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07101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31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XX-XXX 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征 求 意 见 稿) 2 前 言 橡胶沥青路面是一种新型环保路面,具有耐久、防滑、排水、降噪的优点, 同时能大量消耗废旧轮胎,实现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为此,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道路橡胶沥青 路面技术规程任务书建标2012第 1-22 号要求。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 公司联合有关单位进行了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的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通过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针对目前橡胶沥青路面建 设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最新规范和研究成果。 总结了重庆市

2、乃至 国内在橡胶沥青路面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成功经验,编制了本规程。并以多 种方式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审查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橡胶沥青路面材料要求;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层与混 合料设计、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以及验收等。 在使用过程中,未尽事宜可参考颁布的现行城市道路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 主编单位: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智翔铺道技术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 主要起草人: 审查人员: 1 目 录 1 总则总则 . 1 2 术语、符号

3、术语、符号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2 3 材料材料 . 3 3.1 一般规定 . 3 3.2 技术要求 . 3 4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层与混合料设计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层与混合料设计 . 6 4.1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6 4.2 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 . 6 4.3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7 4.4 橡胶沥青混和料技术要求 . 8 5 施工及验收施工及验收 . 9 5.1 一般规定 . 9 5.2 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 9 5.3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 13 5.4 工程验收 15 本规程用词说明本规程用词说明 . 16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 . 1

4、7 1 1 总则 1.0.1 为适应橡胶沥青在城镇道路使用的需要,规范橡胶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 统一橡胶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交通环 境和材料特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或改建城镇道路橡胶沥青路面的设计、 施工与验收。 1.0.3 橡胶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未尽事宜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废胎胶粉 waste tire crumb rubber 指废旧汽车轮胎经过粉碎得到的具有一定细度规格的胶粉,又简称橡胶粉。 2.1.2 目数 mesh number 指橡胶

5、颗粒粗细标准。目数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反之,则越粗。 2.1.3 橡胶沥青 asphalt rubber 指将橡胶粉加入到沥青中,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充分搅拌发育等工艺而得到的 一种改性沥青。 2.1.4 湿法工艺 wet process 指将橡胶粉和沥青加工成橡胶沥青后, 再与矿料拌合成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 产工艺。 2.1.5 橡胶沥青混合料 asphalt rubber hot mixture 指采用橡胶沥青与矿料按一定比例拌和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当摊铺碾压成 型后,又称为橡胶沥青混凝土。 2.1.6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asphalt rubber stress absorbing membr

6、ane interlayer 是指采用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在橡胶沥青上撒布一定量的碎石形成的一 种应力吸收层结构。 2.2 符号 CRM橡胶粉或废轮胎橡胶粉 AR橡胶沥青 AR-AC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 AR-SMA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AR-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3 3 材料 3.1 一般规定 3.1.1 橡胶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必须进行现场质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1.2 橡胶沥青路面集料的粒径选择和筛分应以方孔筛为准。 3.2 技术要求 3.2.1 加工橡胶沥青的基质沥青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的 70 号(A级) 沥青,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

7、表 3.2.1 基质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0.1mm 6080 T0604 延度(5cm/min,15) ,不小于 cm 100 T0605 软化点(R 当用于表面层混合料时,中粒式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为 4%,细粒式混合料的设 计空隙率为 5%。 4.4 橡胶沥青混和料技术要求 4.4.1 结合现行路面设计规范、我国交通荷载水平,以及橡胶沥青路面的实际高 温性能,根据道路累计标准轴次(万次/车道)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标准划 分为两个等级,见附表 4-1。该表用于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技术要求的等级 划分。 附表附表 4-1 交通等级划

8、分交通等级划分 交通等级 BZZ-100KN 累计当量轴次 Ne(万次/车道) 中、轻交通 1200 重交通 1200 4.4.24.4.4 由于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了一定比例的橡胶粉,在高温生产条件下, 橡胶粉在混合料中即存在于沥青的反应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填充作用,因此,橡 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与一般沥青混合料有一定差别,需进行专门研究。对与 橡胶沥青混和料的技术要求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在用于表面层时,需满足相应的构造深度的要求。 28 5 施工及验收 5.1 一般规定 5.1.3 橡胶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橡胶沥青粘度大,一般要求在气温较高条件下施工, 否则压实度难

9、以保证。但有时无法避免低温季节施工,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适当 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对运料车进行覆盖保温等措施。 5.1.4 在大面积铺筑橡胶沥青路面前, 应选择 200m300m 的试验路段, 进行橡胶 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及试压验证。试验路应开展以下工作: 1 确定拌合温度、拌合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2 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3 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 4 检测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重新 铺筑试验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1.5 本条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具体应用经验总结,给出了橡胶沥青路面施工 各阶段温度要求。

10、由于采用橡胶粉加工的橡胶沥青粘度大,保证较高的施工温度 成了施工最重要的技术关键。如果温度不够,混合料不能拌合均匀,摊铺无法平 整,碾压不可能达到压实度,橡胶沥青整体施工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5.2 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5.2.1 为保证橡胶粉的质量满足橡胶沥青拌合要求, 本条提出了橡胶粉的存储要 求。 5.2.2 橡胶沥青生产设备按流程,可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类型。连续式橡胶 沥青设备的工艺特点为橡胶粉和沥青连续计量, 并连续不断地在橡胶沥青拌合装 置中进行拌合,拌合好的橡胶沥青成品又连续不断地从拌合装置进入反应釜。间 歇式制备橡胶沥青的工艺特点为基质沥青与胶粉分批计量, 加入橡胶沥青拌合装

11、 置中进行拌合,然后将拌合好的混合物输入橡胶沥青反应釜,接着进行下一批料 的拌合,形成连续不断的循环作业。结合两种工艺流程,采用用间歇式生产橡胶 沥青更加适应路面施工实际情况。 根据我国橡胶粉的情况和使用基质沥青的品质。 本规程提出橡胶沥青加工条 件为:将基质沥青温度加热到 180-190。加入规定的橡胶粉,在规定温度下反 29 应 45-60 分钟。 橡胶沥青的生产一般采用现场加工方法,当由于客观因素(如下雨,拌和机 故障) ,不能及时使用时,就涉及橡胶沥青的储存问题。美国各州对储存温度及 时间、容许再加热次数、再加热的措施等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California 规定在加工完成后四小时内

12、使用,当温度低于 190时,需要再 次升温,容许两次加热循环。要求再次升温后的橡胶沥青满足所有指标,如不满 足,需要加入少量胶粉(10%) ,再次反应 45 分钟。 Arizona 要求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橡胶沥青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 163 -191。 不容许在这一温度下保持 10 小时, 如超过 10 小时应冷却到 163以下, 使用前,再升温,并只容许一次循环。不容许在 121以上保持 4 天。 Texas 要求橡胶沥青在 177以上储存不应超过 8 小时。如超过 8 小时,在 使用前应检测粘度是否满足要求。 Florida 不容许在 175以上保存 6 个小时。 南非规定,橡胶沥青在加工

13、完成后,使用前要储存 4 小时,对于添加延展油 的储存温度在 160以上,未添加延展油的储存温度 190以上。 根据我国的工程经验,橡胶沥青原则上应在 24 小时内使用完毕。当由于不 可抗力,确需临时存储时,应将橡胶沥青的温度降到 145-155范围内存储,存 储时间一般不超过 3 天。在存储期间应检测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当经过较长时 间存储,再次使用前,应检测橡胶沥青的指标,不满足技术要求的不予使用。橡 胶沥青的主要检测指标为粘度。 5.2.3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能够承受由于 下承层的水平位移引起的拉应力或拉应变,阻止下层裂缝尖端延伸至上面层,可 以有效延缓

14、裂缝的产生,同时形成的富油层起到较好的防水渗作用。 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开展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研究和铺设工作, 在材料 用量上各有不同,尤其是碎石用量,有的认为应该满铺,但也有的认为不需要满 铺。结合工程实际运用,通常以撒布率 70%90%为宜。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中橡胶沥青技术要求与橡胶沥青混合料要求一致。 对于 橡胶沥青的用量, 当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于旧路面与加铺路面之间或者半刚性 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时,橡胶沥青用量宜取推荐用量的上限;当用于桥面或者隧 道路面时,橡胶沥青用量宜取推荐用量的下限。 撒布碎石后的稳压有利于橡胶沥青与碎石的结合, 稳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可避 30 免碎石压碎。为

15、减少粘轮,胶轮压路机可在胶轮预先涂刷隔离剂。 同步碎石封层车可将沥青结合料的喷洒和骨料的撒布同时进行, 使沥青结合 料与骨料之间有最充分的接触,以达到它们之间最大限度的粘结度。与常规先撒 沥青再撒碎石的工艺相比, 同步碎石封层缩短了喷洒粘结剂与撒布骨料之间的时 间间隔,使骨料颗粒能更好的植入粘结剂中,以获得更多的裹覆面积。其更容易 保证粘结剂和石屑之间稳定的比例关系,提高作业生产率,减少了机械配置,降 低了施工成本。为保证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质量,加强现场质量控制,橡胶 应力吸收层宜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进行一体化施工。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 中间不开放交 通,

16、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碾压施工完成 3 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 宜超过 25km/h。 5.2.4 橡胶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高等级道路宜 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 连续式拌和机使用的集料必须稳定不变。 当从多处进料、 料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得采用连续式拌和低于机。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控制在:石料的加热温度 190-210,沥青的加 热温度 175-180。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不应低于 50 秒,其中干拌时间不 宜小于 15s。 到达施工现场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温度是运输控制的关键之一, 因而混合料的 运输应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和天气状况采取相应保温、防雨措施。 由于橡胶沥青中胶结料含量较高,为防止橡胶沥青粘结橡胶轮胎,橡胶沥青 混合料施工一般多采用钢筒式压路机, 压路面选型上宜采用带有高频率低振幅的 双钢轮压路机,并配备能满足施工需求的压路机。 但在实际施工时,也会遇到钢轮压路机数量或吨位不足,导致现场压实度难 以达到,空隙率偏高,渗水系数过大的情况,对此,可以采用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