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76262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8.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学前儿童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一、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 (一)随机性和无意性 对幼儿来说,系统的、有计划与有目的的学习还不是一个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多的随机、无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教育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2、为何存在随机性和无意性?,这与幼儿本身的具备的无意注意有很大关系。 幼儿此时的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大部分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因此,看到什么便学到什么,学到什么便养成什么样的行为。,案例,毛毛是幼儿园小班的儿童。一个周末,毛毛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玩。到了爷爷奶奶家,毛毛的爸爸很自然地帮爷爷做事情,妈妈则帮奶奶剪指甲。别看毛毛年纪小,这一切他都看在了眼里。下午,奶奶从外面买东西回来,刚进门,毛毛就主动地帮助奶奶拿拖鞋。奶奶开心得不住地夸毛毛是个孩子。,(二)长期性和反复性 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与行为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反复的体验与练习而形成的,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的特点。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育者需要确立持

3、久和耐心的教育态度。,(三)情感驱动性 情感是幼儿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纽带,儿童常常是因为信任与爱这个世界才愿意参与和学习这世界中新奇的一切,因而,他们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情感驱动性。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育要注意良好情感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 舞。 第斯多惠,(四)实践性 社会学习的内容大多是情意性与操作性的,它们只有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才能成为真知。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育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实践学习的机会,才能使这些知识与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体验。,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一)情感支持原则 (二)生活教育原则 (三)正面教育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五)一

4、致性原则,(一)情感支持原则,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一)情感支持原则,内涵: 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依据: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应用要点: 1、投入积极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关爱;有限制、有要求。 2、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情感共鸣、共情; 以情促知、以情导行。,(一)情

5、感支持原则,(二)生活教育原则,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家庭、社区、幼儿园。,(二)生活教育原则,内涵: 生活教育原则是指要把学前儿童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 依据: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在生活中随时进行的,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二)生活教育原则,应用要点: 1.善于抓生活中的细节 2.长期一贯地坚持 “润物细无声”,内涵: 正面教育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坚持从正面加以引导,通过树立榜样、说服诱导等形式,积极引导儿童辨别是非,掌握正确行为准则的原则。 依据: 幼儿的学习具有模仿性的特点。,(三)正面教育原

6、则,(三)正面教育原则 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 所谓积极的方式,即在希望学前儿童表现出某种举动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学前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 例:教师看到一个学前儿童将剪纸的废纸丢在地上,她可能会制止他,对他说:“XX不要乱丢!把废纸捡起来!”她也可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对他说:“XX,这里有一个纸篓,我们把剪下来的纸丢在里面!”,2.创设积极的环境 积极意义的良好环境应具备的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的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有规则) (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三)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

7、则,3.树立榜样 (1)同伴榜样(主客观条件相似或相近) (2)成人榜样(权威人物) (3)象征性榜样(故事人物) 4.以鼓励表扬为主,(三)正面教育原则,内涵: 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和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 依据: 活动和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四)实践性原则,应用要点: 1.为学前儿童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实践形式:生活实践+游戏) 2.教给学前儿童正确、具体的行为方式 (但不等同为包办代替) 3.允许学前儿童犯错 (形成孩子实践的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四)实践性原则,班里新开了一个活动区,里边放了一些以前没有的玩具。

8、孩子们都被吸引过来,一下子挤进十几个人。不一会儿,争吵声、告状声就传出来了。 “老师,您看看吧!里面人太多了!都没法玩了!” “那怎么办呢?”老师问。 “不能一下子进来那么多人!这里面最多只能进五个人!” “先来的先玩,后来的得有人出去了才能进来!” “我们做了几个挂牌放在活动区门口,谁先来就拿一个挂在脖子上,没有牌子的就不能再进来了。” 孩子体验到没有规则的不方便,理解了规则的必要性,于是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商议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涉及情感态度的学习,都离不开相应的体验。要为幼儿提供充分实践学习的机会,才能使知识与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体验。 例:社会规则的学习

9、。模仿和强化都可能让幼儿表现出符合规则的行为,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形成。理解规则不能靠说教,要以实际体验为基础。,内涵: 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依据: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模仿学习的对象与环境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才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建构。,(五)一致性原则,应用要点: 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 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 3.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力量,(五)一致性原则

10、,佳佳和思思每次午饭过后主动帮助保育员老师打扫卫生,收拾餐具,老师发现后对全班幼儿讲:“你们看佳佳和思思多么积极呀,不怕脏,不怕累,为了保持教室的整洁干净,主动帮助老师收拾餐具,我想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去做的。” 于是,又有一些幼儿也参与到劳动中,很快收拾完毕,孩子们在干净整洁的教师里又蹦又跳。 该案例遵循了哪些教育原则?,思考,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1、陶冶法 2、共情训练法 3、角色扮演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1.陶冶法 内涵: 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

11、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一大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陶冶法的特点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陶情”、“冶性”,是学前儿童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1) 陶冶法利用的是整个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因此幼儿园协同每个成员,步调一致地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温馨和谐、互相关爱、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以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2) 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 (3) 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

12、过多言语说教,案例,小班社会(上学期)有个活动是“花儿好看我不摘”。这个活动针对低幼儿童对喜爱的东西喜欢自己拥有的特点,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懂得爱护花草,不随意采摘、践踏花草。这个活动把幼儿带人幼儿园花园内,让幼儿置身于蓝天、春草、绿树鲜花环境中,感受到花美、草青、树绿的美。大自然环境美使幼儿心中激荡起爱的情感,由“爱”生“护”的情感,懂得爱护花草,不采摘花儿,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案例,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国戏京剧”,是通过磁带听赏京剧、通过录像观赏京剧,让幼儿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音乐特色。通过美术欣赏京剧脸谱、京剧服饰,在欣赏之外,又让幼儿跟着京剧音乐模仿录像中演员的表演动作,还让幼儿进行画剧

13、情、画脸谱等创作实践活动。由民乐音色美、京剧唱腔美、京剧造形美发现国戏的独特美,激发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2.移情训练法 内涵: 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情感。 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2.移情训练法 运用要求: (1) 提供的情境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或是学前儿童看得懂的,这样学前儿童才可能产生共情,否则可能出现误解。 (2) 共情训练的基点应是唤起学前儿童已有的类似体验,使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与当前情境相关联,从而理解与

14、分享。,2.共情训练法,运用要求: (3) 情感的共鸣要与良好的行为练习和习惯培养结合起来。 (4) 教师应与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案例,一个5岁女孩一个人荡秋千已经很久了,但还是不让她的妹妹玩。这时,女孩母亲走过来开始和她交谈。 母亲:我知道你很喜欢荡秋千,但是妹妹也喜欢荡秋千啊。她想来玩一玩。 孩子:可我不想下来嘛。 母亲:我知道。但是以前妹妹可是把秋千让给你玩过,她还给你玩了她的玩具呢。你看她都等了那么长时间了,你是不是也该让她玩一会儿才公平呀。 孩子:但是是我先来的呀。 母亲:是啊,是你先来的。可是你还记不记得以前妹妹霸着电视不让你看,你当时是什么感觉?你当时觉得

15、很不公平,现在她就是这么觉得的。,3. 角色扮演法 内涵: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前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 依据: 角色承担是儿童积累社会认知与理解的重要方式。,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 (2) 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模仿表演,这能更好的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

16、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 (4)角色扮演中,如果需要时老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助于建立和儿童的亲密关系,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案例,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大班(上学期)基本教育活动2“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在活动中幼儿扮演哥哥、姐姐的角色,而且与相应的职责与行为要求如礼貌待弟妹,关心、帮助弟妹,做弟妹的好榜样。承担角色的过程也是练习的、实践的过程。,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1、参观法 2、实践法,1. 参观法,含义: 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1) 参观场所要安全、卫生,无危险因素,以保证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一般来说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