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碳合金的结构及其相图.ppt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38MB
约44页
文档ID:108429398
铁碳合金的结构及其相图.ppt_第1页
1/44

重点: 1.铁碳相图组成相 2. 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3.铁碳相图应用 难点: 相图的分析 学习要求: 掌握“相构成组织、组织决定性能”的原则,第四章 铁碳合金的结构及其相图,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最基本的工具;是研究碳钢和铸铁的成分、温度、组织及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是制定热加工、热处理、冶炼和铸造等工艺依据铁和碳可形成一系列稳定化合物: Fe3C、 Fe2C、 FeC,它们都可以作为纯组元看待 含碳量大于Fe3C成分(6.69%)时,合金太脆,已无实用价值 实际所讨论的铁碳合金相图是Fe- Fe3C相图一、铁碳合金的组元和相,碳在δ-Fe中的固溶体称δ -铁素体,用δ 表示 都是体心立方间隙固溶体铁素体的溶碳能力很低,在727℃时最大为0.0218%,室温下仅为0.0008% 铁素体的组织为多边形晶粒,性能与纯铁相似铁素体,⒈ 组元:Fe、 Fe3C ⒉ 相 ⑴ 铁素体: 碳在-Fe中的固溶体称铁素体, 用F 或 表示⑵ 奥氏体: 碳在 -Fe中的固溶体称奥氏体用A或  表示 是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固溶体溶碳能力比铁素体大,1148℃时最大为2.11%组织为不规则多面体晶粒,晶界较直。

强度低、塑性好钢材热加工都在 区进行. 碳钢室温组织中无奥氏体奥氏体,⑶ 渗碳体:含碳6.69%, 用Fe3C或Cm表示 Fe3C硬度高、强度低(b35MPa), 脆性大, 塑性几乎为零,Fe3C是一个亚稳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Fe3C→3Fe+C(石墨) 由于碳在-Fe中的溶解度很小,因而常温下碳在铁碳合金中主要以Fe3C或石墨的形式存在⒈ 特征点,二、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⒉ 特征线 ⑴ 液相线—ABCD, 固相线—AHJECFD ⑵ 三条水平线: HJB:包晶线LB+δH⇄ J ECF:共晶线LC⇄ E+Fe3C 共晶产物是 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称作莱氏体, 用Ld表示为蜂窝状, 以Fe3C为基,性能硬而脆莱氏体,PSK:共析线 S ⇄FP+ Fe3C 共析转变的产物是  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称作珠光体,用P表示珠光体的组织特点是两相呈片层相间分布,性能介于两相之间 PSK线又称A1线 ⑶ 其它相线 GS,GP— ⇄  固溶体转变线, GS又称A3 线 HN,JN—δ⇄  固溶体转变线 ES—碳在 -Fe中的固溶线又称Ac m线 PQ—碳在-Fe中的固溶线。

⑶ 三个三相区:即HJB (L++)、ECF(L++ Fe3C)、PSK(++ Fe3C)三条水平线,⒊ 相区 ⑴ 五个单相区: L、、、、Fe3C ⑵ 七个两相区: L+、L+、L+Fe3C、 +、+Fe3C、+ 、+Fe3C,三、典型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⑵ 钢(0.0218~2.11%C)高温组织为单相 ① 亚共析钢 (0.0218~0.77%C) ② 共析钢 (0.77%C) ③ 过共析钢 (0.77~2.11%C),铁碳相图上的合金,按成分可分为三类: ⑴ 工业纯铁(0.0218% C) 组织为单相铁素体⑶ 白口铸铁 (2.11~6.69%C) 铸造性能好, 硬而脆 ① 亚共晶白口铸铁 (2.11~4.3%C) ② 共晶白口铸铁(4.3%C) ③ 过共晶白口铸铁 (4.3~6.69%C),㈠工业纯铁的结晶过程,合金液体在1-2点间转变为,3-4点间→,5-6点间→到7点,从中析出Fe3C工业纯铁的结晶过程,随温度下降,Fe3CⅢ量不断增加,合金的室温下组织为F+ Fe3CⅢ 室温下Fe3CⅢ最大量为:,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三次渗碳体,用Fe3CⅢ表示。

Fe3CⅢ以不连续网状或片状分布于晶界合金液体在1-2点间转变为到S点发生共析转变: S⇄P+Fe3C,  全部转变为珠光体㈡ 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共析钢的结晶过程,珠光体在光镜下呈指纹状 转变结束时,珠光体中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共析渗碳体 S点以下,共析  中析出Fe3CⅢ,与共析Fe3C结合不易分辨室温组织为P室温下,珠光体中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是多少?,含碳量在0.09~0.53%C亚共析钢冷却时发生包晶反应 以0.45%C的钢为例 合金在4点以前通过匀晶—包晶—匀晶反应全部转变为到4点,由 中析出 到5点,  成分沿GS线变到S点, 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温度继续下降, 中析出Fe3CⅢ,由于与共析Fe3C结合, 且量少, 忽略不计三)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利用平衡组织中珠光体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可以近似估算亚共析钢的含碳量: C%=P面积%×0.77% (忽略 中含碳量,P面积%=QP),共析温度下相的相对重量为:,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为:,室温下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亚共析钢室温下的组织为F+P。

在0.0218~0.77%C 范围内珠光体的量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加4、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合金在1~2点转变为 , 到3点, 开始析出Fe3C从奥氏体中析出的Fe3C称二次渗碳体, 用Fe3CⅡ表示, 其沿晶界呈网状分布.,温度下降, Fe3CⅡ量增加到4点,  成分沿ES线变化到S点,余下的 转变为P在共析温度下Fe3CⅡ的相对量?,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过共析钢室温组织为P+ Fe3C Ⅱ Fe3CⅡ量随含碳量而增加, 含碳量为2.11%时, Fe3CⅡ量最大:,室温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室温下两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百分比:,5、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 合金冷却到C点发生共晶反应全部转变为莱氏体(Le),莱氏体是共晶 与共晶Fe3C的机械混合物, 呈蜂窝状.,共晶转变结束时,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C点以下,  成分沿ES线变化,共晶 将析出Fe3CⅡ Fe3CⅡ与共晶Fe3C 结合,不易分辨温度降到2点,  成分达到0.77%, 此时, 相的相对重量:,在2点, 共晶 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这种由,P与 Fe3C组成的共晶体称低温莱氏体, 用Le’表示 2 点以下,共晶体中P 的变化同共析钢。

共晶白口铁室温组织为Le’ (P+ Fe3C), 它保留了共晶转变产物的形态特征 室温下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六、亚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 合金在1~2点间析出 到2点,液相成分变到C点,并转变为Le2~3点间从中析出Fe3CⅡ,一次的Fe3CⅡ被共晶 衬托出来到3点, 转变为P亚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亚共晶白口铁室温组织为P+Fe3CⅡ+Le’ 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相对重量百分比为 :,室温下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7、过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 1~2点间从液相中析出Fe3C, 这种渗碳体称一次渗碳体,用 Fe3CⅠ表示,呈粗条片状到2点,余下的液相成分变到C点并转变为Le2点以下, Fe3CⅠ成分重量不再发生变化, Le变化同共晶合金,其室温组织为Fe3CⅠ+Le’渗碳体分类: Fe3CⅠ(块状) Fe3C共晶(鱼骨状) Fe3CⅡ(网状) Fe3C共析(层状) Fe3CⅢ(短杆状或粒状),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标注区别主要在+ Fe3C和+Fe3C两个相区. + Fe3C相区中有四个组织组成物区,+Fe3C相区中有七个组织组成物区8、组织组成物在铁碳合金相图上的标注,,,,,,,,,,9、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含碳量对室温平衡组织的影响 含碳量与缓冷后相及组织组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为:,⒉ 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亚共析钢随含碳量增加,P 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0.77%C时,组织为100% P, 钢的性能即P的性能 >0.9%C,Fe3CⅡ为晶界连续网状,强度下降, 但硬度仍上升 >2.11%C,组织中有以Fe3C为基的Le’,合金太脆⒊ 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① 机加工性能: 中碳钢好 ② 压力加工性能: 低碳钢好 ③ 焊接性能: 低碳钢好 ④ 铸造性能: 共晶合金好 ⑤ 热处理性能: 第九章介绍,车,刨,钻,铣,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