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820836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中央文件精神的领会和贯彻 200x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现约有3.67亿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于XX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无疑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对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适应 教育部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既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推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实施也要求按新的课程理念、新的价值取向人格取向来重新构建德育课程结构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的角色、教育教学方式与过去有很大不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教师在实现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时也增强了与中学生的互动帮助中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考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开拓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就显

3、得尤为迫切 对传统学校德育模式的反思 毋庸讳言德育工作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校际竞争激烈升学率成为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标准中学德育地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针对性和实效性差而且过去的学校德育模式重视群体、强调共性而忽视个体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例如德育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问题而教师、学校对待这些问题时大都以正面批评、惩罚等方式试图通过加大外部力量的干预达到改变或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目的但实际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探索新型有效的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 4、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审视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

4、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原有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观、价值观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引发了诸多新旧观念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影响着校园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和这些不良因素不无直接的联系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薄弱容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的转化过程中当我们审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现状时不难发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含有色情、暴

5、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正乘隙传播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另一方面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惯性依然强劲大多数学生承受着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以及学习问题给许多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出现了行为习惯差、人际关系不好以及心理亚健康等问题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的知识化、政治化倾向严重也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制约在学生眼中学校德育内容保守、假大空、不能解决实际的思想问题学校德育形式“老土”、走过场、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要求我们努力研究新的德育模式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5、对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思考 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

6、理的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高中生思维敏锐精力充沛自我意识日益成熟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他们看待问题片面性较大自控不足容易冲动想和别人交流却又封闭自己需要各方面的指导却对他人的批评教育抱有强烈的叛逆意识面对这样的学生灌输、说教的德育模式日益失去作用尊重他们心理特点、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德育模式才能发挥实效切实有利于高中生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

7、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知识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建构思想品德的养成同样也需要学生参与德育过程通过自身的活动以及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为外在于自己的道德规范赋予蕴含个人色彩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就是怎样开辟新的途径使学生能切入到德育过程中并在其中寻

8、找到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从而自主构建个人道德体系 2、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有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怎样让德育活动走出“口号加榜样”的单向的道德知识传输模式怎样采用富有成效的模式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正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3、我校“导师制”办学理念我校“导师制”办学理念自1998年提出

9、之后在教育系统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多年来经过专家学者多方面论证、一线教师多角度实践我校“导师制”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导师制”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育模式、多元的导师组织、共进的发展目标“平等的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人格平等和教育活动民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互动的教育模式”是指学科教学互动和思品养成互动是实施导师制的教育教学常态和方式;“多元的导师组织”包括校内组织全员和社区力量全面是实施导师制的组织依托和保证;“共进的发展目标”指的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是实施导师制的方向和目标本课题所研究的“德育互动模式”正是“互动的教育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方面是对我校“

10、导师制”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三、课题界定与模式构想 德育模式是指关于德育活动的本质特征的简要表述形式它是理论系统和操作系统的中介德育模式指示着德育工作的基本取向 互动简而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 德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德性的养成、发展与成熟不是在“灌输”中“获得的”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互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所以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特别强调民主、平等、对话与交流即德育过程实质上可理解为是师生之间互动互促、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广而言之学生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都可以是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 德育互动模式是通过课程、规章、实践、评

11、价等途径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互相影响从而让高中生体验道德美感自拟道德准则参与道德实践强化道德意识建构道德信念的一种德育模式 德育互动模式的构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程互动模式通过有效的课程教育探索德育的校本课程积累和整合德育资源编制相应的教材如名生介绍、党校团校、心理疏导等 (2)规章互动模式通过学生参与拟定规章制度形成简便易行的德育规范如校园文明公约、学生守则、考前诚信签约制度等 (3)实践互动模式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探索德育新模式如志愿者活动、校园论坛、学生广播站、学生电视台等 (4)评价互动模式通过学校的评教、评学、评比、评选来研究德育评价的机构设置(

12、如自律委员会)、德育评价的形式体系(如素质发展报告书)、德育评价的过程(如值周制度、三好生、表扬生自荐制度)以及德育评价的反馈机制(如公告栏、反思纠错室) 德育互动模式是对我校“导师制”办学理念的新发展是培养“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学生的新要求是对南京一中校本德育模式的特征性描述 “德育互动模式”课题的研究以南京一中百年文化的积淀为基础以时代精神的弘扬为支柱积极探索具有城市高中生人格养成特色的德育模式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 南京市第一中学有百年校史是江苏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学校一贯强调“教书育人”坚持“德育首位五育并举”的方

13、针多年来形成“好学、向上、活泼、团结”的校风“严谨、求实、创新、育人”的教风和“勤奋、进取、踏实、求精”的学风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学生的道德观念、心理特点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对德育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目前高中生生理的迅速变化与心理的发育并不完全同步很大程度上他们处于“心理断乳期”迷惘、郁闷、多变的“花季”也往往成为“雨季”因此积极向上、弘扬正气的道德行动能促使学生由感性体验步入理性审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世易时移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时空突破使学校德育处境尴尬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造成强烈干扰因此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扬弃也就十

14、分必要 200x年8月我校对高一年级进行了学生文明公约的态度和践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我校学生文明公约的主要内容学生了解率并不太高但赞同率较高大部分同学对于条约的各项具体内容都很支持只对个别表述提出看法大部分同学基本可以完成条约的要求但对于制定公约这一形式本身存在不同看法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大部分同学是支持和愿意参加的但说教类的活动最不受欢迎对于学校组织的提高文明水平、促进自律意识的活动同学们建议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互动性、趣味性和集体参与性由此可见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当的主见有一定自省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怎样以适应学生特点、符合学生需求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为一个

15、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有二: 一是从公民道德意识形成的高度来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高中生能把“为学”与“为人”结合起来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持久发展 二是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高中生道德自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消除由单一的制度化管理所造成的不足使学校 的德育工作能扎实有序、生动活泼地迈上新台阶 五、研究的整体思路 1、途径开拓 (1)立足学校由校长亲自挂帅由学生工作处组织领导年级组、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为具体实施者 (2)沟通家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开放式班会等形式取得学生家庭支持 (3)延伸社会以社会实践及综合性活动等规定课程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拟定操作性较强的研究计划创设相关的实践情境对学生在这情境中的行动进行观察并评价 (2)个案研究法:对全体实验班学生取样跟踪因材施教建立相关档案重视典型分析 (3)调查法:对我校高一年级全部学生和其他年级的部分班级发放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