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831207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MRI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R 5 7 5 2 ;R 8 1 4 4 2 密级: 单位代码:1 0 1 1 4 学号:2 0 0 9 3 0 8 3 0 肝硬化M RI 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 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 生: 吴爽 指导教师: 薛雁山教授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 医学硕士 专 业名 称:髭堡医堂量接医堂 研究方向:腹部髭堡 所在学 院: 医学影像学系 2 0 1 2 年3 月1 7 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文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任何引 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 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

2、申请的论文或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 、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 、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 、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 道歉。 4 、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医科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3、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 仍然为山西医科大学。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l 篓塑 日期: 三! ! 圭年兰_ 月旦一同 指导教师签名:磋丝 丝 日期:三:! : 年J 月旦一同 ( 本声明的版权归山砖医科人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J - l d ) 山两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缩略语I I I 前言1日l J 吾 资料与方法2 结果3:口木 讨 仑4 结论8 附图

4、:9 参考文献1 1 综述16 参考文献2 5 个人简历2 7 致谢2 8 山西医科大学硕1 j 学位论文 肝硬化M Rl 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 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进行M R I 扫描,测得不同的患者在同一b 值下所 对应的A D C 值,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评价肝硬化的M R I 表现,及A D C 值与血清纤维 化标志物的相关性。 方法:5 0 例临床资料齐备,经实验室检查、超声和( 或) C T 、M R I 影像资料综合证 实的肝硬化患者,依据C h i l d P u g h 分级来分组( 分为C h i l dA 组、C h i l d

5、B 组及C h il dC 组) 。正常对照组为2 5 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血脂、血糖检查均为J 下常且 甲胎蛋白( A F P ) 阴性的健康体检者。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上腹部磁共振扫描及固定b 值的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G EA d v a n t a g eW o r k s t a t i o n ( A w ) 4 4 工作 站,利用其自带的分析软件对所得扫描信息进行处理,在A D C 图上测量得出所对应的A D C 值。受试的肝硬化患者均行血清标志物检查,主要为型胶原( I V C ) 和层粘连蛋白( L N ) , 分析其测得的A D C 值与血清学

6、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肝硬化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均数比较 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数据的两两比较用L S D 检验;对肝硬化各组的A D C 值与血清纤维化指 标行P e a r s o n 相关性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b 值为6 0 0 s m m 2 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各组的A D C 值均减小( P O 0 5 ) ;肝硬化患 者的A D C 值与血清型胶原( I V - C ) 和层粘连蛋白( L N ) 均呈负相关( ,值分别为一O 5 9 7 和0 2 3 7 ,尸均 2 的肝 纤维化R O C 曲线下面积为0 8 9 ,诊断肝硬化的R O C 曲线下面积为0 9 2 。

7、通过优化选择截断 值,5 4 的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和7 6 的肝硬化患者可以得到准确评价。 1 1 3 超声造影 近年来开展的超声造影利用注入的造影剂与组织间回声的不同或者声特性阻抗间的 显著差别,从而更好地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流灌注特点,为评估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 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目前对于肝纤维化阶段的研究尚较少。 A b b a t t i s t a1 5 1 等选择肝硬化患者、无硬化弥漫性肝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微气泡造影测量各组的肝静脉平均通过时间( H V A T ) ,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的H V A T 缩短,研究表明H V A T 可以反映肝内血流动力学

8、变化,是无创可靠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一个 有意义的指标。S e a r l e1 6 J 等报道H V A T 随着弥漫性肝病的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呈缩短趋势, 可用其评价肝纤维化并对其严重程度分级。但R i d o l f i l l ”等则认为H V A T 不能评估慢性肝炎及 肝硬化的程度。对于H V A T 是否能反映肝硬化程度,各学者尚未达成共识,还需要多中心 实验进一步研究。还有研究表明,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问逐渐 延长,流速和血流量逐渐下降,两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性,可较好的诊断早期肝硬化,并 可进行肝硬化程度的评价1 2 J 。 超声造影虽然是一种新兴的超声技术,研

9、究尚未成熟,但其简单、快速、实时、动态、 无创、无辐射、价格又相对便宜,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相信随着对其研究的 深入,将为临床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大的应用价值。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超声瞬时弹性成像系统( F i b r o s c a n ) 被广泛应用聃3 ,常用超声成像技术并不能 测量组织硬度,即使医生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检测到超声结构和肝轮廓的改变诊断出肝纤 维化,这些超声标记的敏感性和专一性也都是很低的。而肝脏的瞬时弹性成像( t r a n s i e n t e l a s t o g r a p h y ) 是超声弹性成像与常用超声技术结合,

10、通过检测肝组织弹性的改变诊断肝纤 维化的方法。操作者首先通过超声图像确定一个无大血管的检测位置,利用仪器探头中轴 的振动器发出低频弹性波进行测量。弹性波在患者体内穿过,同时通过探头上的脉冲回波 器发射超声波,跟踪弹性波的传播并测量其速度。因弹性波的传播速度与组织弹性直接相 关,在质地越坚硬的组织中,该波的传播速度越快,据此可通过测定其传导速度推断肝脏 的弹性,得到一个弹性值,单位为千帕( k P a ) 。瞬时弹性成像可以检测较大范围的肝组 织,因而较之肝活检,其更具有代表性,而且同一操作者多次操作及不同操作者间测量结 果的一致性较好。通过超声测量肝脏的硬度,成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11、。可 以用来探测范围较大的肝组织,因此与肝脏穿刺活检相比,显著的优势是无创检查,得到 的信息更为全面,代表性也更好,并且在同一个操作者的多次操作和不同操作者之间所得 到的测量结果也相对较为一致,但它存在一定的临床局限性:如肋间隙相对较窄、有大量 腹水、肥胖程度较重的患者检测结果不准确,肝脏的大血管、胆管及其炎症刺激因子所造 成的肝损害也可能对肝实质内的瞬间弹性测量值造成干扰西。 S a n d r i n 列等对1 0 6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其测得 的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良好( 偏相关系数- - - 0 7 1 ,p 0 0 0 0 1 ) ,脂肪变对肝

12、脏硬度 测量影响不大,诊断肝纤维化( M e t a v i r 积分F 2 ) 和肝硬化( M e t a v i r 积分= F 4 ) 的R O C 曲 线下面积分别为0 8 8 和O 9 9 ,研究表明瞬间弹性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可重复性佳、客 观、可量化检测肝纤维化的方法。 C h a nu 驯等收集了1 6 1 例成功接受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不同分期肝纤维化 的瞬时肝脏弹性测定的截断值,结论是通过肝脏硬度测量( L S M ) 诊断无纤维化、桥接纤 维化和肝硬化的R A 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 0 ( 9 5 可信区间:0 6 8 - - - 0 9 2 ) 、0

13、8 7 ( 0 8 2 “ - “ 0 9 3 ) 和O 9 3 ( 0 8 9 一- 0 9 7 ) 。并确定对于诊断肝硬化最适截断值分别是8 4k P a ( 敏感性9 8 ) 、9 0 k P a ( 获得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 、1 3 4k P a ( 敏感性9 4 ) 和1 3 4k P a ( 最大诊断准确率8 5 ) 。 因为瞬时弹性成像还没有确立统一的诊断参考值,所以在众多临床研究中,肝纤维化患者 的诊断最适截断值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R o u l o t 纠等人在健康人中行F i b r o s c a n 筛查肝纤维化状态,已1 4 6 k p a 为临界诊断肝硬 化检

14、出率为O 7 。但目前已发现有一种新型X L 探头可以用于肥胖病人,有学者对5 0 例进行 了组织活检的的肝纤维化的病人进行实验,用R O C 曲线下面代表精确度,标准的M 探头和X L 探头分别为0 8 0 和0 8 2 ,而诊断肝硬化的精确度分别为0 9 1 和0 9 5 ,并将其测定M 型探头不 可测的肥胖的8 3 的病人,也可用X L 探头检出。 总之,研究表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具有相 当积极的意义,可准确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分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也较为可靠。近年来,关于瞬时弹性成像应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 肝纤维化的评估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目前还尚未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影响其诊断准 确性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现和探讨中。 1 2C T C T 的组织密度分辨力相对较高,常规的上腹部扫描即能显示出肝脏形态及轮廓的改 变,如肝脏体积的大小、密度是否均匀一致、肝脏左右叶比例有无失调、肝裂是否增宽等 详尽的解剖信息。并且对肝硬化的继发性征象如胆囊窝内水肿、胆囊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