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70535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人类学复习概念:文化普同论:所谓普同性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各个地理区域的人民,无论肤色是否相同,还是民族是否相同,都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进一步说,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同性特征就是人类学关注的普同性内涵。整体论:又称整体论,是指在人类学科的研究进程中,历代人类学家以不同理论为出发点,积累关于人类整体性认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当代人类学家至今仍需要不断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是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区域社会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文化相对论:也称文化相对主

2、义。该理论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指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认同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指没有提纲的访谈,主要由被访谈对象自由阐述。结构性访谈指人类学者根据研究主题事先设计好具体问题,系统地访谈研究对象。文化震撼:人类学家在一个异文化的环境下做调查时,除了

3、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之外,其身体、心理和情绪上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现象。人类学把这种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精神压力称为文化震撼。民族志乱伦禁忌:限制血缘亲属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的禁忌。内婚制和外婚制交表婚:即一个男子可以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平表婚:是指一个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核心家庭: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家庭中人际关系简单,夫妻关系和系嗣容易倾向平等。宗族亲属称谓继嗣:是指两代以上的亲子关系

4、,而且这种联系为该社会所认可。所谓继嗣群,通常是指根据继嗣原则组成的一群由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族群泛灵论性别:称之为“自然性别”或“生理性别”,是指与生殖直接有关的解剖、生理、行为特征,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不同生理结构的“男人”或“女人”。婚姻:是排除了杂乱的性交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宗教:一个象征体系;其目的是确立人类强有力的、普遍的、恒久的情绪与动机;其建立方式是系统阐述关于一般存在秩序的观念;给这些观念披上实在性的外衣;使得这些情绪和动机仿佛具有独特的真实性。巫术:指的是企图借助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通过一定的仪式对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活动。仪式:是指手段与目的并非直接

5、相关的一套标准化的行为,它表达的是象征的而非实用意义。图腾崇拜接触巫术模拟巫术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这一概念首先由赫斯科维茨提出,他认为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习经验,能使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和延续中,借此种经验以获得在该文化中生存的能力。286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和整合。萨皮尔-沃夫假说机械的组合与有机的组合集体意识社会事实跨文化研究主位与客位:人类学中的主位

6、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事情的解释。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则强调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深描地方性知识阈限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文化与人格学派阐释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述:1、 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理论流派。2、 列维斯特劳斯及结构人类学3、 象征人类学。4、 功能主义或马林诺斯基的贡献。5、 联系实际说明田野调查的步骤和方法。6、 中国的民族学发展。7、 实验民族志的基本特点。8、 仪式研究。9、 比较研究的意义。10、 进化论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巴斯蒂安:人类心理一致说:指人类具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会

7、产生相同的反应。巴霍芬:母权论弗雷泽:金枝相似律:同样的“因”产生同样的“果”。彼此相似的事物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接触律:物体一经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模拟巫术:从相似律出发,人们相信通过模拟便能实现他想做的事,这种模拟活动就模拟巫术。接触巫术:从接触律出发,人们相信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以对其本人施加影响,称为接触巫术。交感巫术:以上两种统称为交感巫术,因为两者都认为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可以超时间、超距离地相互作用,把一个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个物体。巫术:泰勒:原始社会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

8、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万物有灵论(泛灵论):一是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二是相信各种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同时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和不悦。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并据此构建了其进化图式的宗教发展史。先民们开始是对人的灵魂的信仰,后来延伸到动物、植物以及大河、高山等,形成泛灵信仰。泛灵信仰发展为祖先崇拜,到精灵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后到一神崇拜。比较法、残存法、统计法摩尔根:古代社会蒙昧时代低级蒙昧:野果中级蒙昧:使用火高级蒙昧:使用弓箭野蛮时代低级野蛮:陶器的制作中级野蛮:种植、驯养

9、动物、建造房屋高级野蛮:铁器使用文明时代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观点:1.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所谓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就是人类的心理的同一性,即人类无论什么种族,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样的;人们的行动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所以,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2.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但是,总会循序渐进,不会超越某个阶段,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进化。3.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说明文化的进行法则。评价:1.“摇椅上的人

10、类学家”,不重视田野调查。2.片面强调文化的单线进化,认为必须遵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夸跃几个发展阶段。3.忽略和不重视文化传播的作用,忽视对文化的功能、结构和象征的研究。4.仅仅强调理性的作用,忽视了情绪与习惯等非理性因素过程中的作用。5.不加分析地认为各个民族的习俗都是原始时代的原始残余。而在现实中有的习俗是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形成的。6.成为种族主义者的工具。新进化论学派怀特:E×T=CC代表文化进化的程度,E代表每人每年消耗能量数,T代表能量消耗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的质量或效能。衡量文化进化阶段的唯一而又最合适的指标就是每人每年能够获得的能量,而先进的技术能使人类取得更多的能量。人

11、类社会化分为四个阶段:1.靠自己体内能量的阶段原始共产社会。2.人类通过种植和饲养方法获取食物阶段东西方古代文明3.新能源的加以利用的阶段现代工业化国家4.核能的阶段不久的未来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创始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世界上存在多种生态环境造就了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文化形态和进化途径。主要探讨当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时,文化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认为:摩尔根:单线进化论怀特:普遍进化论斯图尔德(自己):多线进化论萨林斯认为:摩尔根:单线进化论怀特:一般进化论斯图尔德:特殊进化论萨林斯、塞维斯二律背反:即创造与保守

12、,发展与传承。文化进化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一方面高级文化类型自身多样性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文化类型的同化而产生文化同质性的不断增长。评价:1.引进了更多的自然科学概念和方法。2.新进化论在文化变迁的动力问题上,超越了人类心智的能力所决定的观点,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看法。3.在文化变迁的路线问题上,支技多线性和特殊性。4.在研究方法上,不再受限于抽象宏大的理论,开始重视具体民族的文化变迁,开始田野工作的调查方法。5.不少人类学家认为过去时代利用的能量难以测量,因而不可能用此方法分析过去的文化阶段,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社会演化到高度复杂状态,而有些则消亡的问题。传播论学派德、奥历史传播学派英国

13、传播学派(极端传播论;泛埃信主义)文化圈:认为少数文明中心创造了存在至今的全部文化,文化特征的传播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他们把文明中心称为文化圈。其特点:每一个文化圈都具有一个系列的物质文化的特征。观点:1.每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个地点一次产生后向各他传播。2.各民族文化都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从世界传播着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借用了某些东西。3.在一定的地区内,若干文化因素构成一定的文化圈。历史特殊论学派(美国)博厄斯文化区分析法,其基础分别是文化独立论和文化相对论。观点:历史特殊论认为,文化现象极其复杂,是人与社会各方面互相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有其生物的、地理的、历史的和经济的等诸多因素的影

14、响。各种因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却没有哪一个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他们进一步提出,文化是超有机的、超个人的、超心理的、独立的封闭系统,因此文化现象只能通过文化现象来解释,文化决定了文化。他主张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他你自己的方法是“历史方法”,此方法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强调各民族特定文化史的研究,是与他反对种族主义观点和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的。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每一种文化都在其存在的价值。

15、因此,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文化区:首先是一个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主张人类学研究的单位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他把文化的最小单位称为文化特质,如一把锄头等某种工具。服务于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相关特质就构成了一个文化丛结,如用于畜牧的多种工具。关系紧密的丛结又构成一个文化类型,如畜牧型文化。相同的文化丛结和文化类型会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形成文化带,如畜牧文化带。相关的文化带又构成文化区。评价:一是在批评已有的理论如进化论和传播论的同时,却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新理论;二是其文化史观厚古薄今,应用性比较差。与其所在的强调现实关联和实用主义的时代精神是不相符合的。法国社会学派杜尔干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观点:1.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化简到心理和生物层次。2.社会先在、外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