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84007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5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2)(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B、中国要加入T,参与国际竞争,急需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管理好。、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2、际流。(1)对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A两诗写的都是送别,送别的地点都是长江岸边。B严维之友是从江南渡江北上,李白之友是顺江而下。严诗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的季节。D李诗则用“烟花三月”点明送别是在拂柳如烟的春季。E严诗中有诗人出现,而李诗中则看不到诗人的形象。(2)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7、名句填空(1)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2),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3)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4)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达诗人为了国家利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的诗句是,。8、古时候,有一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在

3、一次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都是。”(注:菱角一种生于池沼的草本植物,果实的硬壳有角,果肉可吃。)这则寓言启示我们:(不超过字)209、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把秋天的门推开了。0、小林同学化学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意外不及格,她伤心得哭了。你作为她的同学、好友,该怎样安慰她?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答: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望其旗靡既克2分别选出与“故克之”中“故”和“之”意思相同的一项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桓侯故使人问之。温故而知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辍耕之垄上。永之人争奔走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翻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_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这段文字论述了鲁国取胜的原因。论述取胜原因采用了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方法。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辙乱旗靡”是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是“人和”;一文中曹刿认为“

5、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答:(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礼物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子放在母亲的身边。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的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

6、耸的大搂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得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看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小

7、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衣服都没有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礼品盒往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

8、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看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6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答:7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答:(2)终于一天,母亲颤抖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l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答:(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答:8

9、填空。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而流泪。第二次因为而流泪。9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

10、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呢?

11、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

12、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20、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甲处乙处21、选出对第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项。()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两者都表示程度深。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22、简要概述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23、作者在第选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什么?24、从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看,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答:既要;又要。2、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用一句话说明理由。三、作文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

13、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在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阅读上面的文字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附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诗两首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1)艾青蒋海澄忧郁、悲愤(类似的答案也正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余光中台湾家国之思2、(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从诗句“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可以看出诗人是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诗人不由得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4、形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一张窄窄的船票”,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