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682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教材的设计也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分析、交流与探讨中对细胞核的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有深刻的领会,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

2、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尝试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设计思路】导入: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提问: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谁?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 。他的研究领域是动物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引导学生回忆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

3、程。提出问题:多利为什么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重难点突破:功能突破:课本通过四个经典实验让学生总结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如果按课本书序讲解四个实验再总结的话,学生会感觉混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资料一和资料四放在一起,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两个实验的过程,同时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实验结论。通过两个实验结论的对比,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细胞核控制遗传的功能。资料二和资料三放在一起,同样很容易总结出细胞核控制代谢的功能。对于细胞核遗传信息库这个功能,我将其放在讲解细胞核结构时穿插进来,由于DNA携带遗传信息,而DNA又位于细胞核,让学生领悟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结构突破:由功能与结

4、构相适应,导入细胞核结构的学习。这部分以学生小组内自学为主。老师每组分发3个冬枣,学生结合课本制作细胞核的三维模型同时明确细胞核每部分的特征和功能。制作完成后,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展示本组模型,同时本组另一位同学讲解每一部分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第三位同学负责在黑板上完成细胞核的概念图。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由于DNA这张“蓝图”存储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才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保证细胞内细胞器有序地分工与合作,使细胞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课时分配】1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案 制作细胞核模型的材料冬枣学生:预习本课知识【学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实验的探究,并交流成果。2、学生以小组形

5、式完成细胞核模型的制作。【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谁吗?那大家知不知道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得主是谁?英国约翰伯特兰格登,主要研究动物细胞核移植和克隆。说到克隆,同学们最熟悉的就是克隆羊多利。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下克隆羊的过程。为什么多利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这跟细胞核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核学生思考、回答:中国 莫言学生叙述克隆羊的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细胞核的兴趣分析资料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科学史上发现细胞核的功能有四个非常经典的实验,载入了我们的生物教科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资料1:美西螈核

6、移植实验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美西螈是一种两栖动物,有不同的肤色。肤色是一种性状,什么是性状呢?是指生物体的外形、结构或者身体特征。比如我们人的单眼皮、双眼皮,再比如我们的肤色,眼睛的颜色都是生物体的形状。多媒体分部展示资料1,提问:资料1说明美西螈皮肤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结合初中学过的有关多利举产生过程的知识,你认为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什么?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展示伞藻,讲解伞藻结构、种类。视频资料分部展示科学家实验。问题串: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

7、制?要证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需再怎样设计实验?问题2:资料4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料1和资料4的结论,得出:细胞核控制生物体的遗传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蝾螈是一种爬行动物。科学家用蝾螈的受精卵做实验,我们知道受精卵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起点,要由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个体,必须要经过哪两个过程?图片分部展示资料2:问题串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此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怎样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这个问题?最后根据结果归纳总结该实验的结论。问题2:从资料2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问题3整个实验最突出的

8、试验设计思想是什么?怎么对照的?围绕什么而对照?(分隔后两部分的对照,自身前后的对照,都是围绕细胞核而对照的)资料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结合图片讲解变形虫结构。教师讲解科学家用变形虫做实验的过程。问题串1:只从有核部分和无核部分能得出细胞核控制变形虫的生命活动吗?怎样进一步设计实验证实?分析资料3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料2和资料3的结论,得出:细胞核控制生物体的代谢。认真听讲、思考、回答学生回答:细胞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回答: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小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总结:细胞核控制细胞的

9、分裂和分化。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学生:不能。因为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训练学生分析资料及归纳能力。细胞核为什么具有此功能细胞核的结构正因为细胞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或细胞的“控制中心”。那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 “控制中心”呢?生物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到底细胞核有什么样的结构可以使它担当得起控制细胞遗传和代谢这么重要的功能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细胞核的神秘面纱吧。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5254相关内容。用冬枣制作细胞核模型。同时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细胞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2、什么是染色质?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3、细胞核为什么具有控

10、制细胞代谢的功能?学生展示模型。教师结合幻灯片展示染色质,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呈细长丝状,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若细胞要分裂,染色质就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棒状或杆状的染色体。体现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DNA控制的,比如(指某个同学)你长得像你爸妈,是因为你细胞核内的DNA一半来自你爸爸一半来自你妈妈;同样的草,羊吃了长羊肉,牛吃了长牛肉,是因为牛羊细胞内的DNA不同,因此食物在他们体内的代谢途径也不相同。所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都是DNA控制的。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因此细胞核又被称为遗传性息库

11、。所以细胞核才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教师总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布置作业:细胞核 学案听讲、思考阅读课本,制作模型,完成任务。导入细胞核的结构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理解细胞核怎样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一开始就被我创设的情景吸引住了,整节课学生和我一样激情高涨,虽然是六中中加班的学生,但学生的反应一点都不逊色,不仅积极主动地跟着我的思路思考,还不时地闪现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生师之间的思维对话,体现了和谐高效。下课了学生还意犹未尽,向我展示他们的模型,一种做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荡着我。唯一遗憾的是在实验讲解过程中,给学生留的自我探究时间有点少,以及最后关于细胞核结构模型的制作和学习的时间太紧张。因此在后面的班级上课时,我在“资料分析”的教学中,省去一个蝾螈受精卵横溢实验或变形虫的实验,因这两个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只是观察的目标不同,留给学生课下分析。这样,就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思考空间。【板书设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