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81687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高中附中 王静计划学时:1 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并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探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3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习目标:1学会实验操作,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2 难点: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四、教学媒体选择: 实

2、验仪器,多媒体课件五、板书设计:阿基米德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 2 例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F 浮G 排六、教学结构设计:(一) 、引入新课问:在操场上踢足球时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河里,球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二) 、新课教学1 (a )举例说明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物体受到浮力,(b)学生边学边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或盐水中时是否受到浮力?方向如何?能否用测力计来测量其大小?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为_N。(2)把重物浸没在水中或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分析数据可

3、得:浮力的概念: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测量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悬吊法 F 浮 GF问题 2: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是否受到浮力?能否测出大小?步骤 A: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 G步骤 B:把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步骤 C:浮力的大小为 F 浮 GF观察在物体缓慢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分析:在物体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2.学生进行猜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a) .实验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演示:石头与浮力;浸入液体

4、中的体积不同时,物体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时,浮力大小的变化。分析并完善学生的实验表格物体进入液体中的体积 V 浸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G 排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3总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排液体积有关,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从以上实验初步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并且排开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读读议议有关“曹冲称象”的故事,再次说明上述现象。学生边学边实验验证这个观点。()设计实验方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5、。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杯,空杯等。(2)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分析课本所给出的实验方法分析数据可得: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 F 浮 G 排 。问题 3:如果物体只是部分浸入液体中时,那么它所受的浮力是否还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呢?分析数据可得: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 F 浮 G 排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测量浮力的另一种方法:排液法:F 浮 G 排 。(3)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 排 m 排 g 液 V 排 g浮力的大小与 液 ,V 排 有关,且成正比关系。讨论 V 排 和 V 物

6、 的大小关系: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 V 排 =V 物物体部分浸入于液体中时 V 排 V 物问题 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质量、形状以及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学生课后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问题。(四)当堂巩固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 ,这个定律适用于液体和_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决定于 ( )(A)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B)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C)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内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3 .一块冰浮在水面上,它水上部分的体积跟水下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7、 ( )(A) 110 (B)19 (C)101 (D)91(五)布置作业:见课本七、形成性评价及说明: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通过多种评价语言激励学生.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寻找学生通过思考而形成的闪光点,并予以及时肯定与赞扬,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物理学习更有信心3 作好课堂表现记录,予以适当奖励. 在教学中,教师可记录学生课堂回答情况,课堂表演次数等,然后选出课堂最积极表现奖等,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带动与鼓励其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开展小组知识竞答与互答活动,记录好物理竞赛优胜小组,予以适当的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在物理知识竞答中,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如物理方法、物理公式、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等,并定期总结,选出竞赛优胜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其他小组继续。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式教学,四环节教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