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8475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4.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齿轮传动,1 齿轮传动概述 2 渐开线齿廓及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3 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几何尺寸 4 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条件 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根切及变位 6 轮齿的失效形式和齿轮材料 7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8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9 锥齿轮传动 10 蜗杆传动,1 概 述,齿轮传动用于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 已达到的水平: P 105 kW; v 300 m/s; D 33 m; n 105 r/min。 一、主要特点 优点: 1、适用范围广; 2、瞬时传动比 i 准确(为常数)。 3、可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2、 4、结构紧凑,效率高(0.98 0.99); 5、工作可靠,寿命长;,缺点: 1、制造费用大,需专用机床和设备; 2、精度低时,振动、噪音大; 3、不适于中心距大的场合。,二、分类 1、按两轴线位置分 按照两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类如图示。 2、按工作条件分(失效形式不同),3、按齿面硬度分(失效形式不同),软齿面:HB 350 硬齿面:HB 350,外露的 低速传动,润滑条件差,易磨损; 装有简单的防护罩,但仍不能严密防止杂物侵入; 齿轮等全封闭于箱体内 润滑良好,使用广泛。,三、基本要求 1、传动平稳( i const ); 2、承载能力高。, 运动要求 传递动力要求,2 渐开线齿廓及齿廓

3、啮合的基本定律,一、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及其特性 1、形成: 图示:一直线与一圆相切且在圆周上作纯滚动 此直线上任意一点K 的轨迹KA 渐开线。 该圆 渐开线的基圆 该直线 渐开线的发生线 渐开线生成:视频演示 以渐开线作为齿廓曲线的齿轮称为渐开线齿轮。 渐开面形成:视频演示 渐开线直齿齿面形成:视频演示 渐开线直齿轮齿形:视频演示,2、性质: 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一段长度等于基圆上相应 的弧长; 即:NK NA(如图所示)。 2)发生线 NK 是渐开线上 K 点的法线; 故: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 3)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半径的大小; 4)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5)渐开线上任意

4、一点法向压力的方向线和该点速度方向 的夹角 压力角K 。,二、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 要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齿轮的齿廓曲线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两轮齿廓在任意位置接触时,过齿廓接触点(啮合点)的齿廓公法线必须与两齿轮的中心连线交于一个定点(节点)。 如图所示:渐开线齿轮1和2的齿廓 E1 和 E2 在任意 位置 K 点接触,过 K 点作两齿廓的公法线 nn 与 两齿轮的中心线O1O2 交于 C 点。 根据渐开线的性质2), nn 为两基圆的 内公切线;其与中心线的交点C 是固定的。 渐开线齿廓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 交点C 点 节点,轮齿啮合过程

5、演示,过节点C 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 节圆 渐开线齿廓的瞬时传动比为:,2、中心线可分性,而: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其基圆半径是固定不变的。 故:即使两齿轮的中心距因制造、安装误差等原因,使其实际中心距与原来设计的中心距产生误差时,其传动比仍保持不变 可分性 可分性 渐开线齿轮所独有的一大特性。,又 ,3、啮合线为直线 啮合线 齿廓接触点的轨迹(即内公切线 nn ) 啮合角 过 C 点作两节圆公切线 tt 与啮合线 nn 间的夹角 渐开线齿轮传动中啮合角为常数,且等于节圆上的压力角 。 啮合角不变 齿廓间的作用力方向不变 故:当齿轮传递的力矩一定时 轮齿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渐开线齿轮传动

6、的一大优点。,渐开线轮齿实际啮合线演示,3 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几何尺寸,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几何尺寸,齿数( z ) :在齿轮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总数。 齿顶圆( da ):齿顶所确定的圆(mm)。 齿根圆( df ):齿槽底部所确定的圆(mm)。 分度圆( d ):齿厚与齿槽宽相等的基准圆(mm),s e ; 齿厚( s ):轮齿两侧齿廓间的弧长(mm)。 齿槽宽( e ):两齿之间的弧长(mm)。 齿距( p ):相邻两齿同侧齿廓对应点间的弧长(mm)。 显然:d z p d z p / 取:m p / 模数(齿轮最重要的基本参数 mm) 则:d m z (mm) 压

7、力角( ):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20。 齿顶高( ha ):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mm)。,齿根高( hf ):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mm)。 全齿高( h ):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mm)。 显然:h ha hf 规定:ha ha* m hf ( ha* c* )m ha* 齿顶高系数(正常齿: ha* 1) c* 顶隙系数(正常齿: c* 0.25) 中心距( a ):两齿轮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mm)。,标准齿轮:模数 m 、分度圆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ha* 和顶隙系数 c* 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的齿轮。,4 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条件,一

8、、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如图所示,由于两齿轮是沿着啮合线进行啮合的,故只有当两齿轮在啮合线上的齿距即法线齿距相等(K1K1 K2K2 pN ),才能保证两齿轮的相邻齿廓相互正确啮合。 由渐开线的性质1)知, pN pb 故: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 pb1 pb2,即:,由于模数 m 和压力角 是标准值,故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即,二、渐开线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 要使一对齿轮能连续平稳传动,必须使前一对齿脱离啮合前,后一对齿已经进入啮合。 如图所示,应保证使实际啮合线长度 B1B2 大于或至少等于齿轮的法线齿距 pb,即 B1B2 / pb 重合度

9、为保证连续传动: 1.1 1.4,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根切及变位,一、轮齿加工的基本原理 1、成(仿)形法 用渐开线齿形的成形刀具直接切出齿形。,特点:方法简单,成本低(不需专用机床),生产效率低,精度差。,2、范(展)成法 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切出齿形。,连续切削,生产效率较高。,二、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 根切现象:加工时,轮齿根部齿廓被切去一部分。 最少齿数:不发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 zmin = 2/sin2 (标准齿轮:zmin = 17 ) 三、变位齿轮 改变刀具相对位置的方法切制的齿轮。 变位系数:加工时刀具从标准位置移动一径向距离 x m,刀具移远

10、正变位,刀具移近 负变位,一对齿轮:,x1 + x2 = 0、 x1 = - x2 0。啮合角 ; d d ,ha 、hf 改变了。 x1 + x2 0,啮合角 ,d d,优点: 1)可以制成齿数少于 zmin 而无根切的齿轮; 2)实现非标准中心距的无侧隙传动; 3)使大小齿轮的抗弯能力比较接近。,6 轮齿的失效形式和齿轮材料,典型机械零件设计思路:,分析失效现象, 失效机理(原因、后果、措施), 设计准则, 建立简化力学模型, 强度计算, 主要参数尺寸, 结构设计,失效形式:,一、轮齿的失效形式 齿轮的失效多发生在轮齿,其它部分很少失效。,1、轮齿折断 常发生于闭式硬齿面或开式传动中。,

11、整体折断:, 局部折断:,现象:,位置:均始于齿根受拉应力一侧。,原因:,1)疲劳折断, 轮齿受多次重复弯曲应力作用,齿根受拉一侧产生疲劳裂纹。,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后果:传动失效, 齿根应力集中(形状突变、刀痕等),加速裂纹扩展 折断,2)过载折断 受冲击载荷或短时严重过载作用,突然折断; 尤其见于脆性材料(淬火钢、铸钢)齿轮。,2、齿面接触疲劳磨损(齿面点蚀) 常出现在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齿面传动中。 现象:节线靠近齿根部位出现麻点状小坑。 原因:H H, 齿面受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产生接触疲劳裂纹; 节线处常为单齿啮合,接触应力大;, 节线处为纯滚动,靠近节线附近滑动速度小,油膜不易形成, 摩擦

12、力大,易产生裂纹。 润滑油进入裂缝,形成封闭高压油腔,楔挤作用使裂纹扩展。 (油粘度越小,裂纹扩展越快),点蚀机理:,点蚀实例:,齿廓表面破坏,振动,噪音,传动不平稳 接触面,承载能力,后果:,收敛性点蚀,相当于跑合; 跑合后,若H 仍大于 H ,则成为扩展性点蚀。 点蚀一旦形成就扩展,直至齿面完全破坏。 扩展性点蚀 无点蚀( v磨损 v点蚀 ),3、齿面胶合 严重的粘着磨损 现象:齿面沿滑动方向粘焊、撕脱,形成沟痕。 原因:高速重载 v ,t ,油,油膜破坏,表面金属直接 接触,融焊 相对运动 撕裂、沟痕。 低速重载 P 、v ,不易形成油膜 冷胶合。 后果:引起强烈的磨损和发热,传动不平稳

13、,导致齿轮报废。,4、齿面磨粒磨损 常发生于开式齿轮传动。 现象:金属表面材料不断减小 原因:相对滑动硬颗粒(灰尘、金属屑末等) 润滑不良表面粗糙。 后果:齿形被破坏、传动不平稳,5、齿面塑性流动 主要出现在低速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场合。 面较软时,重载下,Ff 材料塑性流动 (流动方向沿 Ff ),1、材料要求: 表面硬、芯部韧、较好的加工和热处理性能、价格。,2、常用材料: 锻钢、铸钢、铸铁、非金属材料 1)锻钢: 软齿面齿轮:HB 350 中碳钢:40、45、50、55 等 中碳合金钢:40Cr、40MnB、20Cr 特点:齿面硬度不高,限制了承载能力,但易于制造成本低,常用于 对尺寸和

14、重量无严格要求的场合。 加工工艺:锻坯 加工毛坯 热处理(正火、调质 HB 160 300) 切齿 精度 7、8、9 级。,二、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硬齿面齿轮:HB 350 低碳、中碳钢:20、45 等 低碳、中碳合金钢:20Cr、20CrMnTi、20MnB 等 特点:齿面硬度高、承载能力高、适用于对尺寸、重量有较高要求的 场合(如高速、重载及精密机械传动)。 加工工艺:锻坯 加工毛坯 切齿 热处理(表面淬火、 渗碳、氮化、氰化) 磨齿(表面淬火、渗碳)。 若氮化、氰化:变形小,不磨齿 。 专用磨床,成本高,精度可达 4、5、6 级。,2)铸钢: 用于 d 400 600 mm 的大尺

15、寸、不重要的、 批量生产的齿轮。,3)铸铁: 用于低速、无冲击和大尺寸的场合。,4)非金属材料: 用于高速小功率和精度要求不高的齿轮传动。,3、材料的选择原则: 1)按不同工况选材; 2)中低速、中低载齿轮传动:大、小齿轮齿面有一定硬度差, HB1 HB2 ( 20 50 ) ; 使大、小齿轮寿命接近; 减摩性、耐磨性好; 小齿轮可对大齿轮起冷作硬化作用。 3)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便于齿轮加工; 大直径 d 400 用ZG; 大直径齿轮:齿面硬度不宜太高,HB 200,以免中途换刀。 4)材料易得、价格合理。,举例: 起重机减速器: 小齿轮 45 钢调质 HB 230 260 大齿轮 45 钢正火 HB 180 210 机床主轴箱: 小齿轮 40Cr 或 40MnB 表面淬火 HRC 50 55 大齿轮 40Cr 或 40MnB 表面淬火 HRC 45 50,常用的齿轮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见p113表7-3,一、计算准则,失效形式 相应的计算准则,1、闭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为:点蚀、轮齿折断、胶合,高速重载还要进行抗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