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08904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诵读《一去二三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去二三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书中插图: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 (小山村)2、引导观察,练习说话: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这幅图的远处你看到了什么景物? 这幅图的近处你看到了什么景物?3、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书上有一首小诗,把图上的小山村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二、图文结合 借助拼音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古诗(1) 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2)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自读情况 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1)出示“三”、“十” 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 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2)出示“台”、“六”、“花” 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3)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

3、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4)(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5)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6)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1、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

4、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2、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3、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理解品读第一、二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板书:烟村)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理解品读第三、四

5、句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这就是“亭子,也叫亭台”。(板书:亭台)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出示图片:亭台 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板书:花) 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4、同桌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5、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6、6、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出示全诗,配乐齐读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短句朗读)如截图: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背诵)小结: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

7、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五、扩展活动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十个数字,请大家读一读。咏雪 郑板桥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注:(强调“不”的读音)小池 江南一、导入新课:1、 阅读教材,听老师朗诵欣赏小池 江南,跟读、模仿读诗文。2、 看诗文画面欣赏理解诗文内容:(1)小池写了什么?泉水、树荫、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画面。(2)江南是怎么写莲花和水中的鲁的?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塘的东、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变化生动传神地描摹出 鱼戏莲戏水的动态。(3)告诉孩子莲花、荷花是同一种花。两首诗写的都是荷花,让孩子仔细读一读,

8、在描写上的有什么时候不一样?(4)请孩子找到诗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师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读出来。 小池:蜻蜓、荷、荫 江南:采莲根据偏旁给字归类:蜻蜓、荷、荫、莲(5)教师小结“蜻蜓”是“虫”字边的字,“虫”字旁字都与昆虫有关,请孩子说说还认识哪些“虫”字旁的字。教师将孩子说出的字写出在黑板上,引导孩子认读。(6)“荫”和“荷”是“艹”字头的字,“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孩子说说还有哪些字是有“艹”字头。教师将孩子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孩子认读。三、教师带领孩子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背诵古诗。 四、活动结束。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江南江南可采莲,

9、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献,鱼戏莲叶北。悯农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同情农民。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1听老师范读。2读给同伴听。3读给老师听。

10、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朗读停顿参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采用多种形式抽背。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1、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漂亮。2生生、师生交流,教师范写。3学生书空,自己写。4评价。(1)自评:在你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下画颗星,以表鼓励。(2)互赏、互评。抽生上台展示,评好在哪儿。九、教师推荐古诗,欣赏古诗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2出示李绅另一首悯农诗,小组讨论学习,熟读成诵。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3课外你还读过哪些诗?全班交流。登 鹳 雀 楼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吟诵诗文,理解诗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呵!小朋友们可真精神啊!谁愿意给老师背首古诗听听? (通过背古诗,以旧引新)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1、揭题,介绍鹳雀楼师:这座楼叫鹳雀楼

12、(板书:鹳雀楼)。因为有一种鸟叫鹳雀,在它们飞累的时候经常到这座楼上休息,所以人们就称这座楼叫鹳雀楼,本来鹳雀楼并不出名,因为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出名。登上这座楼,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水。可惜,后来被黄河水冲没了,但是诗人的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和诗人一起登楼赏诗吧!(板书:登) 2.读通诗文(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生读、齐读。 3.读懂诗意师:同学们,听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好吗?在老师读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看着老师,用心去聆听一下这首诗,想象一下你仿佛

13、看到了什么?好吗?(教师配乐范读古诗)提问:(1)听了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除了看到太阳落山,你还看到了什么?(指生说)(3)见过黄河吗?师:同学们,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有时汹涌澎湃怒气冲天,有时风平浪静和蔼可亲,她那弯弯曲曲的身体流啊流,最终流入哪里?(大海)齐读: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谁自己来读读这句诗?(指生读,老师评价)师:站在鹳雀楼上,看着美丽的夕阳西下(齐读:白日依山尽)看着流入大海的黄河水(齐读:黄河入海流)真像是在欣赏一幅奇妙的画,我真不想走啊,因为我还想看到比这更美,更远的景色,我掂起脚,伸长脖子,还是看不到,怎么办呢?给我想个办法吧!指生说,读后两句诗。师:现在

14、谁来登高望远呢?指生读。举例讲解登高望远的内在含义。小结:是啊!如果我们想要看的更远,就必须登的更高,因为登高才能望远,在这里诗人也告诉了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收获,就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大家说对吗?来让我们再一次读这两句,把它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中吧!读师:同学们,诗人用了短短的二十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还告诉了我们一个登高望远的道理,这让我不仅想再一次来读这首诗。(齐读)三.巩固练习 1.教唱古诗师:同学们读的真好,现在老师特别想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想听吗?(1)老师范唱两遍,学生听;(2)老师教唱古诗;(3)拍手唱。 2.吟古诗师:古诗被你们唱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诗不仅

15、读得要好,而且还要会吟,要吟出是的韵味来。什么叫吟呢?半唱半读就叫吟。自己先练练,(自由练习)谁来试试?(指生吟古诗,老师调空并讲方法和示范) 3.舞古诗师:同学们可真棒啊,把这首诗吟得那么有韵味,老师想再送大家一支舞,好吗?(教师范舞古诗,学生看),想让你们的手脚也动起来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舞起来吧! 4.背古诗师:同学们舞的真好看,像一个个小小的舞蹈家,那现在我来考考咱们的舞蹈家,谁能单独站起来不看大屏幕边背边舞呢?(指生边背边舞)男女比赛背古诗,齐背古诗四.小结课堂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祝贺你们今天又学会了一首古诗,其次,老师还要谢谢大家这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希望以后你们会更棒!清平乐村居教学过程(一)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