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9668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注释】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老父:老人,下文中“父”,即此老人。吊:慰问,吊唁。 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这是孙叔敖谦虚的说法。 受吏民之垢:即担任宰相,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敬

2、受命:聆听您的教训。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心益小:思想越小心谨慎。【附参考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个一老人,穿着粗麻布制的衣服, 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你来得晚并且是慰问,难道是有什么要说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要和他相伴了。”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训,愿意听您余下的教诲。”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要谦恭;官职越大,处

3、事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足够把楚国治理好。”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人尽来贺林尽水源 (桃花源记)B孙叔敖为楚令尹为屯长(陈涉世家)C位已高而意益下斟酌损益(出师表)D禄已厚而慎不敢取然志犹未已(隆中对)(解析:A.都穷尽;B.担任;C.更加兴办、增加;D.已经止)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三处)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身份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

4、俸禄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要和他相伴了。4读完此文,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众人恭贺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头脑清醒;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诫(或忠告)。(二)造酒忘米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选自江盈科集)【注释】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

5、酵剂。 参:通“掺”。 诮:责备,讽刺。 第:只是,一定。【附参考译文】有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一两酒曲,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酿制过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曲,相互掺和,七天后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去责怪酒家,说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曲。”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连酿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不少求学的人,忘记打

6、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来源:学科网A归而用水二斗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B犹水也在昼犹昏(与朱元思书)C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D何异于是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解析:A.归来聚拢;B.还好像;C.结构助词,的;D.不同以为异)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三处)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当今世上不少求学的人,忘记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8结合文意,用自己

7、的话谈谈在学习方面受到的启发。示例:学习要把最基本的知识掌握牢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三)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选自战国策)【注释】病:羞辱。细人:小人,德行低下的人。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称一太牢。丽都:华丽。【附参

8、考译文】宣王说:“唉!君子怎么能被侮辱呢?我实在是自讨羞辱啊。如今我听了你的话,才知道自己竟然做出这种小人的行径来,希望您收下我这个学生吧。而且先生与我交往,我将让你吃上猪牛羊,使你外出有车乘坐,使你的妻子儿女穿上华贵的服装。”颜斶辞谢离开,说:“璞玉生在深山中,经过加工制作破璞而取玉,其价值并非不宝贵,然而本来的面貌已不复存在了士人生于偏僻乡野,经过推举选拔而得到俸禄,并非不尊贵、不显赫,可是他的形象和精神已残破不全。我希望回到乡里,饿了吃饭以此当作吃肉,安稳而慢慢地走路以此当作乘车,不犯王法以此当作富贵,清静纯正,以便自得其乐。发号施令的,是大王您;而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我的主要

9、意见已经全都说了,希望您允许我回去,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的家乡。”于是,他连拜两拜辞谢而后离去。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及今闻君子之言及:到、等到(2)妻子衣服丽都 妻子:妻子和儿女(3)制则破焉 制:加工(4)言要道已备矣 备:全部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三处)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来源:学|科|网(1)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君子怎么能被侮辱呢?我实在是自讨羞辱啊!(2)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 经过推举选拔而得到俸禄,并非不尊贵、不显赫。12颜斶以璞玉自比,有什么作用?表明其不愿出仕、洁身自好、渴望过

10、淡泊宁静的隐士生活的愿望。13颜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颜斶是一个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能言善辩,有才华,学识渊博的人。来源:学,科,网Z,X,X,K(四)人虎说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者由之。至正丁未春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或脔其肉为噬啮状。裂其囊,拨其物之尤者,余封密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皮而搏之。妇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蹠,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呜呼!世之人虎,

11、岂独民也哉?(选自宋濂宋学士全集)【注释】 由:经过。至正:元惠宗年号。缘木:爬树。拨:挑选。蹠(zh):足跟,脚掌。【附参考译文】莆田的壶山之下,有路通向大海,贩卖(货物的)商人(都必须)经过那儿。至正丁未年的春天,有一个村民,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像(了)。就出来躲在灌木草莽之中,派探察的人爬到树上观看,有背着行囊的人,就(学动物)啸叫作为信号。(他便像)老虎一样地跳出来,掐他(路人)的喉咙,杀了他,有的就将其肌肤刺成被噬咬的样子。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密封如初,给人看了不起疑心。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

12、并且传得神乎其神。后来(有一天)村民偶尔出门,他的老婆守在岩洞里。听到树上啸叫的声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贵重的货物,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妇女的体质单薄而软弱,商人得以与她对抗。妇人害怕了,(就)逃跑,(商人)稍微看到(一点)脚掌,(原来)是人啊。回去和邻居谋划,(便来)呼喝着追逐她。来到岩洞,缴获金银锦帛无数。村民终究还是逃跑了。唉!世上的人伪装成老虎的,又岂止一个村民呢?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1)则啸以为信 为:作为(2)裂其囊 裂:打开15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乃”与例句中的“乃”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例句:乃出伏灌莽中A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乃不知

13、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1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四处)至正丁未春/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并且传得很神奇。18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来源:学科网ZXXK表达了对种种人虎式人物的憎恨之情,并预言他们的诡计终将被揭穿。(五)大信行于天下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 ,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

14、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注释】的知:确切知道。顺情阿旨:顺从喜怒,迎合心意。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的大臣。魏武帝:指曹操。教令:施行教化的办法。【附参考译文】贞观初年,有大臣上书(给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问上书者:“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吗?”上书者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小人,请陛下佯装大怒来测试大臣们,若能不畏惧陛下的怒气,诚挚直率地进言

15、进谏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谄媚顺从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水流的清澈与混浊,(原因)在它的源头。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民就像水流,国君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下的行为直率诚挚,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我一直因为魏武帝多做诡诈的事,非常鄙视他的为人,像这样,怎么能够作为教化命令?”对上书人说:“我要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教化民众,你所说的虽然很好,但我不能听信啊。”1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一项是(C)A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先主器之(隆中对)B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C直言进谏,则是正人则治臣之罪(出师表)D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解析:A.用在主谓之间,取清句子独立性/代词;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