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传读后感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9780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因斯坦传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因斯坦传读后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因斯坦传读后感(一)陈凤山今年的春节假期,我让儿子读一本秦关根著的1979年版的爱因斯坦传,因他高中一年级已分了班,他学理科,我想让他看看二十世纪理科最伟大的人物的一生是啥样的。儿子看完后依我的要求写了读后感,为了理解儿子感想的程度,我也跟着读这本书,现读完了,感想如下:一、爱因斯坦和哥白尼、牛顿一样是三个跨时代的伟人。哥白尼是十五世纪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这是近代科学第一次冲破中世纪神学的精神枷锁,在科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牛顿是十七世纪英国的大物理学家,他发现了运动的三定律(又称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出名的科学巨

2、人,他创立了相对论理论,让世人以一个革命性的视角认识宇宙万物。二、何谓相对论。(一)简单易懂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对论。爱因斯坦自己回答一个大学生提问时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个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紧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该书的作者简明地说:在一张纸上画一些直线,把这张纸在水里浸湿以后再晾干,随着纸的皱曲,直线也会变弯,明白这一现象即易理解相对论。(二)物理学中的相对论。相对论是以不同的物质分布的点为坐标系去看世界,有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之分。运用于惯性系的相对论称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空间观念,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

3、同一关系。十年后,爱因斯坦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同时运用于非惯性系领域,广义相对论将时间、空间、物质、运动都统一起来了。(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1、相对论中,光的速度是极限,光速不变。2、钟慢尺缩,相对论运用于高速运动的情况下,钟表变慢,尺子变短。3、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相对论中,质量随着运动速度而增加。4、质量和能量的关系。E=mc2 ,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核”威力就是这个公式引爆出来的。5、光线与空间是弯曲的。在引力场中,光线是弯曲的,因为空间弯曲了,空中的光线也随空间一起弯曲了。6、四维时空观念。相对论中,一定要有突破“上下”、“左右”、“前后”三维空间的四维时空观念和意识

4、。7、相对论运用于当速度大到可以和光速相比拟的时候,才必须抛弃牛顿力学,改用相对论力学。8、相对论是伟大的自然规律的写照。三、爱因斯坦思考的问题。1、相对论。2、“以太”是否存在,结论是不存在。“以太”这个词是古希腊人创造出来的,他们认为,空中充满着“以太”,光波是通过“以太”的媒介来传播的,牛顿铁定这么认为。3、引力是怎么产生的。4、辐射问题。5、量子论的应用问题。6、统一场论。用一个统一的统一场论解决引力和电磁问题。7、宇宙是有限无边的静态模型状态,爱因斯坦是最先为宇宙进行思考、探求、计算的人,从而现代宇宙学诞生了。四、爱因斯坦的服务对象是全人类。爱因斯坦自称是和平主义者,他创立相对论,探

5、索、思考、计算宇宙,思考众多的物理学领域、哲学领域,倡导宇宙宗教情感,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吁,为人类自由频频呐喊,这一切都显示,他的服务对象是全人类,所以,世界人民崇敬他。五、爱因斯坦与相关国家间的关系。(一)与国籍国的关系。他出生于德国,15岁放弃了德国国籍,后入籍瑞士。40多岁时又入籍德国籍,希特勒上台迫害犹太人之后,他又放弃了德国籍。1935年10月7日正式去美国,入了美国籍,住在普林斯顿。(二)与以色列的关系。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认可犹太复国运动。1952年,以色列总理要求爱因斯坦作为总统候选人任以色列总统,他登报拒绝了。(三)与中国的关系。1922年,爱因斯坦去日本时途径中国,在上海停留一

6、天,于当年11月14日从日本回德国时又途径上海,停留二日,计划中的在中国演讲因船的延误而没能成愿(当时的欧、美、日全热衷相对论。而爱因斯坦二次经停中国连一堂课都没讲,可见当时中国同世界的差距)。六、爱因斯坦的和平主义者的活动。1、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反战组织“新祖国同盟”。一战结束后,他倡议成立世界政府。2、同泰戈尔等世界名人一同签署告各国政府的宣言,呼吁停止军备竞赛,裁军裁武器。3、二战结束后,倡议将核秘密交给联合国政府保存,各国不要生产核武器。七、爱因斯坦的婚姻关系。首任妻子米列娃是物理方面的高材生,但双方性格不合,于1919年离婚(双方生了三个孩子),后他同他的表姐艾丽莎结了婚,算是

7、婚姻美满。八、爱因斯坦的上帝观:他说: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他显示于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我不信仰干预人类命运和行动的上帝。马克思解释过,斯宾诺莎的所谓“上帝”就是“自然”,爱因斯坦常敬呼上帝,他的上帝既不指导人的行动,也不干预人的命运,他的上帝就是大自然,上帝的理性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性。九、爱因斯坦的人文情怀和人生的意义。他说: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他在罗斯福总统邀请他写的让6939年后(当时设定5000年后让人读的文献)世人读的埋放于纽约郊外的国际博览会的工地上的一个钢筒里的一文中写道:人类未来不确定是商品生产和分配的无组织性,人人都生活在恐惧

8、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不同国家的人民还不时相互残杀,因此,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所有这一切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比起那些对于社会真正有价值的少数人来,是无可比拟的低下。谈到宇宙的神秘感和美好与和谐时,他说:要是一个人再也体验不到那种神秘感,那种惊异和狂喜交织而成的崇高的激情,那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1929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的五十大寿生日,送礼的有国王、总统、总理、部长、教授、社会名流,普通的男男女女。礼品有别墅、游艇、地毯、银质餐具,五花八门。当爱因斯坦听秘书杜卡斯读到“烟草一袋”时即刻让秘书停下来,说这个礼品有趣,送礼人倒知道他的嗜好。原来那是一位失业老

9、工人,勒紧裤带省下几个钱,买了烟草寄来的。爱因斯坦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失业的滋味他是尝过的:饥肠辘辘,踯躅街头,心里交织着屈辱和愤恨,爱因斯坦把国王、总统们的贺礼撇在一遍,第一封答谢信就是写给这位失业老工人的。爱因斯坦的人性观、人文情怀就是这样的。十、结局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病去世,按照他的再三叮咛:死后不搞葬礼,尸体火化,不设墓地,普林斯顿梅赛街“112”号切不可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他在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一定要让给别人使用。所以,至今无人知道爱因斯坦的墓地,人民只能用文字纪念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人类史上最闪耀的一颗明星,我作为一个文科背景的从事近三十年

10、文科工作的人士,以短文、随笔的形式写大师传记的读后感有点不自量力,望大师在宇宙之灵海涵,望读者批评指正。以标题加简述的方式该是理解、感怀爱因斯坦传的最便利、最有效的方式。爱因斯坦传读后感(二)伟人亦凡人北京市中伦文德(成都)律师事务所 宋成201X年1月爱因斯坦传被翻译为中文,作者是乔布斯传的作者。乔布斯传这本书我没有看,但是早在20XX年左右我已经非常敬仰乔布斯。原因是反复听他2006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这次看爱因斯坦传,更多是由于确实对爱因斯坦这个伟人不了解。我最大的印象似乎就是小学作文经常提到的,这个大科学家对生活毫不在乎,甚至说生活自理能力差,曾经在科学实验时将一只怀表当成

11、鸡蛋放到了锅里煮。看了爱因斯坦的传记,发现这个伟人远远不是平时了解的那么简单。当然,他的不修边幅,蓬乱的头发,或许正是由于他深陷思考的漩涡造成的吧。爱因斯坦在年轻时候离经叛道,拒绝服从权威。但是他在17岁入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时候,其表现更多的是一个好奇,离经叛道的学生而已,并不是突出地优秀。他敢于对权威挑战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以至于毕业后近两年无法找到一份工作,四处碰壁,只能靠家教等方式养活自己。但是,他独特的独立自由的思想,已经显露无遗。爱因斯坦对宇宙规律的探求,穷其一生。毕业两年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瑞士的专利局做专利审查员。他充分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研究物理学理论。还

12、组建一个学习团队,学习哲学知识。在他26岁那年,也就是专利局工作约5年后,他进入思维爆发期,连续提出狭义相对论,而后量子理论,35岁那年有提出广义相对论。自此,他逐渐为全世界所知晓,大科学家的伟人地位已经奠定。但是,更让人敬佩的不是他的成功。当人爬上巅峰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开始走下坡路。事实上也是如此,35岁以后,爱因斯坦开始反对自己提出的量子理论,并且试图将所有的理论用一个所谓的场理论囊括进去。直到他76岁临终前的一刻,他仍然在坚持书写他的物理学方程。奈何,在这40多年时间里,他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什么支撑他,鼓励他,让他一次一次面临失败,却又勇敢站起来。虽然有一个巨大的荣誉光环,但是在伟

13、大的自然面前,显得像一个好奇的小孩,虽然不断受到挫折跌倒,却一次次倔强地站起来。换了是我,怎么可能做到?因为,我已经是这么伟大,我不能被打败!这样常人没有的好奇心,如同古语所云赤子之心。这正是他最伟大的地方。爱因斯坦的伟大,还有其对理性社会的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已经提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建立超国家的国际组织,限制武力的使用。他还支持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并且最终放弃了被推荐担任总统的提议。他提出量子理论E=MC2,在此基础上,美国开始核武器的研究开发,政府方面对他存有戒心,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请求他的帮助。但是,当核武器即将完成的时候,他已经强烈意识到这样的武器异常危险,他

14、甚至提出需要限制使用核武器。爱因斯坦很伟大,他的伟大让我们可以理解。他不是神,他也有常人有的一些毛病,也受生活的困扰。他的第一次婚姻是失败的,他喜欢上了他的表姐兼堂姐,直接导致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婚姻破裂以后,他对两个儿子关爱甚少,主要停留在写信、生活支持方面。更甚者,他刚刚毕业时,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他和前妻所生的第一个女儿不得已被妻子送人领养,其命运永远成为一个谜。瑕不掩玉,玉不掩瑕。爱因斯坦的好奇心,率真,恰如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爱因斯坦传读书笔记(三)归江读传记就像垒个属于自己的蜡像咖啡馆,每一位名人从名字变成为一个鲜活的人,陪你喝茶聊天。

15、来你家咖啡馆的蜡像朋友越多,你的谈吐修养也就越加长进,对人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坦然,因为总有那么多七嘴八舌的贵客帮你支招。我们发现每位英雄的胸中都有古代英雄的灵魂,他们的身体就像俄罗斯套娃,代代相传。亚历山大最珍贵的宝盒里放着伊利亚特,凯撒的手头不离亚历山大传,拿破仑的行军床头放着高卢战记。伟人传记不断地浇灌着新的伟大灵魂。好的传记作家,比如普鲁塔克,善用人物不经意间的小事来折射人物之心性。可能这些小事从条件发射发出,未经大脑的思虑和修饰,反而更能体现人性之本源。然而越是名人传记越是汗牛充栋,难以选择之苦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就像一位作家所说,“人的一生其实不用读书太多,七八本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

16、本最值得读的书,不得不先读完两三千本。“ 幸好酷爱阅读的丁丁推荐了艾斯克森的这个版本,著作和翻译俱佳,拿到手就有心电触动之感。Felix 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均为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才,很难为我等凡人所学。但是请他喝杯咖啡,感受他凡人部分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包括滚床单的轶事,同样受用无穷的。童年母亲教他小提琴,学会用音乐来消遣和思考。工程师的叔叔提升他数学的兴趣,代数的X就是你的小猎物。被磁铁这样看不见的引力震撼和好奇。受他家布施的穷医学生带来的一套物理科普书激活了他对理论物理的终生好奇。十三岁就好奇康德的哲学。可能是少数族群的犹太人,更天然地树立了对权威的蔑视和对流俗的怀疑精神。可能蔑视课堂的填鸭式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伴随他的是紧张的师生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