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计规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420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件设计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硬件设计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硬件设计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硬件设计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硬件设计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件设计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件设计规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电源回路设计二、输入回路设计 2.1、负触发回路 2.2、正触发回路 2.3、车速/转速PWM输入回路 2.4、AD输入回路三、输出回路设计3.1、典型输出回路3.1.1、高电平驱动回路3.1.2、低电平驱动回路3.2、BCM驱动回路介绍 3.2.1、马达输出控制回路 3.2.2、室内灯控制回路 3.2.3、中控门锁控制回路3.2.4、继电器控制回路3.2.5、转向灯驱动回路 3.2.6、蜂鸣器驱动回路3.2.7、安全指示灯驱动回路3.2.8、低驱保护回路设计四、通信回路设计4.1、LIN回路设计4.2、CAN回路设计五、MCU回路设计六、高频接收板基本原理七、发射器基本原理7.1、

2、基于HCS300编码器的遥控器设计如下图: 7.1.2、电路设计说明:八、运放在BCM中的应用8.1、用于车窗电机侦测的差分运放回路8.1.1、电路原理说明8.1.2、放大倍数原则:一、电源回路设计设计原理:1、 TNR为突波吸收器,可有效吸收正负Surge。2、 D1可阻隔逆向输入电压,避免后端元件因逆向电压烧毁。3、 Z1(27V/1W Zener)可将突波吸收器未能完全吸收的Surge稳压至27V。4、 R1(100.1/2W)为Z1的限流电阻,可避免过大的电流将Z1烧毁。5、 C1、C2、C3、C4为稳压滤波电路,确保5V电源之稳定,不受外在干扰影响。6、 建议值:TNR S14K14

3、AUTO R1=100 1/2WC1=104P C2=220uF/35V C3=104P C4=220uF/16V二、输入回路设计2.1、负触发回路设计(车门开关、中控锁开关、中控锁状态开关,阳光传感器)设计原理:1、 C1可消除ESD,须尽量靠近连接器端。2、 D1可阻隔外部电压影响到内部回路(用12V上拉时,可省去)。3、 R1为上拉电阻,其选值不能过大(?为什么不能过大),以避免外部开关入水后产生水电阻时,造成输入端降为低位准,使端口误触发。4、 R2、R4为分压电阻,将电池电压降至一般MCU可以接受的电压范围。5、 C2为滤波电容,可滤除开关动作时的弹跳。6、 建议值:R1=1.3K(

4、贴片封装1206) R2=100K R4=150K C1=100nF(耐压100V) C2=10nF水电阻说明开关在非关闭状态时,内部若入水,两端点间会产生阻抗,阻值约为3K2.2、正触发回路设计(点火开关、雨刮开关间歇及低速、倒车信号、行李箱开关、自动光开关、点火开关、后洗涤开关)设计原理:1、 C1可消除ESD,须尽量靠近连接器端。2、 D1可阻隔外部电压影响到内部回路(可省去)。3、 R1为下拉电阻,可吸收Surge。增强信号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4、 R2、R3为分压电阻,将输入电压降至一般MCU可接受的电压范围。5、 C2为滤波电容,可消除开关作动时的弹跳。6、 建议值:R1=3K(贴

5、片1206封装) R2=100K R3=150K C1=100nF(耐压100V) C2=10nF进入饱和状态之后,三极管的集电极跟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将很小,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关闭合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拿三极管来当作开关使用:当基极电流为0时,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为0(这叫做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当基极电流很大,以至于三极管饱和时,相当于开关闭合。如果三极管主要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那么这样的三极管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开关管。三级管要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必须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则应处于反向偏置,对硅管而言应使UBE0,UBC0.7V;R3与R4电阻配比要保证Q2的偏置电压0.7V。 B、继电器高驱回

6、路 备注:继电器高驱回路一般用于驱动外部大电流负载。3.1.2、 低电平驱动回路A、 三极管低驱回路建议值:1、R1=10K2、R2=4.7K3、R3为限流电阻,一般用于小电流驱动回路中。4、Q1=BC817(驱动电流500mA)说明:Q1选择一般取决于外部负载电流;R1与R2电阻配比要保证Q1的偏置电压0.7V。B、 MOS管驱动回路建议值:1、R1=4.7K 2、R2=47K 3、T1=VNN1NV04 4、C1=100nF(耐压100V)备注:MOS管驱动一般用于大电流负载电路;相比较三极管驱动大电流,需要采用多级放大,MOS管电压驱动更加简洁。设计时具体选用三极管或者MOS管驱动,需要

7、考虑以下几点要素:1. 设计成本2. PCB绘制空间3. 外部负载电流4. 保护回路设计(有些MOS管自带短路保护功能)3.2、BCM输出控制回路介绍:BCM驱动控制,一般为:马达控制、灯泡控制、继电器控制等3.2.1、 马达输出控制A、 可使用晶体管控制内部继电器,但在继电器的线圈两端需并接一个二极管,以吸收继电器线圈的反电动势。B、 可使用IC 2003驱动内部继电器,因为2003内部有内建二极管,因此不需要再另外接二极管,但须将IC 2003的第9PIN接至与继电器相同的正电源。3.2.2、 室内灯输出控制A、 室内灯如果需要渐灭或渐亮的功能,则需要使用高速的FET执行PWM控制。、B、

8、 D1、C1可有效吸收因PWM作动时所产生的高频散射。C、 建议值:TR1=2SK1417D1=Diode 4003C1=103P3.2.3、 中控门锁控制3.2.3.1、 中控门锁闭锁和开锁动作,因此需要控制马达的两端,平时将马达两端接地,一方要作动时再经由继电器将其驱动到B+。3.2.3.2、 电感性马达作动后会产生反电动势,一般会在两端加突波吸收器或无极性电容来吸收反电动势;若不加突波吸收元件,其反电动势会流入地端,进而会影响其他相同地的零件正常工作。3.2.3.3、 如不加突波吸收器,可将马达的地独立,与其它地分离开来。(如下所示)3.2.4、继电器控制控制外部继电器可利用晶体管或IC

9、 2003来做驱动,为吸收继电器的反电动势,需加上Z1(27V/1W Zener)来吸收反电动势。3.2.5、 转向灯驱动回路3.2.5.1、不带诊断的转向灯驱动回路参见继电器控制回路设计,若左/右转向灯需分开控制,则选用双继电器控制;若左/右转向灯同时控制,则可选择双刀双掷继电器。3.2.5.2、 带诊断的转向灯驱动回路下图所示回路是基于BTS5242-2L芯片基础上的转向灯驱动回路。电路介绍:1、 IN1、IN2为转向灯输入控制端;2、 IS1、IS2、诊断端口;3、 SEN为IN1/IN2输入限流调整端口;4、 R3、R4为采样电阻;5、 R7、D1组成反向保护电路。工作原理介绍:当IN

10、1输入高电平,左转向灯开启转向灯驱动,电流值规定阈值范围,则判断为短路,IS1开始侦测左路故障;右转向灯诊断判定同左转向灯。3.2.6、 位置灯驱动电路3.2.6.1、不带诊断的高驱动回路参见典型电路“高驱动回路”介绍。3.2.6.2、 带诊断高驱动回路以下电路主要基于驱动芯片BTS5045:BTS5045工作原理介绍:1、 IN0/IN1为控制端口;2、 DEN为诊断使能端口;(DEN端口置“高”则芯片诊断开启;反之则禁止诊断。)3、 DSEL为诊断通道选择端口;(DSEL置“低”则选择诊断OUT0通道;置“高”则选择诊断OUT1通道。)4、 IS为诊断侦测端口;5、 R6为检测电阻,需要注意精度要求;在侦测外部输出时,侦测到的状态不同,例如:开路、短路到GND、短路到VBAT、过载、过电压等情况;直接反映为流经IS引脚的电流不同;通过检测电阻R6转换为电压,该电压再通过MCU的A/D侦测端口与MCU中储存的逻辑信息做比对,对比完成后,通过MCU中预先设置的逻辑判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从而起到诊断的目的。6、 R7、D1组成反向保护电路。BTS5045设计回路建议值如下:1、 R1=4.7K2、 R2=4.7K3、 R3=4.7K4、 R4=4.7K5、 R5=4.7K6、 R6=1.2K(精度1%)7、 R7=1K(1206)8、 Z1=36V双向TVS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