯放射源13在云室中,为什么粒子的径迹直而粗,而粒子的径迹弯而细?14处于静止状态的某原子核X,发生衰变后变成质量为M的原子核Y,被释放的粒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测得其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设粒子质量为m,质子的电量为e,求: (1)衰变后粒子的速率; (2)衰变后Y核的动能。参考答案:1、电荷数,质量数 2、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射线 3、威耳逊云室,气泡室,盖革米勒计数器 4、C 5、C 6、CD 7、A 8、B 9、A 10、AB 11、AC 12、C 13、粒子带电量多,电离作用强,穿过云室时,在一定的路程上能产生较多的离子对,而过饱和的酒精蒸汽凝结在这些离子上,形成很粗的径迹;由于粒子质量较大,其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故其径迹比较直。粒子带电量少,电离作用较弱,在一定路程上能产生的离子对较少,酒精蒸汽的凝结现象不太明显;由于粒子质量较小,其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故径迹比较弯 1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