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37807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2周)活动主题本学习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基本安排主持人 袁金荣记录人耿其虎时间2015年9月8日地点校大会议室出席人员朱爱善主任 耿其虎老师缺席人员无内容记载: 本学期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安排1、教案每课必备;课件在主要的篇目必备2、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统一分析成绩,一切都要统一。3、写作文本一本,语文笔记本一本、语文作业本一本,读书笔记摘抄本一本。4、九年级语文组实行导学案制,即每课课前都下发关于新课内容的导学案一张,作为学生的预习指导。5、组内的老师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2、,携手共进。6、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机构举办的各种与语文学科有关的比赛。并争取能够获奖。7、对于学优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指导。8、对于学困生要坚持长抓不懈的进行补差的工作9、语文组的工作指导思想就是全组一盘棋,一个学生都不放弃。把青剑湖的学生培养成既有考试的能力又有语文欣赏水平的学生。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3周)活动主题第六单元文言文部分的教学主持人袁金荣记录人朱爱善时间2015年9月15日地点校大会议室出席人员 朱爱善主任 耿其虎老师缺席人员无内容记载: 朱爱善:今天我们九年级备课组给大家展示的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3、第五单元16课陈涉世家。下面我们几位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教材分析: 1、地位: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增长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教材把本文列为第六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并列为中考阅读篇目,是很有道理的。通过学习本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了解陈胜在历史进展中的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人物;学会刻画人物形象,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做到详略得当。耿其虎:我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作为对一篇文言文传

4、记课文的思考:1.对文言文而言,字词的解决是必然的,然而是把解决字词作为学习的起点甚至是目标,还是把它作为手段,结合在过程中?2.就课文而言,我们学习的指向是“陈涉起义”这一事件及其意义,还是陈涉其人在某一历史场景中的言与行?3.是就文解文,还是进行历史还原?是袭用历史定论,还是让学生与原初的文本进行对话?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面对教材时,首先还是一个采取何种思维范式的问题。袁金荣:第一个问题不言自明,虽然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会因袭与简便起见采取逐字逐句的解释,但大家都已经知道采取第二种方式是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只是对于其中的原因却不甚明了。我想最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让

5、学生用文言的句式来直接进行阅读与思考,而不应该时时借助于翻译这一拐杖。字句的疏通,只是为了在肯綮处给学生以帮助,而不应该把文言文教学当成先翻译为白话,用白话思考、讨论对话的过程。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想纠正由于政治的原因所导致的对课文理解的干扰,由于对“农民起义”这一政治形式的重视,所以本文作为人物传记,却被错误地当成是历史事件的记叙来进行解读。我以为这在教学中应该进行“纠枉”。第三个问题又回到了学习时的困惑:是授予既定语文及历史知识,还是让学生与历史上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朱爱善:以翻译代替教学。把文言文学习等同于一种新的简单训诂学,而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文感”,采取的方法,一是诵读,二是多

6、直接用课文中的原文来解答问题,尽量少用翻译后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大量讲史记及其司马迁的知识,以知性的介绍代替感性的阅读。史记作为一部伟大的历史及文学著作,它的某些特点在文中有着体现,不应该用伟大的定义来取代文本的解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备课组的一致观点是在解决整体诵读课文和重难点字词的基础上,向课文外面走,“把历史请回来”,用增加课文历史感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4周)活动主题作文部分的教学主持人袁金荣记录人朱爱善时间2015年9月22日地点校大会议室出席人员朱爱善主任 耿其虎老师缺席人员无内容记载:作文

7、指导汇集第1按住命门规范写作:“硬实力”体现在严格按照规定写作,如字数限制、卷面书写、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平时在意与否往往直接显出学习行为习惯的差异。第2用好标点认真书写:阅卷要求严格,过程细致规范,阅卷老师认真慎重,但是毕竟文山题海,日久生烦,难免麻木困顿,甚至审美疲劳,但绝不会有审丑癖好,如果是满纸“鬼画符”,那就绝对“鬼见愁”。那些长期“笔走龙蛇”的考生还是不要指望阅卷老师会顿生怜悯之情或是突发审丑兴致,印象分被打折扣无法避免。认真书写、用好标点是根本。第3写出文采绝处逢生:须知给你阅卷的是语文教师,长期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自然养成学科个性,有情趣,好文采,讲哲理,重思想;教学生希望个个饱读

8、诗书温文尔雅,评作文希望篇篇神思洋溢文采飞扬。这种无法压抑的学科个性,自然延伸到作文评审中。文采出众的考生往往绝处逢生,哪怕文章空洞肤浅,阅卷老师不由手下留情放你一马。而表达生硬,文思枯涩的文章令人望而生厌。第4开门见山有效点题:审题不可大意,每年的作文命题内容不乏随意性,但是从命题到成型的过程往往是经过多人研究琢磨、精雕细刻。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5周)活动主题第二单元的部分教学主持人袁金荣记录人 袁金荣时间2015年9月29日地点 会议室出席人员 朱爱善主任 耿其虎老师缺席人员无内容记载: 概述本单元安排了4篇小说,

9、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都是传 统名篇。本单元教学,应该把对小说的“品味”、“感悟”、“欣赏”作为主线,抓住每篇小说的个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尤其要精选富有审美含金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实实在在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主题。“综合学习与探究”是在探究中进一步学习读书方法,初步形成读小说的方法意识:初步学会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评价主题,并与自己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以人生读小说,以小说来提高人生,在对假恶丑的否定中获得对真善美的阅读动力和精神源泉。写作的内容是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目的是通过与本单元某位大师的心

10、灵对话,走近大师,升华思想,让大师的思想人格成为我们精神内容和生命的底子。“诵读欣赏”是诗经二首,体现了古代民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单元教学目标1、 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 能说出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3、 能说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4、 能运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5、 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仍然是“学会读书”,在小说阅读实践中,“品味”“感悟”“欣赏”,通过学习读小说学会读书。围绕学会读小说,首先,应该利用小说的天然吸引力,想方设法调动阅读兴趣

11、,让学生充分自读,获得阅读初感,形成课堂学习的期待;其次,通过课堂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反复品味小说的语言,展开联想,感受人物形象,获得审美共鸣;再次,通过比较思考,形成对人物、主题、小说的初步评价,认识小说中的社会人生图景;最后,带领学生以本单元精选的素材,尝试从小说的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综合探究,并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形式,把探究思考的结果总结出来,与人交流。课时安排故乡 2课时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在烈日和暴雨下 2课时多收了三五斗 2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 3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

12、九年级组) No. (第7周)活动主题第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主持人袁金荣记录人耿其虎时间2015年10月13日地点九年级办公室出席人员朱爱善主任 耿其虎老师缺席人员无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本单元的选文都侧重描摹自然风光,赞颂了自然山水的秀美和神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有交响乐一般的鼎湖山泉水声,有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的林中小溪,有飞红滴翠的黄山,还有如画似绣的桂林山水,只要你带着迷人的微笑、思索的双眼、灿烂的心情去阅读,去依偎,去感悟,你就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奇妙,我们应该拥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眯上双眼,以轻柔的声调,开始我们的阅读旅程吧。二、单元学习目标:1能指出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的

13、特征以及这些自然景物给人的启迪。2整体把握课文的文脉,学习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自然景物、感受美好自然的方法。3知晓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4通过吟哦讽诵,品味作者笔下鲜活、灵动的文字,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涌动的热爱大自然的激情。5通过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文笔精华的阅读,专题内容的了解,养成比较、分析、归纳、拓宽、迁移等思考性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6学会在作者生动的描绘中寻找生活的美,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的美。三、教学设想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具有文笔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学习这些课文,应该引导学生“

14、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细细地读,读出自然的韵味;用心地读,读出自然的真谛;品味阅读,读出作者表达的自然景色之美。2两年的初中学习,学生已经阅读了相当数量的散文,具备了一定的散文知识和诵读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活动。3文字是情感和思想的结晶。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涉及人和自然的交往,在智慧的目光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亲密的,人依赖自然,收获于自然,自当理解、保护自然。我们学习时,一方面获取作者的这些思想信息,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自己的见闻,学会思考,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呈现阅读思考的成果。4“综合学习和探究”有单元内综合,也有课内外综合;有的是思考型,有的是讨论型,活动方式和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写作与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和运用写景文章整体构思的方式,收集、整理、运用材料,以及写景角度的选择和转换。三、单元课时安排: (17课时)阅读9课时(四篇课文各安排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学科:语文备课组(九年级组) No. (第8周)活动主题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教学主持人袁金荣记录人袁金荣时间2015年10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