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70644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9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轮学科评估简况表(理工农医门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科评估简况表(样表) (理工农医门类,不含统计学、计算机类、 建筑类学科) 名称名称: :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单位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代码代码: : 名称名称: : 一一 级级 学学 科科 代码代码: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制表制表 2012 年 月 日填 1 填表说明 本表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门类学科(不含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学科评估简况表样表,正式申报的表格请通 过“学科评估信息采集系统”填写、打印和寄送。本表仅用于信息核对,只有表中第二部分 “学科简介”提供给“学科声誉调查”专

2、家参考,其余内容不提供给专家。 一、 关于统计时间统计时间 除特别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积累积累信息信息的数据(如科研奖励、科研项目等) ,统计时间时间 段段均为 2009 年 1 月 1 日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涉及状态信息状态信息的数据(如专职教师数、在校 生数、重点实验室数等) ,统计时间点时间点均为 2011 年 12 月 31 日。 二、 关于人员界定 除特别说明外,本表中填写的专家团队等人员信息,应确保其人事关系在统计时间点为 本单位本学科的专职教师或研究人员,医科只计附属医院人员,教学医院、合作医院等的人 员不计入内。专家、团队等人员信息不能多学科重复填写,对于跨

3、学科人员,应填写在其主 要从事的一级学科。 三、 关于成果界定 本表填写的所有成果应确保 “产权归属本单位、 内涵归属本一级学科” 。 信息应准确无误、 有据可查。 1.本表所涉及的“重点学科重点学科” 、 “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 “科研奖励科研奖励” 、 “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等等,按“署名 单位”界定其单位归属。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的情况,可按“署名次序/排名次序”或“本单 位、本学科的贡献大小”进行划分。若按比例划分,比例之和应为 100%。具体填写时,请在 “参与单位数”后括号内填写本单位署名次序; “本单位参与学科数”后括号内填写本学科在 本单位内的排名次序或所占比例; “参与单位

4、/学科数”为 1 的无需填写次序或比例。 2.本表所涉及的“论文论文” 、 “专利专利” 、 “专著专著” 、 “教材教材”等等,除特别说明外,不能在多个一 级学科重复计算。在界定其单位归属时,论文按“通讯单位”计,没有“通讯单位”的按“第 一署名单位”计;专利中,职务专利按“第一发明单位”计,非职务专利按“第一发明人” 的人事关系所在单位计;专著若有“署名单位”按“署名单位”计,否则按“第一作者”人 事关系所在单位计;规划教材按教育部公布的“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名单”中的“作者 单位”计。 四、 其他说明 1.部分指标项(如国家重点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等)

5、为公共信息,单位无需填报,因此未在本表中列出。 2.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 公开后方可填写。 3.本简况表应采用 A4 普通纸“无线胶订”方式简装(白色封面,一式两份) ,封面须加 盖单位公章。 4.咨询联系方式:联系人:任超、秦朝霞,联系电话:010-82378734,82378736,电子 信箱:xkpg , “评估工作平台”网址: 2 一一、清清 单单 表表 师资师资队伍与资源队伍与资源 I I- -1 1 专家专家 序号序号 专家类别专家类别 专家姓名专家姓名 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获批年月获批年月 备注备注 1

6、中国科学院院士 XXX 196311 200105 医学学部 2 讲座教授 XXX 195501 201001 3 特聘教授 XXX 195506 201001 北京大学 4 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 XXX 197312 200909 F0202 说明:1.“专家类别”栏中,限填“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入选者、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对象、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973 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 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同一专家有多种称谓时,请按以上顺序选择一种,不重复填写。 2.“

7、入选者”不包含“短期千人”和“青年千人” ;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应依据其“申请 学科”进行填报(需在“备注”栏中注明申请时的学科代码) ,原“杰青 B 类”不计入内。 3.应依据其设岗学科进行填报。 “聘期”内的,若人事关系不在聘任单位,应由 聘任单位填写(需在“备注”栏注明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名称) ;不在“聘期”内的,由人 事关系所在单位填写。 4.院士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所在学部。 5.2011 年 12 月 31 日前已故专家不再计入师资队伍。 I I- -2 2 团队团队 序号序号 团队类别团队类别 学术带头人姓名学术带头人姓名 带头人带头人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资助期限资助期限 1 国家自然

8、基金委创新群体 XXX 196312 200801-201012 2 教育部创新团队 XXX 195901 200701-200912 说明:1.“团队类别”栏中,限填“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 。 2.“专家、团队”等人员信息不能多学科重复填写,对于跨学科人员,应填写在其主要从事的一级 学科。 3 I I- -3 3 专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与学生学生情况情况 类类 型型 数数 量量 类类 型型 数数 量量 目前在校博士生数 目前在校硕士生数 博士生导师数 硕士生导师数 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校外硕导”数 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校外博导”数 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总数 全校研究生指导教师总

9、数 近三年授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数 近三年授予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数 近三年授予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数 近三年授予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数 说明:1.“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总数”是指统计时间点人事关系在本单位本学科的专职教师或研究人员总 数;医科只计附属医院人员,教学医院、合作医院等的人员不计入内。 2.“在校博士/硕士生数”是指统计时间点学籍在本单位的本学科博士/硕士生数,即全日制攻读专 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学生。 3.“硕士生导师”是指上述“在校硕士生”的指导教师(包括既指导硕士又指导博士的导师) , “博 士生导师”是指上述“在校博士生”的指导教师,以上均包括“兼职导师” ;在统计时间点指导的 研究

10、生均已毕业的不计入导师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如工程硕士等)聘任的“校外导师”数单独填 写。 I I- -4 4 重点学科重点学科(请在“参与单位数”后括号内填写本单位署名次序; “本单位参与学科数”后括号内填 写本学科在本单位内的排名次序或所占比例; “参与单位/学科数”为 1 的无需填写次序或比例) 序号序号 重点学科名称重点学科名称 重点学科重点学科 类型类型 学科代码学科代码 批准部门批准部门 (应与批文公章 一致) 批准批准 年月年月 参与参与 单位数单位数 (* *) 本单位参与本单位参与 学科数学科数 (* *) 1 XXX 培育学科 081202 北京市教委 200601 2(1)

11、 3(60%) 说明:1.由于“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科院重点学科”等已有公共数据,本表仅填写最新 审批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 ;已有以上冠名的,本表不再重复填写。 2.重点学科包括一级/二级重点学科,请在“学科代码”栏填写对应的“一级/二级学科码” ;未按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一级/二级学科口径设置的“省重点学科” , “学科代码”栏无需 填写。 3.除重点学科外,培育学科、建设学科、扶持学科等也可填写,但需在“重点学科类型”栏中注明。 I I- -5 5 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请在“参与单位数”后括号内填写本单位署名次序; “本单位参与学科数”后括号内

12、填写 本学科在本单位内的排名次序或所占比例; “参与单位/学科数”为 1 的无需填写次序或比例) 序号序号 实验室实验室类别类别 实验室实验室名称名称 批准部门批准部门 (应与批文公章一致) 批准批准 年月年月 参与单位数参与单位数 (* *) 本单位参本单位参 与学科数与学科数 (* *) 1 国家重点实验室 XXX 科技部 199101 1 3(1) 2 国防科技重点实 验室 XXX 国防科工委 199002 2(2) 3(80%) 说明: “实验室类别”栏中,限填“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 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野外观测

13、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 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 。同一实验室/中心有多种冠名的,请按以上顺序选择一种,不重复 填写。 4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 - -1 1 近三年近三年(20092009- -20112011 年年)科研科研获获奖奖(请在“参与单位数”后括号内填写本单位署名次序; “本单位参与学科数”后括号内填写本学科在本单位内的排 名次序或所占比例; “参与单位/学科数”为 1 的无需填写次序或比例) 序号序号 奖励奖励名称名称 获奖获奖项目项目名称名称 证书编号证书编号 完成人完成人 获奖获奖 年度年度 获奖等获奖等 级级 参与单位数参与单位数 (* *) 本单位本单位参与参与 学科

14、数学科数 (* *) 1 国家自然科学奖 XXXXXXX 2009110709 张三 2010 一等 5(2) 2(80%) 2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 XXXXXXX 2009110709 李四 2011 一等 3(2) 2(40%) 说明:1.“奖励名称”栏中,填“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省级科技贡献奖/科技功臣 奖/科技成就奖,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 ;同一项目获得多项奖励的,请按以上顺序选 择一种,不重复填写。 2.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详见 盖有

15、关部委“国徽章” )也可填写,请直接在“奖励名称”栏中填写具体的奖励名称,如“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 。 3.“获奖年度”应与获奖证书名称或内容的年月表述一致,名称、内容中没有年度表述的以证书编号的年度信息为准,以上均无的以证书落款年度为准。 4.省部级奖励均需提供证书或批文的复印件。 5 - -2 2 代表性代表性科研项目科研项目(20092009- -20112011 年年) - -2 2- -1 1 国国家家级级、省部级省部级、境外合作科研项目境外合作科研项目 序序 号号 项目来源项目来源 项目下达部门项目下达部门 (应与批文公 章一致) 项目级别项目级别 项目编号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负责人负责人 姓名姓名 项目开项目开 始年月始年月 项目结项目结 束年月束年月 项项目合同目合同 总经费总经费 (万元) 属本单属本单 位本学位本学 科的到科的到 帐经费帐经费 (万元) 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信 息科学部 面上项目 40673045 XXX 张三 200912 201212 38 38 2 国家 863 计划 科技部 一般项目 2008AA2Z3815 XXX 李四 200811 201511 110 50 说明:1.“项目来源”栏中,限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