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六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805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六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六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六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六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六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六首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2、了解五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3、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中所传达出的情感。重点难点理解元曲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学法指导诵读法、点拨法、赏读感悟意境教学内容导入 略思议 (一)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对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

2、愤钗头凤示儿等。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福建侯官人,清嘉庆进士。1838年12月底,被清道光帝派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与英美鸦片贩子进行了坚决斗争,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及外国烟贩缴出鸦片共237多万斤,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二) 书愤 陆游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2.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3.

3、这首诗中,既有直接对真性情的抒发,也有对真景物的描写。如:真景物: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真性情:“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塞上长城空自许”。这些景物的描写和性情的抒发,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展评 同上四、总结:五、检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B体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振奋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C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

4、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限时训练】林则徐: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杨晓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当天下午,穿过宽阔的伊犁河,我们来到这里的林则徐纪念馆,只见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走进展馆,里面仅一间约两百平米的展室,室内布置简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图片及说明也大多见过,远不如虎门的气派。家住深圳,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虎门。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在一起,规模庞大,展馆外还有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遗址。每次去,总见到参观人

5、的,络绎不绝。故来伊犁前,对参观的事不太在意。犹如看戏,高潮过了,后面的戏,则容易被忽略。然而,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林则徐是在年近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

6、“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处罚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钝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从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则徐先后被革职查办,以“四品钦衔”遣戍伊犁、改遣开封协助王鼎治水,最终被流放伊犁,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半,前后跨三个年度,其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伤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则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惯例应可将功折罪,但道光帝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当面苦谏,不成,便自杀,成为一时震惊朝野的“尸谏”事件,然而,道光帝依旧无动于衷。林则徐身心俱损,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绝望,加上治水劳累、戍途奔波,林则徐在西安大病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才从西安启程

7、,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体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勘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新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龙口水段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

8、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除个人具备的英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职责,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了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个

9、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个人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本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而以往的辉煌与显赫,似乎都是为此所作的铺垫和积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断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悲壮的一跃,所作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选自散文2004年第12期,有改动)(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0、)A、本文以参观林则徐纪念馆为线索,概括描写了林则徐坎坷的人生经历,以赞美林则徐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高尚情操为主旨,读来感人至深。B、文章第四段,作者描写了林则徐被流过程的艰辛曲折,是为了更充分的表现林则徐的风雨人生,衬托林则徐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C、说到林则徐,人们往往想到虎门,却很少人想到伊犁。因为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铸造了林则徐一生辉煌,而伊犁则是林则徐人生的低谷和悲剧,却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的高度和深度。D、第六段作者通过分析林则徐的著名诗句,说明了林则徐无论是仕途通达,身居高位,还是遭到流放,身处逆境,都能镇定自若,慷慨悲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他的乐观豁达的性格。E、文章先交代作者的游踪,接着点明主旨,而后穿插林则徐的流放经历,最后以议论、抒情作结,结构严谨,中心突出。(2)标题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请整合文中信息,回答文中的“精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6分) (3)依据文章内容,如何理解“人生如戏”这句话?(6分) (4)本文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8分) 反思纠错/个人特色学后思考/教学反思得:失: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