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13216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151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大学 博士后学位论文 科举文化与两宋文学考论 姓名:钱建状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后 专业:教育史 指导教师:刘海峰 20090401 内容提要 两宋之时,举子行卷之风的长期存在,游学、漫游之风的普 遍盛行,期集活动的制度化与社会化,既是科举文化的主要表现, 又与文学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诸如科名崇拜、科名歧视等 社会心理更是直接制约了文学传播的方式,影响了不同科名阶层 文学作品的留存。因此,考察这些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的主要表 现与形成原因,揭示其与文学的关系,自然成为科举文学研究者 不容回避的课题。本文以考论结合的方式,辅以大量的表格与数 据,主要遵循着科举一一文化一一文学这一研究思路,对

2、这一课 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科举文化两宋文学 第一章糊名誉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 糊名誊录制度的实行与完备,系宋代进士行卷之风消失的关键因素。这无疑 是符合历史史实的。但是,历史发展毕竟有其复杂性。糊名誊录制度并不能完全 割断举子与考官之间的联系。为了解时文风会与伺机请托,北宋仁宗朝以后乃至 南宋中叶,仍有一定数量的举子在大比年前后,编辑文卷投献给社会上、政治上、 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这种以获解或及第为目的之“行卷”,在性质上与般文人 献文以求教益迥然有异。因此,正视这一社会现象,无疑会对理解宋代科举与文 学的深层关系有相当的裨益。 一、问题的提出:行卷之风在宋代长期存在 进士行卷风尚

3、,是唐代科举与文学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唐代科举正面 促进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前辈学者程千帆先生在其名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中说: 进士科举,则又是唐代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以文词优劣来决定举 子的去取。这样,就不能不直接对文学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应当一分为二,如果就它以甲 赋、律诗为正式的考试内容来考察,那基本上只能算是促退的;而如果就进士科以文词为主 要考试内容因而派生的行卷这种特殊风尚来考察,就无可否认,无论是从整个唐代文学的发 展契机来说,或者是从诗歌、古文、传奇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来说,都起过一定程度的促进作 用。 程先生这一观点,自其发表之后,曾引起几代学人的共鸣与认同

4、。从这一 观点出发,程先生进而认为:“行卷之风的消失,就使得宋以来的应举的人,除 了习作历代朝廷规定了程序的文章外,无须再从事其它文学创作以谋取科第。这 样,科举制度就只能桎梏人的思想并败坏人的文笔,而不能再对文学的发展发生 任何好的作用。“ 并指出行卷之风消失,其原因在于,赵宋帝国建立之后,为了 适应新政权的需要,将科举制度做了一番修改。“试卷上的姓名既糊没,笔迹又 因重行誊录而无从辨识,因而采取誉望、事先加以推荐的方式,就不再有存在的 可能性,而行卷的风尚也就自然消失。“ 由于着书体例的限制,程先生没有就进 士行卷风尚在宋代自然消失的原因展开过多的论述,也没有就宋代进士行卷之风 究竟消失于

5、何时作出明确的论断。这就给后来的中外学者继续开展此一方面的研 究留下了空间。因此,继程先生之后,日本学者东英寿系列论文从行卷看北宋 初期的古文复兴以王禹偶为线索、北宋初期的古文家与行卷从科举的 考前活动看古文复兴的开展、欧阳修的行卷着眼于科举的考前活动中与胥 偃的关系,日本学者高津孝宋初行卷考一文,以及祝尚书先生论宋初的 进士行卷与文学一文,皆力图以较丰富的材料来填补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一书中所留存的研究空间。这些学者普遍认为,宋代进士行卷之风的消失,与糊 名誊录法实施密切相关,其时间下限当在宋代初期。“糊名法的实行对行卷是一 个致命的打击。淳化三年以后,几乎再也见不到有关行卷的记录资料就是证

6、明。” 【l 】“包括宋人别集、总集在内的宋代文献,几乎没有仁宗以后举子为解试、省试 行卷以求公卿品题延誉的例子。说明仁宗以后行卷风已经止息。“ 【2 】 行卷之风的有无,既然是关系到科举对文学促进与否的重要史实,那么,行 卷之风在宋代何时消失,就显得相当重要。我们注意到,中、外学者选择宋代进 士行卷事例进行考察时,特别注意将其与唐代进士行卷的典型事例进行类比,而 对唐宋时期因历史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变异现象重视不够。这种求同略异的研究 方法,使得一些对研究宋代进士行卷并非不重要的材料,和我们失之交臂。张耒 跋吕居仁所藏秦少游投卷日: 余见少游投卷多矣,黄楼赋、哀缚钟文,卷卷有之,岂其得意之文欤

7、? 此卷是 投正献公者,今藏居仁处。居仁好其文,出予览之,令人怆恨大观丁亥仲春,张耒书 张耒跋中所云“正献公“ ,指“吕公着“ ,公着字晦叔,谥“正献,为吕本 中( 按,本中字居仁) 曾祖。关于秦观的这次投卷,吴曾能改斋漫录也有记 载。漫录日:“李公择尚书初见少游上正献公投卷诗云:雨砌堕危芳,风轩 纳飞絮。再三称赏云:谢家兄弟得意诗,只如此也。“雨砌堕危芳,风轩纳 飞絮。“ 系秦观春日杂兴诗中语,今全诗尚存集中。另,今传淮海集中 存有秦观向吕公着投卷时写的书信。题为上吕晦叔书( 载徐培均笺注淮海 集卷三十七) ,大略谓: 五月日,进士秦某,谨再拜献书知府大资阁下比者天幸,阁下来守是邦,而某丘

8、墓之邑实隶麾下。是以辄忘贱陋,取其不腆之文,录在异卷,贽诸下执事,又述其愿见之说, 为书先焉。傥阁下不赐拒绝而辱收之,请继此以进。 2 此书之写作时间可确考。书中秦观自称“进士秦某”。宋承唐制,凡应进士 科考试之举人,皆称进士。秦观元丰八年已登第。故此书作于元丰八年前。又吕 公着知扬州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三有明确记载:元丰七年正月癸丑: “吕公着以资政殿大学士自定州徙扬州。”据此,秦观投卷之时必在元丰七年五 月。徐培均笺注淮海集附录秦观年谱,系此文于元丰七年五月,是。 宋代的科举考试,进士、诸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3 】元丰八 年为北宋科举考试的大比年,秦观在元丰七年八月将要

9、参加扬州发解试。此年五 月将包括黄楼赋、哀缚钟文、春日杂兴诗在内的一定数量的作品编辑成 卷轴,投献给知扬州吕公着,显然系为觅解而进行的文学活动。是年秋试,秦观 果然获解。或与这次投卷有一定的干系。 秦观在元丰七年秋获解之后,是年冬又为参加省试而精心编辑文集。其淮 海闲居集序( 载徐培均笺注淮海集后集卷六) 叙述自己的编辑文卷之动机 说:“元丰七年冬,余将西赴京师,索文稿于囊中,得数百篇。辞鄙而悖于理者, 辄删去之。其可存者次为十卷。序中所谓“西赴京师,指的是参加元丰八 年春的省试,而精心挑选诗文,编辑成集,明显与应省试有关。虽然淮海闲居 集究竟投献给京师何人,不得而知。可这种在特定的时间( 科

10、举大比前) 所进 行的有目的文学活动( 删汰作品、编辑文集) ,显然是一种典型的进士行卷。秦 观于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淮海闲居集所起的效果有多大,不敢逆推。但可以 肯定的是,在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为应举而向社会上、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 人行卷,仍是一个客观事实。 继秦观之后,宋代进士行卷的风气继续存在。据宋会要辑稿选举四: 大观二年十一月五日,宣德郎前利州州学教授何浩言,朝廷一新学校,革去科举之弊, 而复兴乡举里选之制,法令至具矣每年一度,类差有出身人以充考试官,而应举之士,未 尝经历学校考以素行,徒用一日空言定为去取故诸州士人,亦意有出身官必差充考试而取 其空言也往往编集经义、论策之类,猥以投

11、贽文字为名,交相请托于有出身官之门,以侥 幸一得且今合格之文,有司之公取也,尚不许印卖,使天下之士各深造而自得之,岂可容 私自编集,以为请托之资乎欲乞诸路州县应有出身之人,将来合差考试官者,不得收接见 任或他州县士人投贽所业经义论策文字,庶绝前日科举侥幸之风,而上称朝廷所以委任考求 行实之意从之,仍先次施行 3 宋会要辑稿并非是生僻难寻之书,但此书所载的这条关于宋代进士行卷 的资料确有不同于唐代之处。首先,就接受行卷的对象来说,唐代多为能与礼部 侍郎可以通榜之人,其地位较高。而宋会要所载之接受行卷者,仅为地方一 般有出身人。这在唐代是不多见的;其次,就行卷的目的来说,唐代进士行卷多 为省试及第

12、而发,而此书所载,其行卷目的为“升贡试“ 或“发解试“ 合格。因 此这条关于宋人行卷的材料,为研究者所忽略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如果我们不 亦步亦趋、非常教条地理解“行卷”的含义。不难发现,宋会要辑稿中所记 载的宋代诸州士人为科举及第而采取的请托行为与唐代进士行卷并无本质上之 不同。“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 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 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4 】材料中所谓“编集 经义、论策之类”,其实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 所谓“以投贽文字为名“ 、“

13、请托于有出身官之门,就是在考试以前将行卷送呈 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而“侥幸一得”,即“增加自己及 第的希望”。因此,若从这条材料来看,宋代行卷之风的消失,也当不早于宋徽 宗大观二年。 又洪迈上秦师相贽所业书( 全宋文卷四九一七) 略谓: 会天子设两科以取士,闻有所谓博学宏词者,就求其术,或出所试文章,则以制诰为称 首,于是私窃喜幸,棘闱既辟,一上而不偶,退因自取所试读之,则是其业不本实 而其中空虚无有而然也或教之日:“大丞相秦公道德淳备,文章隽伟,方驾乎前人, 宗师乎当世,盖其始也实以此科进,晚出之士不能亲灸先烈以增益其所不及,是亦自弃也 已”旧所拟制诰、杂文凡十篇,谨赋

14、诸下执事,愿安承教 据此文所言,显系洪迈向秦桧行卷而作。洪迈于绍兴十五年试博学宏词科中 选,赐同进士第。故“棘闱既辟,一上而不偶”,当指绍兴十二年应试落选之事。 是年正月,洪迈曾随二兄同赴临安应词科试,二兄中选,而洪迈不偶。上秦师 相贽所业书当作于绍兴十二年至绍兴十五年之间。 “博学宏词科“ ,系南宋绍兴年问所设。与进士科相比,“博学宏词科在考 生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流程、考试地点及待遇上都有自身的特点。但相似之处 亦复不少。一、其考试之法,“差翰林学士、两省官考试于秘阁,御史台官监试。 4 及差封弥、誊录官。考讫,以合格试卷缴奏御史台前拆号。“ 【5 填关防之严,与 进士科无异。二、“宋高宗

15、创举此名,三岁一试,与制举无常科者异。“ 【6 】三、据 洪迈自述,绍兴十五年三月十五日,词科第三场考毕出院,与同试者何善伯明、 徐搏升甫相率游市,时族叔邦直,乡人徐良佐省试罢,相与同行【7 】。则博学宏词 与进士科系同时考试。三、“应命官不以有无出身,除归明、流外、进纳人及犯 赃罪人外,并许应诏。命官非现任外官,许径赴礼部自陈;若见在任,经所属投 所业,应格召试,然后离任。“ 8 1 其试入上等者,无出身人赐进士及第。试入中 等者,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试入下等者,无出身人赐同进士出身【9 】。对于没有 进士科名者来说,应“博学宏词科“ 与应进士科在结果上并无太大的区别。 正因为“博学宏词科“

16、 与进士常科有很多相似和重合之处。因此,聂崇歧先 生在宋代制举考略一文中认为它不属于制科。上引洪迈上秦师相贽所业书 所谓“会天子设两科以取士,闻有所谓博学宏词者,就求其术。味其文意,洪 迈自己亦视博学宏词与进士科无异。因此,洪迈以无出身人应“博学宏词科“ , 其身份正等同一般进士。他在考试之前向宰相秦桧行卷,说明了南宋绍兴年间, 在糊名誊录制度下,以猎取科名为目的,进士向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 位的人行卷之风尚仍然存在。 类似的关于举子行卷之资料在南宋初、中期文人的文集中还可找到一些。胡 铨龙图阁学士广平郡侯程公墓志铭:“至于韦布生或袖诗赋书,挟举子业,卒 然通谒,倒屣以迎,即所为文相与节摩,商论是非,一时名教有所倚赖云。杨 万里诗文集卷六十四再答学者书日:“其久不见,因循又不通书,谓足下 必绝之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