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作业论文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576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作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哲作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哲作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哲作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哲作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作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作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克思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的国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忧患意识相结合。总结党改革开放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无产阶级政党进

2、行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以来我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历程 (一)邓小平理论关于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邓小平同志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总结,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历史经验比较集中的三次总结。 第一次是在十一

3、届三中全会以后。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恢复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具代表性的文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文件体现了邓小平的指导思想。代表性的经验总结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等。都是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后作出的理论概括。 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三大召开的前后。邓小平认为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思想有:十二大开幕词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这是总结建国以来党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 第三次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邓小平对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系统的总结,这期间,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思想主要有: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

5、把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更进一步,较集中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一年。代表性的讲话是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七、一”讲话和十五大报告,代表性的经验总结主要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的经验总结” 第二次是在1998年。代表性的讲话是江泽民在纪念十

6、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是江泽民把我国改革开放20年基本经验归结为十一条。江泽民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十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十一个方面。”并概括地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次是在十六大召开前后。代表性的讲话是2000年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01年建党80周年的讲话和十六大报告。在此期间,江泽民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总结是把党80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纳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

7、了从理论本质上对历史经验的概括。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历史从十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观与旧哲学根本不同。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首先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才有可能把握到马

8、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本文依据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分析和评论了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总结以及现当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确认。 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反思不仅指向哲学思考的对象内容,而且指向哲学思考本身。哲学观的反思无论对于哲学的内容更新和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是我们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一、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

9、哲学的发展史。1 对于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的实质的把握,也必须如此,必须首先从哲学观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规范性见解。这种见解,仍然是符合我们今天时代标准的哲学观。但是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和诠释,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的哲学观甚至退化到前马克思主义的某种哲学观上。 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哲学时,并没有刻意为它制定一劳永逸的体系,甚至没有给哲学下过明确的定义。他的哲学观,是通过一系列论战性著作来表述的。透过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哲学在哲学观上所实现的变革。早在1842年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逐渐形成了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致思取向,意识到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

10、用”,表现出反对思辨哲学的倾向。他写道:“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当然,哲学在用双脚立地以前,先是用头脑立于世界的;而人类的其他许多领域在想到究竟是头脑也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以前,早就用双脚扎根大地,并用双手采摘世界的果实了。”2“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3 马克

11、思的这一思想倾向,在随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时说,在黑格尔那里,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他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条件变成了被制约的东西,规定其他东西的东西变成了被规定的东西,产生其他东西的东西变成了它的产品的产品。4 在手稿中,马克思申明: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来的5,即它们不是思辨的产物。而在黑格尔那里,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整个

12、复归,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6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进一步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且把它视为感性对象的来源和基础,我们在思辨中感到高兴的,就是重新获得了各种现实的果实,但这些果实已经是具有更高的神秘意义的果实,它们不是从物质的土地中,而是从我们脑子的以太中生长出来的,它们是一般果实的化身,是绝对主体的化身7。马克思讥讽说,这是一种醉醺醺的思辨。马克思反对思辨哲学的思想倾向,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终于形成为自己明确的哲学观。在这里,他又加进了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

13、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新因素,从而使自己的哲学观与一切旧哲学观划清了界限。首先,马克思继续对思辨哲学进行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新哲学观。马克思写道: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8;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9,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10;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14、,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1 其次,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对于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又通过引入实践的观点改造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确立了新的哲学观。马克思写道: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12;费尔巴哈想要研究与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13;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能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而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14。针对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的这些

15、局限,马克思把自己的新哲学命名为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并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15;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6。总之,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7 马克思的这些纲领性的思想,鲜明而又深刻地表述了马克思的哲学观,从中不难看到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第一,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那种超越实证科学的玄思哲学的终结。哲学所努力的,不再是构造臆想的联系,而是发现现实的联系;哲学所追求的,也不再是不能达到的绝对真理,而是要把绝对真理撇在一边,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18 就根本性质而言,马克思哲学不再是提供什么终极真理知识的理论,既不是寻求一切存在背后的所谓隐秘本性或终极本体的理论,也不是妄想为世界建立统一体系、提供世界整体图景的理论。19 第二,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科学的批判精神。早在马克思哲学形成初期,马克思就提出: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