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76171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主观映像。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总是处在矛盾之中。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

2、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8.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9.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10.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1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2.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

3、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整理和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14.真理:是指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16.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人与自然物质能量转换的过程。17.生产方式: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8.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

4、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20.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1.阶级:是指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所处地位的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3.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成不同的部门和行业。24.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二、简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

5、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要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b.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c.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

6、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a.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要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b.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c.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们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如何理解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3.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

7、是第一性、和这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唯物之一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其第二方面不同的回答,哲学有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或不能被完全认识。4.列宁对物质定义及其意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

8、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则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6.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时间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

9、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基本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7.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10、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出发。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互相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互相联系之中;第三, 整个事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8.为什么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 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 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不可避免; 第二,就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

11、”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9.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第一, 同一性是

12、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体现的;第二,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第三,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的作用:第一,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增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1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 矛盾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3、。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13.意识能动作用的变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14、;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第一, 人的一切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意识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在人大脑中的反映;第二, 意识的唯一来源被意识着的客观世界;第三, 意识依赖于物质,它的来源和内容具有客观性 但是,意识毕竟不是物质本身,反映与被反映者、映象与原物之间是有原则的区别的:第一, 意识所反映的形式都只有在意识这个主观世界才有;第二, 不同主观条件使对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第三, 意识最普遍、最重大的主观性特征就是意识具有能动性。所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5.主

15、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的这种改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发展和完善。1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18.能动的反映是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它是对认识对象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