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1449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服务油料科技创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建设项目层次 服务油料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如何在国家科技发展方针指导下,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利用有限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通过提升建设项目层次提高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把握。一、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建设内容1要从科研院所的整体构建目标上去定向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央提出,促进科技进步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院为了促进国家农业

2、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和促进创新型科研院所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实施“杰出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工程”和优化资源配置等重大举措,在全院搭建了一批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基础条件平台,正在建设和形成面向国际的创新环境。我所在整体进入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定位后,按照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发展目标,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引领中国油料科技发展方向、代表国家油料科技最高水平、支撑油料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食物安全能源安全和农民增收做贡献的发展思路。条件建设也正是遵循这些目标和思路稳步推进。同时明确了遵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规

3、划方案,结合科研院所的整体构建目标,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有选择、有重点地增强重点学科的基础科研条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方向。2要从科研院所的工作任务上去把握作为国家级研究所,切合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学科前沿,以提高关系油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在推进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在更高境界上对国家和世界做出贡献,应是我们科技创新的根本方向。科研基础条件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三要素(人才队伍、科研条件、科研经费)之一。加强条件建设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当前,我所科研条件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食物安全、

4、能源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构建科研条件基础平台。从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看,国内外形成了以种质资源为基础、以功能基因组及基因操作技术为前沿、以遗传改良为核心、以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为载体、以产品加工为龙头和质量安全体系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格局。基建项目就是要围绕这种新格局进行建设,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布局合理的科研设施条件,构建农作物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开发相配套的创新平台,迅速提升油料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条件建设的合理布局和投入将直接影响油料科技创新能力。为此,我所制定了全所的整体建设规划方案。整体定位:建成一个科学研究功能齐全、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环境满足科研需要的现代

5、化专业科研院所,为我国开展油料作物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的培养搭建创新平台,最终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国家油料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油料产业孵化中心、国际油料科技交流中心和国家油料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一是适应发展、合理布局,建设重大科研设施:武昌本部:以新综合科研楼建设和研究设施功能配套建设为重点,建好新综合科研大楼及配套的温网室、资源圃等科研辅助设施。以新科研楼为核心的武昌本部建成后,能满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品加工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等需要。试验基地:以田间试验为主,建设武昌本部核心试验基地、建设新洲阳逻综合试验基地、汉川转基因安全评价基地、青海平安油料作物北繁基地。以田间试验为主的四大基地

6、建成后,能满足各类田间试验和繁种的需要。示范基地:逐步建设长江上游四川XX绵阳油菜示范基地、长江中游湖南常德油菜示范基地、长江下游安徽XX示范基地。以示范为主的三大基地建成后,能满足成果示范和推广应用的需要。二是进一步完善职工生活设施:职工集资建房到位、液化气进户、停车场和商业网点规范、宿舍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总体建设规模上要满足需求,兼顾发展。项目建设要求上达到设施先进、功能配套、经济适用、环境优美。从根本上改善全所基础设施条件,实现“现代化的科研区、田园化的试验区、花园式的生活区”的建设目标。3要从建设项目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上去提升“十五”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通过多渠道

7、、多途径引入资金,已完成或目前在建的科研条件建设项目有20余项,总投资规模近1.2亿,其中争取国家投资近8 000万元,国家投资比“九五”增长近一倍多。为了保证这些资金有效使用,项目全面完成,我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第一,在项目建设的经济性等方面,重点做好项目建设前的预算编制控制。明确目标,保证重点,缩减一般。以我所综合科研楼建设为例,做到以下几点:明确目标:整体设施建设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十五年内不落后。保证重点:重点设施先进、适用、配套、高效,集中资金投入。明确了直接为科研服务的控温、通风、纯水、实验气路、信息交换、实验室设备和门禁系统等配套设施,要集中资金建设到位。缩减一般:

8、一般设施简洁、适用、大方、不奢华,充分节约资金。主要在内外装修、办公设施和场外环境方面。在项目设计阶段,取消了屋面装饰层;将墙面玻化砖、装饰千思板等变更为普通乳胶漆,大厅花岗岩改为玻化砖等;控温系统采用了单房控温的多联机变频中央空调等。通过不断优化,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节约了大量建设成本和后续运行成本。第二,试验基地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建设目标的落实。试验基地建设目标是:土地平整、排灌便捷、机械配套、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管理科学。依据上述建设目标,利用我所在市外的自有土地,分别在位于新洲经济开发区的阳逻初步建设了一个1000亩综合试验基地,而在位于汉川市的刁汊湖建设了一个150亩地的油菜转基因

9、环境安全评价基地。在基地建设前,力争整体一次性规划好。如阳逻综合试基地,初步配套建设了10 000余平方米场区道路,3 000多立方米蓄水渠,4 000余平方米晒场,4 000多米排灌渠,以及种子仓库、农化库、机务队房、临工房和水泵房等科研服务设施,并委托园林设计单位,对基地整体进行绿化等。第三,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我所利用现有的科技优势和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十五”期间,先后依托我所建设完成了“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项目”、“双低杂交油菜产业化项目”、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改造项目”、“农业部转基因油

10、菜环境安全检测与监测中心项目”、“能源油料及生物柴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项目”等。特别是XX年建设完成的“能源油料及生物柴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项目”是我所技术创新的代表项目,以长江中下游优势农产品为源料,并利用废弃油脂,生产出了绿色环保能源油料生物柴油。随着上述各基本建设项目的完成,科研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我所正在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油料作物研究的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迈进。第四,注重人才基地建设。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我所对学科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创建了功能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安全评价、生物柴油等新兴学科,同时不断强化遗传育种等优势学科,积极充实品质检测等公益学科。为这些学科配套建设了

11、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服务设施,并结合现有的实验室优势条件,培养了大批油料科研人才。4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去落实一是严格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首先是完善制度。在认真学习贯彻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项目管理制度,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其次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和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在每一个建设程序中都遵循实事求是、适应农业科技进步需求的原则,认真细致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二是严格执行项

12、目“四制”管理。尤其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重中之重,建立起了在单位法人代表的领导下,实行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分级审批,责任到人的项目执行决策程序,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和资金最大效率利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进来的部门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科研、财务、基建、资产及审计等部门都成为项目执行的重要成员。因此,必须加强法人制管理。同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执行,对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完成建设目标、防止国有资金流失和防止腐败等起到根本性作用。三是严格项目监查审计制。严格执行事前招标、事中监查、事后审计等管理制度。项目领导小组及审计部门,在项目执行中、项目完成后,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

13、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并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四是十分注重项目建设的前瞻性。我所始终瞄准世界科技领先技术,从基因工程、功能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等高点切入,加大科研基本建设和研究投入。早在XX年,就率先在基因工程和油菜转基因安全评价方面每年自行投入上百万元,共投资800多万元,加快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研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两年后,连续获得代表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研究所学术地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料作物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研究”等项目2项,获得“863”国家高新技术项目和“946”引智项目等10多个国内和国际重大研究项目。XX年,我所又率先在功能基因组、分子生物

14、学方面建立所长专项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共投入资金450万元,开展条件建设和专项研究工作,三年后的XX年,一年就获得这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菜抗菌核病相关重要基因功能鉴定与茉莉酸途径研究”、“甘蓝型油菜全套染色体描绘探针的构件”等项目4项,使科研工作得到了较丰厚的回报,提高了我所的学术地位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发展。二、通过提升建设项目层次,大大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十五”以来科研条件建设项目的实施,我所科研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1科技立项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大幅增长我所除继续主持油料品种资源、遗传育种传统优势学科全国性课题外,又

15、在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中,主持高产优质专用油料新品种选育、油料生物技术、分子育种、油菜重要抗性基因克隆、花生抗病基因克隆、油料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全国性研究课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52项,科研计划总经费7 625.1万元;科研经费逐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十五”实到科研经费相当于“九五”的3.5倍。2科技成果亮点频显,杂种优势空前发展共获得各类成果117项。在主持获奖成果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审定成果45项;专利14项;标准13项;新品种保护权12个。“十五”的成果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数量多,短短五年的成果数比“九五”以前的成果总数增长了70%以上;二是等级高,“九五”以前仅有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五”五年就获得同类成果奖4项;三是应运而生的能源油菜和生物柴油转化技术,为我国能源油料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视野。我所站在国家能源安全和油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建造一个永不枯竭“绿色油田”的战略倡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肯定。为了促进生物柴油战略的实施,我所又率先选育出含油量高达54.72%超高油油菜新品系“中油0361”,攻克了生物柴油转化的关键技术与设备。四是杂种优势利用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