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097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必修三之二: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 第二单元问渠哪得清如许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写作趣话】同学们一定熟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吧!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中,诸葛亮以其滔滔雄辩的口才,驳倒江东诸多发难的儒生之后,有一个名叫严峻的儒生提了一个带有刁难性质的问题:“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 大家想,诸葛亮此时该怎么回答?若如实以对,一来掉格,似小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二来极易授人以口实。聪明的诸葛亮是这样回答的:“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

2、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一席话说得严峻“低头丧气,无言以对”,那么,是什么让孔明的话如此有力呢?是他善于引经据典,使得他的“无须治何经典”力有千钧。这就是在议论文中善于选择和使用论据的魔力!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也是如此,有的同学善于在作文中围绕中心引经据典,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信手掂来,材料丰富而翔实,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当然也有些同学记忆库中空洞无物,或有材料而不会使用,作文中只知干巴说理,喋喋不休,味同嚼蜡,别人看了也中倍受煎熬。宋代朱熹曾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中要想引经据典、内容充实,就需要平时善于积累,善引“活水”。古代有一个小故事:一家有五个儿

3、子,一个老实,一个调皮,另外三人一瞎,一驼,一跛。就是这样一个庸人、废人充斥的家庭,却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和睦睦,衣食无忧。原来这家的家长是这样安排的:让老实的务农,调皮的经商,失明的按摩,背驼的搓绳,脚跛的纺线。其实,中学生作文亦是如此,永远不要期望其实世上也根本没有万能的论据材料,材料与内容妥帖得当,恰当自然浑然一体,才是作文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最高追求。【技法平台】据对上千名中学生问卷调查,可看出当前中学生写作素材方面的几大现状:积淀少,新鲜信息补给不足,掌握的素材雷同和才华现象严重;少有学生怀着丰富人生经验的目的去积累写作素材,有人文价值的素材严重不足,素材层次普遍较浅;很少在写作中运用

4、到教材中丰富的写作素材,不少有效的写作素材大量流失。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分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选择和使用材料的问题。第一要谈的是材料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问贵在 “积累”二字。对于写作而言,厚积方可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古时有个秀才,临考前一天晚上思来想去总是写不出文章而老是唉声叹气,其妻不解地问:“看你写文章这么难,好像比我生孩子还难似的。”秀才愁眉苦脸地答道:“比你生孩子难多了。你生孩子虽然也难,但你肚子总归有啊!可我现在肚子里空空如也。”秀才肚子里“空空如也”便是没有写文章的材料。议论文中的论据分两大类:一类是理论论据,即用人们熟悉的普遍道理或理论权威的经

5、典论述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谚语等来做根据;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另一类是事实论据,即用具体的、可靠的事实,或中外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或实践经验和统计数字,或从图画、图片、电影、电视、戏剧中搜集、积累的材料来做根据。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同学们从何处去厚积呢?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不外乎两条

6、:一是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二是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的“原材料”。 首先,要善于从阅读中取材。 中学生阅读的对象主要是课本和课外书。现在各地使用的教材是经过多次审定而成的,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应成为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从初一到高三共12本教材,蕴涵着成千上万个写作素材(包括行文思路),自然科学、文学历史、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事例在课本中均可找到,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提供的素材,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满足中学生写作上的需要。当然,课本不仅指语文课本,还包含了数、外、理、化等各科中的名人轶事、成功事例等,要按道德、立志、友谊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积累,阅读课外读物时也可这样归纳积累。

7、此外,自己从小学到高中的作文也是不可忽视的材料来源。其中有些自己最感兴趣、最得意的事例或细节是作文时最好的素材。 2002年全国高考中,行家公认的湖北最佳作品昭君的选择发端于课文内蒙访古,佳作谏屈原书取材于屈原列传离骚等,玛蒂尔德的选择脱胎于项链,项羽的剑与勾践的腰来源于鸿门宴勾践灭吴等。可见,只要关注课本,从课文中搜集和汲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我们绝不会再有心枯笔涩的感伤。养成课外阅读也是一个极好的积累素材方法。阅读本身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养料汲取过程,既有语言材料的汲取,更有思想、认识、审美和思维等方面的汲收。台湾学者陈品卿把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籍归纳为名人传记、文学名著、历

8、史故事、名人书信、名人札记、名人言论、科学论著等12类,这些书籍蕴涵着丰富的百科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素材天地:精美的语言素材、深厚的思想素材、精彩的情节素材、鲜活的人物形象素材等。对它们常读常抄,天长日久,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在平时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学习一些素材搜集的具体方法摘抄法: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们摘抄下来,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书报,可把全文剪下来,贴在专门的剪辑本上。 批注法: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在字行间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段的理解和评价。这是最基

9、本也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长期坚持,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技巧的积累。 片思法:当读到对自己有触动的文段时,或质疑,或思索,或引申,把当时的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这些记录是零碎的、片断的、不完整的,待以后翻阅时,进行深入思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 赏析法: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这样的赏析不要求像正式的赏析文一样求全求准,只要自己能把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思维,丰富了感受,就达到了目的。 改写法:读完全文后,尚觉意犹未尽,可进行改写。如给皇帝的新装续写结局;对长文可概述其梗概,进行缩写,对短文扩展其细节或局部,进行扩写

10、;还可变换人称写;也可从另一种思考角度改变原文,进行创新性的改写。 背诵法:对一些优美的句段,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在充分的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体味,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自然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自会左右逢源。 另外,还要学会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素材。 海涅曾说过:“诗人在他不离开现实的大地时,是坚强有力的,只要他空想地在蓝色的空中翱翔,他就变得软弱无力了。”的确,飞翔的思想是离不开现实这片厚重的大地的。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说过:“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刘心武在斜坡文集中说:“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更好的导师。读书不与生活相联系,去思考,去

11、动情,去参悟,去发现,那就只是个书呆子。写作的才能,从特定的角度来说,其实也便是把对生活的领悟同心爱的文学书籍的启发结合起来,迸发出火花的那么一种能力。”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生活经验与作文的密切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美国教育家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里的“生活”就是世事与人情。生活是万花筒,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一双锐利的眼睛,带着一颗像雷达一样敏感的心灵,生活中自然而然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素材,要学会一些具体方法。素描法:对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各式场景用细致、生动的笔触予以描

12、写。描绘时要抓住特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的东西,精雕细琢。描写方式可多样,如对人物可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场景可选取恰当的观察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感悟法:生活中有些场景或有些印象给人以鲜明的感受,在内心中引起强烈的不同于一般的瞬间感觉,应把这种瞬间感觉及时记录下来。例如,深夜归家的那种寂静:“我听见自己的脚步游向夜色深处,一枚钥匙插入锁孔,夜,被轻轻开启,又轻轻关上。”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你的真心换你的真情”,自然会发现生活流光溢彩。通过反复练笔,不断强化积累行为,长期坚持,就会形成积累习惯,必将带来“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写作自由境界。到那时,写

13、作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快乐了。第二,积累了材料,我们在作文中怎样选择材料呢?议论文中选择材料的标准有三:典型、新颖、材料能证明论点。首先,材料要典型。典型,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古语曰:“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用这个道理用来说明文章的写作便是材料典型。典型的材料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表象的,而是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基本情况,能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性,能切合读者的实际情况,能解决实际问

14、题。因此,选取材料,切忌随意选择那些只能表现为孤立的、个别的、片面的性质的材料,切忌选择那些只能说明个别偶然现象而同思想观点不具有本质联系的材料。一句话,材料典型就是要求材料的选择做到既必要又充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批学生连举一大串, 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

15、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请大家看这段文字: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

16、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次,材料要新颖。俗话说:“宁咬鲜桃一囗,不吃烂杏半筐。”写文章也是这样,材料新鲜,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