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805455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以及对颈部靶区勾画的意义,胡超苏 王孝深 应红梅 何霞云 吴永如 冯 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前言 颈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鼻咽癌IMRT 颈部靶区勾画的探讨,1. 放射治疗的地位,放射治疗仍然是治疗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模式:、期单纯放疗,、期放化疗综合治疗 IMRT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周围关键器官剂量,最适合应用到鼻咽癌,1. IMRT 的要求,不仅准确勾画GTV,而且要准确勾画CTV (鼻咽原发肿瘤CTV和转移淋巴结CTV) 鼻咽癌淋巴引流丰富,淋巴结转移概率高,首诊患者6090有转移 所以找出淋巴结转移规律对靶区勾画十分重要,What is the ta

2、rget?,研究目的,找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分部规律 探讨颈部靶区的勾画,2 淋巴结转移的分部规律,2.1 材料和方法,2003年7月2003年12月,259例初次治疗的、病理学证实的鼻咽鳞癌患者, 男性196例,女性63例 男女比例约为3.1:1 年龄范围1278岁(中位年龄47岁,平均年龄49.5岁) 82例患者行颈淋巴结穿刺证实为转移性鳞癌。,淋巴结的区域评价,根据RTOG 2003年6月制定的分区准则(具体参照表1)来确定LN的位置,如果超越边界,则根据LN大部分所在的区域确定。,RTOG分区,RTOG meeting,June26-29,2003 at Delta Center-vi

3、lle, montreal, Canada,retropharynx,上 颅底 下 舌骨体上缘 前 腭帆提肌 后 椎前肌肉 外 颈内动脉内缘 内 中线,上 C1上缘 下 舌骨体下缘 前 颌下腺后缘 后 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 胸锁乳突肌内缘 内 颈内动脉内缘,Level II,上 下颌骨 下 舌骨体 前 颈阔肌 后 舌骨体 外 二腹肌,Level I a,上 颌下腺上缘 下 舌骨体 前 颈阔肌 后 颌下腺后缘 外 皮肤、颈阔肌 内 二腹肌前腹,Level Ib,上 舌骨体下缘 下 环状软骨下缘 前 胸锁乳突肌前缘 颈阔肌 后 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 胸锁乳突肌内侧 内 颈内动脉内缘 头夹肌、肩胛提肌,

4、Level III,上 C1下缘 下 颈横血管 前 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 斜方肌前缘 外 颈阔肌、皮肤 内 肩胛提肌、夹肌 对于NPC,下界是Ho三角,Level V,上 环状软骨下缘 下 胸锁关节上2cm 前 胸锁乳突肌 前缘皮肤 后 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 胸锁乳突肌内侧 内 颈动脉内缘、斜角肌,Level IV,上 甲状软骨下缘 下 胸锁关节上2cm 前 皮肤、颈阔肌 后 气管食管间 外 甲状腺内侧、皮肤,Level VI,RTOG分区的DRR,诊断标准,无论LN直径大小,存在中心坏死。 LN成簇分布 (3,直径接近1cm, 或者1cm)。 单个LN,圆形,横径大于1.0cm。 对于临床能够触

5、及到的LN,质地坚硬。 咽后LN:除了 外,再加下列一点:LN与鼻咽原发肿瘤或者正常组织之间存在低密度的脂肪间隙。,a LN直径1cm, 但有中心液化坏死,认为是转移,咽后肿块认为肿瘤外侵导致,不属于咽后淋巴结转移(没有低密度的脂肪间隙),咽后淋巴结转移,存在低密度脂肪间隙,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存在中心坏死,右侧咽后LN转移,直径1cm,左侧咽后LN直径1cm,认为不是转移,LN成簇分布,圆形LN,直径1cm,LN非圆形,而且触诊质地柔软,不属于转移,II a,II b,2.2 结果,259例患者中,218例(84.2)存在淋巴结转移 65例仅左颈转移,60例仅右颈转移,93例(35.9)双颈

6、转移。,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总体分布示意图,耳前0.9 咽后72.0,特别说明,6例b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同侧的a、 b、 和都广泛存在淋巴结转移,而且b、 淋巴结已经融合,最大径大于6cm 其中2例(0.9)同时伴有耳前淋巴结转移,而且B和的淋巴结已经融合,直径大于8cm 。 C1层面上没有独立的LN转移,跳跃性转移的评价,以舌骨体和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为界,将颈部划分为上、中、下3个区组, 第1组包括a、b、a、 b、咽后 第2组包括、的上部和的上部 第3组包括、的下部和的下部,跳跃性转移概率,137例(62.8%)发生单一区组转移, 第1组135例(61.9) 第2组2例(0.9) (区上部)

7、 第3组0 81例(37.2%)发生多区组转移 第1第2组: 55例(25.2) 第1第3组: 3例(1.4) 第2第3组: 0例 23例(10.6)同时累及3个组 跳跃性转移概率0.91.42.3,T分期和各区淋巴结转移总数之间的2检验结果,T分期 n. b a b 咽后 T12 214 5 101 162 70 18 56 132 T34 45 1 14 30 8 2 9 25 2 .002 .657 1.582 3.681 .821 .753 .585 P值 .963 .053 .208 .051 .365 .386 .445,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没有明显相关性,转移规律,淋巴结转移按照从

8、上到下,从近到远的规律发展,很少跳跃性转移(2.3) 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没有明显相关性,3 转移规律对颈部CTV勾画的参考价值,Sham 前瞻性研究271例NPC的LN分布,204例(75.3)存在转移, 54例(26.5)单纯右颈, 70例(34.3)单纯左颈, 80例(39.2)双侧转移,Sham JS et al.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0, 19(4): 929-933.,右颈 左颈 II 128/134(95.5%) 143/150(93.5%) III 83/134(61.9%) 88/150(58.6%) IV 23/134(17.2%

9、) 21/150(14.0%) V 59/134(44.0%) 66/150(44.0%) Ib 20/134(14.9%) 16/150(10.7%) Ia 0 0 锁骨上 14/134(10.4%) 12/150(8.0%) 耳前 0 1/150(0.7%),跳跃性转移概率,右颈 左颈 1个区 上 42/43(97.7%) 53/58(91.4%) 中 1/43(2.3%) 5/58(8.6%) 下 0/43 0/58 2个区 上中 55/59(93.2%) 65/67(97.0%) 上下 3/59 (5.1%) 1/67(1.5%) 中下 1/59(1.7%) 1/67(1.5%),对颈

10、部靶区确定的指导意义,明确触诊到LN,照射野可以外放一个引流区 LN不确定,可以外放2个引流区,150例No鼻咽癌上颈部放疗后颈部复发和转移的情况,颈部复发转移部位 复发转移例数 % 上颈照射野内 3 2.0 下颈未照射区 2 1.3 先有鼻咽复发后有颈复发 4 2.7 合计 9 6.0,IMRT颈部靶区范围,影像学No: RP, bilateral II a, II b, III, upper V 咽后(): RP, bilateral II a, II b, III, upper V 单侧():()侧全颈,RP ()侧RP,II a, II b, III, upper V 双侧(): 双侧全颈,RP,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