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早和房速.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92031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37.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早和房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房早和房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房早和房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房早和房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房早和房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早和房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早和房速.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方丕华,内容,一、房性早搏 (一)定义 (二)早搏的分类 (三)早搏的机制 (四)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二、房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二)发病率: (三)房速的机制 (四)局灶性AT的临床表现 (五)AT的分型 (六)心电图诊断 (七)常见起源部位的房速 (八)房速的鉴别诊断 三、心房扑动 (一)定义 (二)房扑分类 (三)机制 (四)房扑的体表 ECG (五)AF的心内电图 (六)射频消融 四、房速和房扑的鉴别诊断,一、房性早搏,(一)定义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亦称“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早

2、搏是指在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心脏某一起搏点比基本心律提前发出激动,过早地引起了心脏某一部分或全部发生除极。早搏的基本心电图特征是较基本心律提前出现的QRS-T波或P(P)-QRS-T波,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代偿间期。根据早搏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起源于心房的过早搏动,称为房性早搏。在多类早搏中,以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最高。Holter监测显示,正常人群中房性早搏发生率7090,大多数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房性早搏是偶发的,24小时Holter监测房性早搏总数不超过100次,也有少数特发性房性早搏数超过13万次,占心搏数目的1030,左房扩大、心房肌缺血、心房内传导障碍

3、、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的早搏可为频发、多源、形成房性早搏二、三、四联律。,(二)早搏的分类 1根据房性早搏形态分类 (1)单源性房性早搏; (2)多形性房性早搏; (3)多源性房性早搏 2根据房性早搏多少而分类 (1)偶发房性早搏5次min; (2)频发房性早搏6次min; (三)早搏的机制 (1) 房性起搏点自律性增高; (2)心房内折返; (3)触发活动 (四)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1、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 0.12 s。 3、房性P波后可以继以一个正常或变异(差异传导)的QRS 波群,也可以不继以QRS波群(房早未下传)。 4、多数伴不完全性代偿间歇。,窦性心律:

4、P波在、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房性早搏 1.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 0.12 s。 3.房性P波后可以继以一个正常QRS波群。 4.多数伴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性早搏,房早伴差传(RBBB+LAH),房早二联律,未下传,窦性心律68bpm,第5个QRS波群后,RR间期明显延长,长RR间期基本节律RR间期的2倍,并连续出现3次以上,导联清楚可见每个QRS后T波增高伴切迹,其中埋有异位P波,二、房性心动过速,(一)定义 房速可分为局灶性和大折返性房速. 局灶性AT 指心房激动起源于非常小的区域 (focus) ,由此向外呈离心性传导,而且在心动周期中没有

5、其他重要部位的心内膜心动 大折返性AT中,折返激动常围绕一个较大的中心障碍区,其直径通常有数个厘米。在这个折返环路中,整个心房激动周期都能记录到电活动。这包括典型房扑和其他一些右房或左房的大折返房扑。 (二)发病率: 0.34%0.46%,占成人电生理检查患者的5-15%,年青人主要是自律性AT,老年人主要折返性 AT更常见,. Saoudi N, et al. Eur Heart J 2001;22(14):1162-82,(三)房速的机制,自律性增高:(1)仅能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2)程序刺激不能诱发或终止;(3)超速起搏可暂时抑制AT;(4)心得安可以终止所有AT;(5)腺苷、双嘧达莫

6、、维拉帕米、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和腾喜龙不能终止任何AT;(6)单相动作电位不能纪录到后除极。 触发机制: (1)心房起搏可以反复诱发AT,而且依赖于心房起搏的周长达到某一关键的范围;(2)刚好在AT发作前,单相动作电位能纪录到后除极,(3)程序刺激可以重复终止AT;(4)可以被超速抑制或超速终止;(5)腺苷、双嘧达莫、维拉帕米、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和腾喜龙能够终止所有AT。 折返机制: (1)程序刺激能重复诱发或终止AT;(2)符合显性或隐匿型拖带;(3)诱发早搏和AT的第一个心搏的间期与心房起搏的联律间期呈相反的关系;(4)腺苷、双嘧达莫和维拉帕米可以终止大多数

7、的AT。,(四)局灶性AT的临床表现,局灶性AT的心率:通常是130-250bpm 也可以低至100BPM,或高至300bpm 年青人一般AT的心率较快,婴儿可以高至340bpm 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起源于界嵴AT,其P波形态可近似于窦性P波 症状可出现在任何年龄,大多数发病在10-39岁之间常见症状:心悸、头晕、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和晕厥等 诊断主要靠常规心电图,少数阵发性AT的诊断需要Holter 或植入型Holter(loop),(五)AT的分型 短暂阵发性AT :阵发性指持续时间短,同时其频率较低 持续性AT :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大于30秒 3. 无休止AT: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完全是

8、或基本上是异位的房性心律或偶有窦性心律出现 (六)心电图诊断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与窦性P波不同的异常P波,始终形态不变,心房率一般在100-180 bpm。 2PP间期常不规则,心动过速前几个周期呈进行性缩短的温醒现象,直至稳定状态。 3房速无须早搏诱发,如有早搏插入,不能使心动过速终止,反而频率加快。,女、16岁,左房房速;频率:125bpm(480 ms);部位:左房侧壁 ECG:I ,aVL: P波负向;III,V1 : P波正向,表现为房扑图形的局灶性房速(起源于左房),房率250bpm ECG: aVL :P波负向,V1,下壁导联正向,(七)常见起源部位的房速,界嵴 冠状静脉窦口

9、 房间隔 三尖瓣环 二尖瓣环 左、右心耳 肺静脉,1. 界嵴,起源于界嵴的AT: P波形态介于窦性心律和附近部位房速的P波形态之间。 有温醒现象。 A:AT B: 窦性心搏,温醒现象,2. 冠状静脉窦,等电位成分,起源于CS 窦口的AT 温醒现象和P波电轴向上排除窦速 无固定的R-P关系排除AVRT和AVNRT 等电位现象常见于起源于CS窦口和间隔的AT,起源于左房间隔AT:在V1上P波初始负向,与起源于主动脉-二尖瓣连接部和CS口的AT相似,起源于左心耳AT:与起源于左上肺静脉的AT的P波形态相似,即下壁导联和V1上P波正向、宽、而且有切记。I导联上P波更负,3. 左房间隔,4.左心耳,起源

10、于三尖瓣环的AT:其P波在胸前导联上呈负向,而且有顿挫; 起源于TA下部的AT,其P波在下壁导联呈负向; 起源于TA上部和RAA的AT,其P波在下壁导联呈低幅度的正向波 RAA和TA上部的AT的P波形态相似,因为两者部位相邻。,8. 起源于肺静脉的AT,起源于左侧肺静脉的AT的P波在下壁导联和V1导联上呈现切迹,而且V1导联上P波较宽,I导联上P波呈等电位线或负向。 下壁导联上高幅度P波提示起源于上肺静脉,下壁导联上低幅度P波或等电位线提示起源于下肺静脉,,9. 无冠窦起源的房速,LSPV-AT,RSPV-AT,LA 顶部 AT,局灶性房速举例,靶点,RFCA,5sec AT终止,RSPV 局

11、灶性AT,如何识别P波?,左房间隔AT 当P波重迭于T波之上时很难识别其形态 心室起搏有助于将P波从T波中分离 也可以刺激迷走神经或静注腺苷来显现P波,(八)房速的鉴别诊断,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 不典型AVNRT(FS型,SS型)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永久性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PJRT):,无休止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PJRT)由Coumel于1967年首次报道。,心电图特征: (1)少见:占PSVT的1%,旁路所致心动过速的2.2%; (2)主要见于儿童及年青人; (3)RPPR,心动过速具有不间断无休止的特点 (4)心动过速频率100200次/分; (5),

12、在II III aVF 导联为负向波,呈逆行P波; (6)QRS波窄,呈室上性; (7)QRS 与P呈1:1的关系; (8)多无器质性心脏病,长期可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 快-慢型(F-S):心动过速时,激动由快径前传、慢快径逆传形成折返,形成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上呈R P PR间期。这一型较少见,约占5%左右,3.慢-慢型(S-S):患者有2条或2条以上慢径,心动过速时,激动由一条慢径前传、由另一条慢径逆传,形成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这型临床很少见,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特征与快-慢型一样,呈R P PR间期。只有行电生理检查才能鉴别快-慢型和慢-慢型。这一

13、型亦较少见,约占5%左右。,4.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1)由连续3个以上的窦性期前收缩组成的心动过速:频率为100160次/min,平均为130次/min。 (2)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相同或相似。 (3)P-R间期的长短与心动过速的频率有关。但通常大于0.12s,小于0.20s。 (4)R-P间期P-R间期。 (5)心动过速终止前P-P间期可突然延长。(6)心室率规则也可不规则。 (7)心动过速呈阵发性。 (8)房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 (1)适时的心房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2)可有明显的、较宽的诱发窗口。 (3)可反复重复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14、 (4)迷走刺激可终止心动过速。 (5)心动过速的诱发与房室传导延缓或房内传导延缓无关。,三、心房扑动,(一)定义 西氏内科学定义:房扑的心房率为250 -350 bpm(300 bpm是最常见的), 典型房扑在II, III, aVF导联上表现为负向锯齿波,心房激动在右心房沿着固定的径路传导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1st Edition) 心脏病学定义:房扑现在认为是一种大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 典型房扑 (有时称为I型房扑) 是右心房内的折返性心律失常,其折返环局限于三尖瓣环为前缘、界嵴和欧氏嵴为后缘的径路中。 (Heart Disease, 6th E

15、dition , Eugene Braunwald M.D.,),1. 典型房扑,典型 AF (逆钟向),2. 不典型房扑,不典型 AF (顺钟向),(二)房扑分类(1),1979年 Wells 提出I型 和 II 型分类 Circulation 60:665-673,1979 I型: 房扑可被快速心房起搏终止, 心房率为240-340 bpm. 包括: 典型、不典型 AF和围绕心脏手术切口折返的AF II 型 :不能被快速心房起搏终止,心房率为340-430 bpm,分类 ECG 特点 折返环 典型 AF 逆钟向 负向房扑波 RA大折返, 下腔三尖瓣环峡部 (II III aVF) 250-

16、350 bpm 顺钟向 正向房扑波 折返环与逆钟向AF 下腔三尖瓣环峡部 (II III aVF) 相同,但绕TA方向相反 不典型AF 可变化 频率快于典型AF 不清楚 (PV,CT?) 切口折返性 可变化 先心病修补术后 常累及手术疤痕 AF频率取决于折返环 的传导速度和长度 From Jeffrey E.Olgin Cardiology Clinics 15:677-688,1997 ,(二)房扑分类(2),峡部依耐性(Isthmus Dependent ) 顺钟向( Clockwise ) 逆钟向( Counterclockwise ) 双环( Double wave ) 下环( Lower loop ) 非峡部依耐性(Non-Isthmus Dependent ) 上环( Upper loop ) 瘢痕性( Scar ) 界嵴( Crista terminalis ) 左房房扑(Left Atrial F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