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187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概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五代开始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经济萧条,经济发展,经 济 重 心 南 移,情景导入,耕获图,自主学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 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条件:,一、南方农业发展,表现:,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水稻的推广,江南丘陵的茶园,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纺 织 业: 制 瓷 业: 造 船 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江南成为制瓷业的

2、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名冠天下的蜀锦、蜀绣,纺车图(局部),定窑白瓷,哥窑冰裂纹碗,孩儿枕,汝窑莲花温碗,景德镇白瓷,宋船模型,三、南方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纸币交子的出现:四川地区 北宋前期,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宋朝的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农业的发

3、展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小结提升,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 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无徽不成镇。” 2、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下列哪一个 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4、 ) A、越南 B、朝鲜 C、印度 D、日本,巩固练习,C,A,3、北宋时,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指的是什 么地方( ) A、四川 B、江西 C、江苏 D、浙江 4、有位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 你推测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 ) A、唐代刑窑 B、宋代哥窑 C、唐代越窑 D、北宋景德镇 5、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B,A,A,6、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 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 7、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D,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