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平等院士建议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6088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孝平等院士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陈孝平等院士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陈孝平等院士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陈孝平等院士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陈孝平等院士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孝平等院士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孝平等院士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孝平等院士建议 将“患者”统改为“病人”,段红伟辑,爱国情怀令人钦佩!,缘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老一辈医学家吴阶平院士、裘法祖院士等5人,就曾联名向当时国家卫生部及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办写信,建议将医学教材和医学出版物中“患者”一词改为“病人” 理由1:在我国早期医学词典、医学教材、医学出版物及汉语言辞典中无“患者”一词 理由2:“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患者”一词才在关外出现并传入关内,故“患者”与日本侵占殖民我东三省有很大关联,“患”字考证,源自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辞海缩印本,第1933页 患:huan,去声。释义有三: 祸害,灾难。左传.宋襄公十一年

2、:有备无患 忧虑,厌恶。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 害(病),病。晋书.桓石虔传:时有患疟疾者;南史.江蒨传:蒨有眼患 古“患”虽有“病”意,已有“患者”句式,但无专指病人的“患者”一词,“病人”考证,源自百度百科“汉语词语”栏,指生病的人,幼指等候内外科医生的诊治、照料的人。意推有三: 生病的人:荀子.法行: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晋,葛洪抱朴子.至理: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牀而己不染 谓使人民困顿:后汉书.仲长统传:如此,在位病人,举用失贤,百姓不安,争讼不息,天地多变,人物多妖,然后可以分此罪矣;李贺注:病人,谓万姓困敝也 谓扰乱为害人们:晋

3、,千宝搜神记:信都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病,使辂筮之。辂曰:“君北堂西头有两男子昼则浮游,夜来病人,故使惊恐。” “病人”一词,古已有之,且同今意,“患者”由来,“病人”译为日语是“患者()” 几位老医学家的观点,“患者”一词可能是直接使用日文翻译而来。故有明显殖民文化嫌疑 吴阶平、裘法祖等老一辈医学大家受过完整规范的医学教育,对各类医学词典、医学典籍、医学出版物及汉语言辞典有着广泛的了解,加之亲身经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我国的殖民渗透,以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有着非同一般的敏感,他们的切身感受以及忧虑对我们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故绝对不能忽视!,建议的提出,医学无国界,但医

4、学家及医学教育家(人)有国界。抗战胜利虽有时日,但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则须时刻铭记 将“患者”改为 “病人”,不仅是完成几位爱国老医学家的遗愿,而且对纯洁我国医学教育,清除日本军国主义殖民文化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医学观、国家观与民族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将“患者”改为 “病人”,符合“文化自信”的精神,中华文化须由中国人来主导 编者理解:我们不是固步自封、不是夜郎自大或是自以为是,我们不反对“洋为中用”,不反对文化交流与借鉴,但交流与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要的是攻玉之石,而绝非薄我厚人,更不稀罕那些殖民垃圾,意义,全面使用“病人”一词,继

5、续沿用传统称谓,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医学人文传统 “病人”的含义是等候医生诊治和关照的生病的人。使用“病人”一词,能够时刻提醒人们正确面对和主动关怀生病的人,了解他们的疾病,理解他们的痛苦,关心他们的治疗 使用“病人”一词,可进一步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攻克疾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浓厚的对病人进行全面人文关怀的氛围 一词之改,于国于民于社会,于医学及医学教育均极有利,铭记及感谢,让我们铭记并感谢这些提出建议的爱国医学大家们,他们是 吴阶平、裘法祖、王训熲 陈孝平、宁光、刘允怡、葛均波、顾晓松、曾益新、赵继宗、陈国强、陈灏珠、王福生、范代明、付小兵、刘志红、刘培德、韩德民、胡盛寿、邱贵兴、柴之芳、杨宝峰、王红阳、饶克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审主任田利国等 同时,对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多年来坚持沿用“病人”一词,表示钦佩与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