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063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员持证上岗试题集第一章1水和废水第一节第五节(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水和废水第一节 水样采集分类号:W1 主要内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T 14581-93)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7-91)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8-91)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 12999-91) 一、填空题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 或 。答案:水系源头处 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 法均匀设置监

2、测垂线。答案:网格3、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m处和 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4、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 ,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 、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 之处。答案:正下方 河床冲刷 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5、测 、 、 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滿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答案: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有机污染物6、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 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 次。答案:生

3、产周期 2 37、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 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答案:污染源 扩散形式8、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采用 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答案:网格9、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 m,井(孔)口安装 ,孔口地面应采取 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答案:0.51.0 盖(保护帽) 防渗10、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 采样一次。答案:枯水期 每月11、地下水采样前,除 、 和 监测项目外,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

4、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 有机物 细菌类12、环境样品的唯一性标识由 和 组成。答案:样品唯一性编号 样品测试状态标识13、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编号中应包括 、采样日期、 编号、 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答案:样品类别 监测井 样品14、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 。答案:等时混合水样(时间比例混合水样) 2015、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 与 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答案:时间 流量16、水污染物排放

5、总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1000t/d时,还应满足 的要求。答案:污水流量测试 自动监测17、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的标志内容包括 、编号、排污去向、 等。答案:点位名称 主要污染因子18、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 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 性和 性。答案:干扰物质 均匀 代表19、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答案:玻璃 聚乙烯塑料20、湖泊水库采样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积存空气(或气体)混合的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

6、时,注意不要搅动 的界面。答案:排气 水和沉积物21、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 法、 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答案:浮标 六分仪22、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 作用、 作用、 作用。答案:生物 化学 物理23、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 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答案: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容器不得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24、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 、 、 、 ,即常说的五参数。答案:水温 pH 电导率 浊度 溶解氧25、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

7、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 、 和 ,加入量因需要而异。答案:酸 碱 生物抑制剂26、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 ,聚乙烯等塑料吸附 、磷酸盐和油类。答案:金属 有机物质27、水样采集后,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 。答案:水样标签28、待测溴化物及含溴化合物的水样需于 并 保存。答案:25冷藏 避光29、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 也可扩展到 。答案:单点 整个流域30、采集测定挥发性物质的水样时,采样泵的吸入高度要 ,管网系统要 。答案:低 严密31、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 的地方。答案:避免外界物质污染32、水流量的测量包括 、 和 三个方面。答案:流向 流速 流量33

8、、对于流速和待测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采集 样品,可反映水体的整体质量。答案:流量比例34、采集水质样品时,在 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 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混合水样。答案:同一 已知比例35、为了某种目的,把从 同时采得的 混合为一个样品,这种混合样品称作综合水样。答案:不同采样点 瞬时水样36、水体沉积物可用 、 或钻探装置采集。答案:抓斗 采泥器37、水的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是 瓶,瓶的材质为 或 。答案:广口 塑料 玻璃38、对细菌学检验的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 。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检验前,应保持 。答案:能够经受高温灭菌 密封二、判断题 1、为评价

9、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背景断面。)2、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污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3、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答案:正确

10、4、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4处采样。(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5、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答案:正确6、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答案:正确7、地下水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 )答案:正确8、地下水监测点网可根据需要随时变动。(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

11、为:地下水监测点网不易随时变动。)9、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布设每个县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每500km2布设1眼井。( )答案:正确10、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11、地下水采样时,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30min时,应进行洗井。(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15min时,应进行洗井。)12、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 )答案:正确13、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答案:正确14、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对日排水量大于或等于500 t,小于1000 t的排污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 )答案:正确15、排污总量监测的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