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4362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神来了安全事故类型概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一定非要组织全体员工集体看电影之类,这样效率更低。 只是真正有效的培训其实有80%是在非正式的情况下进行的,重要的是有一颗学习的心,大家善于在各个角落思考如何进取、成长成熟。这样的心态使我们不败。1.积木导致微波炉爆炸2.捞掉进下水道的戒指手会被卡住3.毛巾扑火会引燃4.乱丢面条会滑倒人5.安全梯会掉下来6.热带鱼鱼缸可能会漏水导致触电7.牙科诊所的麻醉使用不当可以导致昏迷8.挂饰可能会掉下堵住喉咙9.施工场所的钢化玻璃可能会突然坠落10.被勾住头发有可能会被扯死11.在电梯上被勾住头发不要急于出去,不然会被拖死(电梯好危险。)12.被安全气囊卡住不赶快脱身有可能会被厄运二次袭击13.野外抽

2、烟有可能会点燃不可思议的东西14.爆炸时炸飞的东西很危险15.医院的通风装置不通会给爆炸带来隐患16.呼吸机停止工作对患者来说很致命17.呼吸机内氧气泄露再加上不通风和火花是极其致命的18.野外吃烧烤时一定要注意烤箱,不然可能会炸19.在野外碎木机很危险,有可能会绞死人的12006年07月21日,英国奥尔顿塔公园一辆过山车20日发生事故,造成29人受伤。位于英格兰中部的奥尔顿塔公园是英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公园发言人雷切尔洛基特说,事故发生时,一列名为“逃亡矿车”的过山车前几节车厢突然与车身分离,并向后滑去,与其它车厢相撞。洛基特说,当时车上有46名游客,其中29人受伤。4名游客被送往医院救治,其

3、余25人只轻微割伤或擦伤。2日本当地时间5日12时45分(北京时间5日11时45分)左右,大阪府吹田市万博纪念公园游乐园。一辆过山车在行驶中,第二节车厢车轮突然脱落,车厢向左严重倾斜。一名女乘客头部撞上一旁铁栅栏,不幸当场殒命。车上其余21名乘客除一名女乘客受重伤外,均受轻伤。发生事故的过山车“风神雷神号”共有6节,设计载客24人,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75公里。轨道全长1050米,离地40米高。目击这起悲剧的土田伸子(音译)现年70岁,她说,事故发生前几秒,只见过山车在轨道上“左右摇晃”,“我以为它要掉下来了,就在这时只听见一个尖锐的刮擦声,接着是人们的尖叫过山车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声响,终于停了

4、下来。我的腿直发抖。”万博纪念公园最高负责人山田左武郎(音译)形容自己“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表达歉意很愧疚,公园在儿童节这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故。”5月5日是日本儿童节。事故原因经查为第二节车厢前方左侧车轮的金属车轴断裂。这种车轴长40厘米,直径大约5厘米,断裂部位在车轴圆形部分,其中一段已经脱落。游乐园方面说,这套过山车设施安装于1992年3月,最近一次车轴检查为去年2月。车轴本不在每月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对象范围内。车轴断裂后,过山车又继续向前滑行300余米才停了下来。另一名目击事件过程的女初中生回忆说,她与同伴听到“金属器械相互撞击”的剧烈声音后从附近餐厅走出,发现过山车“满载乘客的第二节车厢已

5、经不动了”。吹田市政府官员说,有10多名游客因目睹事故而感觉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游乐园方面说,正午时分园中大约有5000名乘客。3同日下午日本当地时间2时34分(北京时间1时34分)左右,日本福井县坂井市“奇异之国”游乐园又发生一起过山车事故。一辆双人过山车在轨道“波谷”突然停止不动,遭身后过山车追尾撞击,造成两辆过山车上3人受伤,包括两名成人和一名5岁的女孩。42006年07月11日,美国辛辛那提市派拉蒙游乐场内名为“野兽之子”的过山车发生事故。27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当天下午4时45分左右,有目击者看见这一过山车突然停止运行。公园发言人莫琳凯泽说,这一事故共造成27人受伤,所幸大多数人

6、只是胸部和颈部受轻伤。其中25名伤者已在事发后7小时内出院,这是美国10多天来发生的第二起过山车事故。52007年8月4日,悲剧发生在巴黎西北郊圣日耳曼昂莱的一家游乐场。当时,这家游乐场正在举行大型游乐活动,一座过山车的支架突然断裂,导致正在高速运行的一节车厢脱落坠地,车厢内一对父子当场死亡,另外两名游客受重伤。62007年6月30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中午11时45分左右,“世纪滑车”的6节车厢里搭载了7名乘客,顺着15米高的轨道缓缓爬升,当滑车即将爬升到最高点时,却突然停了下来。随后6节车厢急速倒滑,导致最后一节车厢脱轨,一名女中学生被甩到钢轨上,5节继续下滑的车厢碾过她的身体,使她当场死

7、亡。72007年6月25日,一名十四岁的西班牙少女在法国巴黎(欧洲)迪士尼乐园玩过山车时突然失去知觉,其后不治身亡。据称可能与身体不适或受到过度惊吓有关。82007年6月9日,美国阿肯色州热泉市的“泉水和水晶瀑布游乐园”,12名游客正在该游乐园中乘坐一种X型过山车,体验极度刺激的感觉。当过山车升到 46米高的半空突然停电,提心吊胆地被倒挂半小时,才被消防人员用云梯救下。92005年07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斯尼乐园“过山车”游戏中的两辆滑车29日相撞,至少14名游客被紧急送往医院。102003年9月5日,加利福尼亚州迪斯尼乐园发生一起过山车颠覆事故,导致1名游客死亡,另外10名游客受伤。

8、112009年8月11日,在英格兰西北部著名旅游地黑泽的“欢乐海滩”,傍晚发生过山车相撞事故.这个名为“北斗七星(Big Dipper)”的木质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因制动系统失灵,导致两辆车突然相撞,这使得32名游客被悬在六米高的半空中,并且导致了21名游客受伤。122009年9月18日,位于美国洛杉矶的Knotts Berryfarm 的Intamin发射过山车Xcelerator,在发射过程中,拉动滑块的钢缆瞬间发生爆裂,钢缆断成数千钢丝四处飞舞,导致坐在第一排的两位游客受轻伤,装在列车上的的摄像机拍下了整个过程。很多人,口中讲安全很重要,行动上却不要,成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红灯

9、照闯,醉车照开,超载车照上,违章指挥照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了。每个人既有享受好的安全生活环境的权利,也有维护好安全生产的义务。除非不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成果,否则许多安全生产问题都与个人有关,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为了安全不闯红灯;为了安全不喝酒开车;为了安全不坐超载车;为了安全不违章指挥,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是不是就会少的多呢?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每次由安全隐患引发令人痛心棘手的事故后,“假如当时多看一眼,可能隐患就会被消灭在萌芽;如果当时多问个为什么,也许事故就可能避免发生.” 太多的假如、太多的可能和也许,这抑或为开脱能寻找到一丝心理安慰,但,毕竟结果已经造成,一切都无力回天。遗

10、憾的是,在众多的事故教训面前,心存侥幸之人往往还继续存在,用别人的教训来教训自己的事情依旧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大众的关爱和敬畏。 人类生活的生存与发展,全赖责任之心、敬畏之心为基石。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完善的管理办法,如果失去了责任之心、敬畏之心这个基石,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认认真真按章办事、踏踏实实立岗干活、勤勤恳恳谋事想事、兢兢业业干事成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通俗的不能再通俗。在其位谋其事、在其岗尽职责,少一些相互推诿、多一些敢于担当;少一些模棱两可,多一些严格要求;少一些红火热闹,多一些求真务实,工作不分一二

11、线,责任不论前后台。如果人生有了假如,那么,社会就没有了先贤与平庸。如果安全有了假如,那么,责任和使命就失去了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事故是隐患的暴露。问题和隐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问题、隐患的思路和处理的方式方法。意识落后了、赶紧补强;工作失误了,快点补救;不要再说什么假如,再道什么如果。自我可以原谅,目的不是为了开脱,而是坚定信念,重头再来,但,安全绝决不能有半点虚假,更不能自欺欺人。过去安全今天未必安全,今天安全不等于明天安全,明天安全不代表永远安全。心存侥幸、安于现状、自我陶醉、消极懈怠,终将自食其果。因为,生命不可复制,安全没有假如。翻阅历史档案,遍观媒体的报道,

12、使我们深深感到安全生产这个话题的沉重。事故之多,损失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近5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0多万人死亡,260万人受伤,死亡率居世界第一;煤矿瓦斯爆炸频率之高,伤亡人数之多,也列世界之最。 面对着重、特大事故的多发,我们必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安全管理至今不能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呢?忽视源头,“养痈成患”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也是如此。由于忽视了广泛存着的小问题、小违章、小隐患,最终育成了大灾难。据媒体报道,江苏某电视台将摄像机架在路口,拍摄行人过街的图像,准备对那些没有闯红灯的行人进行奖励。三天下来,一

13、连拍了5000多人过街,竟无一人不闯红灯。对这种行为,当事者毫无内疚地说:“这是小事一桩,一是没有危险;二是省时、省力。何况,大家都是这样,又不是我一个”。就是在这种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作祟下,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不同的人群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诸如此类的违章行为。最为常见就有以下几种:随地吸烟并乱扔烟头;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车间不戴安全帽;进入生产现场不穿工作服,不走安全通道,在吊物下方行走等;特种作业不持证上岗;机动车驾驶员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车上述违章行为,不仅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对周围的员工也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快在其它员工中得到效仿,尤其是对新员工

14、更是这样。这种行为,由师传徒,由甲传乙,由侥幸变“经验”。结果是,习惯成自然,直至发生事故后才恍然大悟。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待违章行为的态度上,往往是只重视打“老虎”、抓“硕鼠”,抓“大”放“小”;在对待事故的态度上,只对那些造成危害的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非常重视,甚至会“大轰大嗡”地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而对那些大量的“事故征兆”或“事故苗头”,却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于忽视了源头管理,养痈成患,最终只能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要“见微知著”和“防微杜渐”“海恩法则”认为,“一起重大的事故背后有29个小事故

15、,在每个小事故的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这就是说,事故的致因与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小问题、小违章、小隐患紧密相关。小的问题不纠、小的违章不反,小的隐患不除,就会纵容它任其发展,必然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远离事故,就必须“见微”而“知著”、“防微”来“杜渐”,就必须从小违章、小隐患抓起,从消除事故的苗头入手。中国有句俗语:“事以密成”。这里的“密”就是小心、周全、细致的意思。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许多事故的致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这个“密”和“细”。古人云:“智者见于未萌”。唯天下之静者,才能“见微”而“知著”。然而,“见微”而不能“知著”者大有人在。在四川泸州曾发生一起天然气爆炸事故。事发前9天,当地居民就闻到了刺鼻的天然气气味,并报告了天然气管理站,但未引起重视,最后酿成悲剧。可见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就应加以防止,把预防的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理,强化对微小违章行为的查除力度和微小事故隐患的整治力度,挖掉滋生事故隐患的“土壤”。惟有如此,才能赢得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