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744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命题解读分析年份 高考(全国卷)四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题号命题点1.考查方式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对于热学内容的考查,形式比较固定,一般第(1)问为选择题,5个选项,并且是对热学单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第(2)问计算题始终围绕气体性质进行命题,且为液体封闭或活塞封闭的两类模型的交替命题2命题趋势明年的命题仍将是坚持以上考查方式的特点和规律,在创设新情景和题给信息方面可能有突破.2013年卷33题第(1)问选择题,分子力及分子力做功第(2)问计算题,活塞封闭的关联气体模型问题卷33题第(1)问选择题,热现象问题的组合第(2)问计算题,液体封闭的关联气体模型问题2014年卷33题第(1)问选

2、择题,气体的状态变化及图象问题第(2)问计算题,活塞封闭气体的多状态变化问题卷33题第(1)问选择题,热现象问题的组合第(2)问计算题,活塞封闭的关联气体模型问题2015年卷33题第(1)问选择题,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及区别第(2)问计算题,活塞封闭气体的多状态变化问题卷33题第(1)问选择题,扩散现象的相关内容第(2)问计算题,液体封闭气体的多状态变化问题2016年卷33题第(1)问选择题,内能及热力学定律的相关内容第(2)问计算题,水下气泡内外压强问题,是信息给予题卷33题第(1)问选择题,气体的状态变化及图象问题第(2)问计算题,等温状态下的变质量问题卷33题第(1)问选择题,内能的相关内

3、容第(2)问计算题,活塞与液柱封闭关联气体的多过程问题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1010 m;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 kg.(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NA6.021023 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2)布朗运动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

4、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实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特点: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特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1)物质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图1(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可知: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

5、零;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 m)时,分子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深度思考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当小于r0时,分子间只有斥力,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不正确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二、温度和内能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关系:Tt273.15 K.3分子的动能(1)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

6、能的总和4分子的势能(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5物体的内能(1)概念理解: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2)决定因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即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3)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深度思考当两个分子从无穷远逐渐靠近时,分子力大小如何变化,分子力做功情况如何?分子势能如何变化?答案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

7、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人教版选修33P7第2题改编)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D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2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大答案A3对内能的理

8、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B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是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C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D1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答案AD解析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A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B错误;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它们的物质的量不同,内能不同,C错误;在1 g 100 的水变成100 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1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

9、g 100 水蒸气的内能,D正确4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所做的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一定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D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由于气体分子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故气体分子的体积小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故A错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它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体现,但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故C错误;若

10、分子间距是从小于平衡距离开始变化,则分子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5(人教版选修33P9第4题)如图2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向上拉橡皮筋的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重量请解释为什么图2答案因为玻璃板和水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引力命题点一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基本概念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

11、不断增大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E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答案ADE解析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受力越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错误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错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当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答案B2关于分子力,下列说

12、法中正确的是()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在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E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答案BDE命题点二微观量估算的两种建模方法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对于固体和液体)(1)把分子看成球形,d .(2)把分子看成小立方体,d.提醒:对于气体,利用d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

13、尔体积V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3)相互关系一个分子的质量:m0.一个分子的体积:V0(注:对气体,V0为分子所占空间体积);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NANA或NNANA.例2已知常温常压下CO2气体的密度为,CO2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在该状态下容器内体积为V的C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_在3 km的深海中,CO2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此时若将CO2分子看做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CO2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_在该状态下容器体积为V;CO2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答案解析体积为V的CO2气体质量mV,则分子数NNA.CO2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分子

14、个数不变,则该容器内CO2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VNd33(2015海南单科15(1)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答案解析可认为地球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的压力是由其重力引起的,即mgp0Sp04R2,故大气层的空气总质量m,空气分子总数NNA.由于hR,则大气层的总体积V4R2h,每个分子所占空间设为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则有Na3V,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 .4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答案(1)31025个(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