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92025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无极而太极a) “无极而太极”是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用以描绘宇宙生成的基本观点。对此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自无极而为太极”,即无极生成太极,太极分阴阳生成万物,类似于老子的思想;二是朱熹的正统解释,“太极无形而有理”,即无极是太极的性质,太极才是宇宙的本原和本体。2. 立人极a) “立人极”是周敦颐提出的观点。“立人极”即人道彰显的过程,即圣人为百姓制定礼乐制度,伦理纲常为其行为准则,指明修养工夫和最高境界作为其追求的理想和目标。3. 太虚即气a) “太虚即气”是张载在正蒙中提出的对世界本原的观点,他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本原,“太虚”是气的本体,气聚为有形即为万物,散为无形即为“太

2、虚”。4. 一物两体a) “一物两体”是张载提出的命题,意思是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对立实际上是合作,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从而,万物都包含有以阴阳为基础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如虚实、动静等。5. 心统性情a) “心统性情”是宋明理学家用语。以张载、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性是理,性体情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够主宰性情,即心能够将性的仁义礼智转化为发用的道德情感,落实到日用实践。但同时,情的泛滥则是心的放肆和失职,故主张通过“主敬涵养”和“格物穷理”的为学修养功夫,做到“尽心”、“复性”,为“心统性情”创造先决条件。6. 民胞物与a) “民胞物与”是张载提出的命题,由于天地万物都是由

3、气化生,禀同气而成性,万物在根本上都是平等的,从而,天地父母、百姓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应该以“不忍人之心”推及一切人和物。同时,张载借此强调,为官应该为民父母,对百姓无微不至。7. 知行合一a)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体,朱学的“知先行后”客观上将知行分离,造成1.只知不行2.恶念发动而不去制止,进而导致行有不善,王阳明的立言宗旨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知行合一”的方面去理解,强调知和行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8. 王门四句教a)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

4、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9. 理势合一a) “理势合一”是王夫之提出的观点。就自然来说,势是阴阳感动生成万物之不可逆的趋势,理则是阴阳感动生成万物所依据的法则;就历史来说,势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理则是由势之必然如此体现出

5、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二者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相互统一、不可分离的:理只有通过势才得以体现,势只有在理的作用下才得以存在。10. 能知故善a) “能知故善”是用以概括焦循的人性论的说法。焦循认为,人禽之别在于能不能知,能知则善,不能知则不善。知则智,智则知宜不宜,宜不宜即义不义,义不义即利不利。因此,能知就能知利,从而能够“变通以尽其利”,而焦循又以利为善,因此能知故善。11. 冲决网罗a) “冲决网罗”是谭嗣同提出的观点。谭嗣同认为,“仁”即“以太”,是天地万物之源之本,“仁”的根本属性是“通”,“通”则平等,应取消一切的等级制度与差别对立。而儒家的纲常名教使人与人之间“塞”而不通,

6、因此,要打破这一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冲决网罗”,即否定从利禄到君主、伦常、宗教的一切网罗,只保留朋友一伦,从而达到“仁-通-平等”的完全平等的社会。12. 俱分进化论a) “俱分进化论”是章太炎在民报的俱分进化论一文中集中阐释的观点。他认为,由于真罔固有,审善和审恶与生俱来,审恶只能通过顿悟消除,无法通过进化消除。因此,人类的发展并非完全向善,而是善恶、苦乐双方并进的进化。13. 分析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观点的异同a) 格物致知是大学八条目之中的为学之方,朱熹和王阳明对此都十分重视。b) 两人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有两个共同点i. 一是两人的物都是事,都是主体行动、道德实践,而非客观实在之物

7、。ii. 二是两人的格物致知的过程都是知行的过程,二者都强调知行不能分离、不可偏废。c) 两人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也有很多不同i. 首先,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穷理。格物致知的先决条件是理一分殊,即万事万物之理都是天理的体现,万事万物之理都是一理,物之理即是心之理,“格事物之理”也就是“致本心之知”。因此,朱熹主张在行事的道德实践之中体悟事物的道理,以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境界。ii. 王阳明认为,格物即是正心。他以“岩中花树”的例子在形容物与心的关系,即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花此时只是一个抽象概念;看此花时花时,花才与我一同明亮起来,花才真正进入人的世界中。在这个

8、意义上,物的存在状态都由人心所观照,物的存在意义都由人心论断,因此,格物也就是格心中之物,格物就相当于正心。是一个为善去恶的过程。iii. 其次,朱熹认为格物是要穷尽事物之理,只有通过一日一件进行格物的积累,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从认识个别之理上升到体悟万物普遍之理。iv. 王阳明认为,物是格不尽的,只向外求理,而不往返于内心,不能够豁然贯通,达到对事物之理的体认。v. 最后,朱熹强调“知先行后”,客观上造成知行的分离,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格物和致知都分知行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14. 近现代哲学家对进化论思想的不同主张及意义a)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关于进化论主要有如下几个主张:1.龚自珍

9、的“公羊三世说”及魏源的进步史观;2.严复的“天演论”;3.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 4.孙中山的“突驾进化论”;5.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b) 龚自珍通过改造“公羊三世说”,发展了他的历史进化观。一方面,他认为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都可以划分为“三世”,三世是递进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仍然没有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影响。但是,龚自珍主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提出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等现实主张,给后人继承传统变易观、吸纳西学以发展完善近代进化论思想提供了宝贵借鉴。魏源发扬了龚自珍的变易思想,他提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应“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达到壮大本民

10、族实力、复兴中华抵制外虏之实效。c) 严复的“天演论”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将其扩展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他抓住进化论中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两个根本观点,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严复认为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越是进步,适于生存的人就越是那些最优秀的人,从而,中国应该变法自强,否则将难以摆脱亡国灭种的命运。d) 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是康有为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被他自称源于孔子,孔子口传其弟子,藏于儒家诸经典与史料之中,留待后圣发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普适性解说,其特点有二:一是渐进而非突变,进化没有止境;二是非自然

11、演化、物竞天择。康有为将三世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每一世又可分为三世,如此下去,没有止境。据乱世是多君的君主制,尚无文明;升平世是一君的君主立宪制,达到了小康的水平;太平世是人人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制,达到了天下大同的水平。e) 孙中山的“突驾进化论”一改之前渐进的观点,认为历史发展越快,人类就越文明,因此主张革命而非改良。f) 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认为,由于真罔固有,审善和审恶与生俱来,审恶只能通过顿悟消除,无法通过进化消除。因此,人类的发展并非完全向善,而是善恶、苦乐双方并进的进化。g)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进化论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哲学的变易观与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基础上生成与发展起

12、来的。它的产生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与社会的必然。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为当时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逐渐克服了形而上学的历史循环论、复古主义等弊端,由肯定渐变之进化而飞向主张“突驾”的进化。然而,实践证明,无论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还是革命运动都无法真正改变中国近代外有强敌内有封建势力残存的面貌。时代的发展需要一个更先进、更科学、更优秀的学说体系。于是,中国近代进化论在经历了自身的发展与演变后,开始逐渐退出了时代的视线。可是它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与方法论,指导中国人找到了救亡图存的真理马克思主义。15. 章太炎的人性论与道德哲学a) 章太炎无法认同性善论,因为唯识学的真如本体无

13、善无恶。而人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为改善的。他引入佛教的“种子”和“习气”,认为种子有优劣之分,万事万物由种子构成,但是习气可以改善种子,从而,习气也可以改善人性。b) 章太炎提出审善、审恶和伪善、伪恶的概念,认为由于真罔同源,审善、审恶是与生俱来的,是从觉和不觉中产生的;而伪善、伪恶是从后天的习气中产生的,伪善是以道德当然而为止。伪恶可以通过后天的行为、礼仪消除,但是审恶不行,只能通过顿悟和内证,回到真如本体、圆成实性来消除。c) 由于俱分进化,人类越文明就越恶。d) 由于真如本体“依自不依他”,章太炎尊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e) 在道德哲学上,章太炎吸纳了康德哲学的观点,认为由于真如

14、本体的“依自不依他”,道德在于自我立法和绝对命令而非外在伦理纲常的约束。唯有“大独”才能“无待”,才能达到真自由,从而万物皆平等,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合二为一。16. 乾嘉学派以礼代理(王世光)a) 清代中期,以阮元、教训、凌廷堪等人为代表的汉学家试图教正宋明理学的弊病,提出了“以礼代理”的命题。其中以凌廷堪的论述最为详尽。i. 在理与礼的关系方面,凌廷堪通过考据认为,儒家圣人孔子的学说就是围绕礼而展开的,根本就不谈理,理学家受到佛教的影响,舍弃礼而妄谈理,这与儒家元典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他区分了礼学和理学,认为理虚礼实,礼外无学。从而,在人性论的方面,礼是道德仁义的基础,只有学习礼才能复性。在

15、格物致知方面,凌廷堪认为格物就是格礼,礼是做事的标准。ii. 阮元则认为,朱熹到了晚年也认为礼比理更为根本。iii. 焦循从礼的运用方面来讲礼与理的关系。在他看来,法家出自理官,理官在先秦是负责审理刑事案件的官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以理为根据。根据儒家政治哲学重礼轻刑的传统,应该推崇礼,而不是理,因此,应该根据礼来治理天下,而不应该根据理来治理天下。b) 以礼代理的意义i. 它标志着清初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倡导的学术转型的最终完成。ii. 随着这一学术转型的完成,清代中期的思想家对社会根本问题的关注由内在的精神层面转向外在的制度层面。iii. “以礼代理”说意味着清代中期的思想家已经从理学

16、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狂热中走了出来,更加关注人的具体存在。c) 以礼代理的不足i. 它以礼学取代理学,这就混淆了不同学术系统之间本质区别。ii. 以礼学代替理学,意味着研究领域的缩小,仅仅局限于人文领域。17. 陆王和程朱的知行观的异同a) 朱熹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三方面系统的论证。i. 论先后,知在先:在处理知行关系时,应该从知下手,知后而行,在知与行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和价值上的本末关系。ii. 论轻重,行为重:如果只停留在知,而不去实践,这样没有价值的知,与无知无异,避免了道德沦为理论的空谈。iii. 知行相须:首先说的是知行不可偏废,以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存在着。再者,知行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iv. 这三方面对于他的知行观的整体构建既缺一不可,又互相依存。知行相须,作为统领知与行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