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434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一部分考点通关练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7镁、铝及其化合物题组一基础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B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投加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高温, 3MgAl2O3答案A解析B项中明矾只能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不能除去重金属离子;C项中Mg不能溶于NaOH溶液;D项中Mg的金属性比Al强,故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中镁和铝的()A

2、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正确,B错误;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错误;由图象可知产生等量的氢气,镁、铝与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则二者的速率之比为32,D错误。3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关系是()A BC D答案C解析Mg能发生反应2MgO2=2MgO、2MgCO2=2MgOC、3MgN2=Mg3N2。故Mg燃烧时在氧气中固体产物为MgO,空气中为MgO、Mg3N2,在氮气

3、中为Mg3N2,在二氧化碳中为MgO、C,因此选项C正确。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明矾溶于水后可得到少量的有强吸附性的Al(OH)3,故明矾可作净水剂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答案C解析治疗胃酸过多时要消耗胃中的酸,因此Al(OH)3表现出碱性,A项正确;Al(OH)3有强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最终转化为沉淀而使水变澄清,B项正确;馒头制作过程中加小苏打是用于发泡和中和酸的,不用Al(OH)3,C项错误;耐火材料本身应对热稳定且熔点很高,而

4、Al(OH)3受热易分解,D项正确。5MgCl26H2O在高温灼烧时,其分解产物为()AMgCl2和H2O BMg(OH)2、HCl和H2OCMg、Cl2和H2O DMgO、HCl和H2O答案D解析MgCl26H2O在高温灼烧过程中,先生成MgCl2和H2O,MgCl2水解成难溶的Mg(OH)2和挥发性HCl,Mg(OH)2再分解生成MgO和H2O。6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

5、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答案B解析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液滴飞溅,A项错误;将NaOH溶液与MgSO4溶液混合即可得到Mg(OH)2沉淀,B项正确;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对MgCl2溶液直接加热蒸干,Mg2水解,不能得到MgCl2固体,D项错误。7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C2.7 g D1.8 g答

6、案A解析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两份等质量的Al都完全反应时,生成H2的量相等,消耗HCl与NaOH的量不相等。实际上HCl、NaOH同为0.3 mol,且已知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所以发生反应时分别为HCl不足Al过量,NaOH过量Al不足。由生成H2的体积比为12可知,反应的Al的量之比也为12,即与0.3 mol盐酸完全反应的Al为2.7 g,与NaOH溶液反应的Al为5.4 g。8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C氧

7、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答案A解析A项,Al2O3与NaOH加热时发生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9将CO2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A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3H2OCO2=2Al(OH)3COC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答案A解

8、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意在考查考生根据化学图象分析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能力。根据题意,Oa段的反应为Ba(OH)2CO2=BaCO3H2O;ab段的反应为2KOHCO2=K2CO3H2O;bc段的反应为2KAlO23H2OCO2=2Al(OH)3K2CO3;cd段的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de段的反应为BaCO3H2OCO2=Ba(HCO3)2,A项错误。10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钠

9、、铝的性质和溶液浓度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H2,所得溶液中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Na)m(Al)m(H2O)m(H2)(46am) g,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故本题选A。11某溶液能与Al粉反应放出H2,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Ba2、HCO、ClBK、Al

10、3、S2、ClOCNa、Fe3、Cl、SODNH、Mg2、SO、NO答案C解析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A项HCO无论是在强酸性溶液中还是在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B项Al3与S2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且S2与ClO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中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D项,在碱性溶液中NH、Mg2不能大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H2。12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20 mL 1 molL1的HCl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mL)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A镁铝合金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它不溶解在任何酸、碱或盐中Bc值越大,合金中Al的含量越高Cb值越大,合金中Mg的含量越高D假设c25,整个反应过程中,主要发生了5个离子反应答案B解析选项A,镁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但MgO、Al2O3、Mg、Al都可与HCl溶液、稀H2SO4溶液等反应,Al、Al2O3也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选项B,根据图示,c值越大,溶解Al(OH)3的NaOH越多,说明合金中Al的含量越高;选项C,b点对应的沉淀为Al(OH)3和Mg(OH)2的混合物,仅根据b值的大小不能判断该沉淀中Mg(OH)2的量,继而无法判断合金中Mg的含量;选项

12、D,根据图示,当c25时,整个反应过程中主要包含Mg、Al分别与盐酸的反应,H与OH的反应,Mg2、Al3分别与OH的反应,Al(OH)3与OH的反应,主要有6个离子反应。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Mg2、Fe3、Al3、SO、CO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Mg2、Al3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和Na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答案C解析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一开始没

13、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H;溶液中有大量H,说明其中没有CO;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理,可知溶液中应含有阴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SO;当沉淀达到最大量之后,再加入NaOH溶液,在一定量的范围内,沉淀的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溶液中含有NH,此时NaOH与NH反应生成氨水;NH反应完之后,再加NaOH,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有Al(OH)3,所以原溶液中含有Al3;Al(OH)3沉淀的量与另一沉淀的量相等,且生成Al(OH)3沉淀和另一沉淀消耗NaOH的量相等,说明另外一种沉淀是Fe(OH)3,原溶液中含有Fe3,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实验中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最后所得溶

14、液中的溶质除Na2SO4外还有NaAlO2。题组二高考小题142015山东高考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答案A解析AlCl3可由Cl2和Al直接反应生成,在Ba(HCO3)2溶液中加入AlCl3,Al3和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Al33HCO=Al(OH)33CO2,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A项符合题意;Na2O可由Na和O2直接反应生成,在Ba(HCO3)2溶液中加入Na2O有沉淀生成,但没有气体生成,B项不符合题意;在Ba(HCO3)2溶液中加入FeCl2也有沉淀和气体生成,但FeCl2不能由Fe和Cl2直接化合得到,C项不符合题意;SiO2可由Si和O2直接反应得到,但在Ba(HCO3)2溶液中加入SiO2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项不符合题意。152014安徽高考室温下,在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