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998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政治 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级人教版必修 4生活与哲学 编号:2.6.1 编制时间:201606 编制人:焦红娜2015 级人教版必修 4生活与哲学 编号:2.6.1 编制时间:201606 编制人:焦红娜 56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实践的特征。 。 2.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来感悟和体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 【重、难点】 【重、难点】 1. 实践的含义和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预 习 案】 【预 习 案】 一、基础过关:基础过关:请

2、用 8 分钟时间根据以下导学路径,独立思考,完成课本知识勾画和背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物质性活动。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两层基本含义: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思考:思考: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大猩猩用树 枝钩食白蚁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小行星撞击地球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

3、形式(课本 P43“专家点评” )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而认识的途径则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思考: 思考: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 实践的需要 认识工具 认识能力 思考: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本身无法成为检验标准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它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 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

4、上的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认识的根本目的与认识的根本任务的区别 认识的根本目的: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原理归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归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57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

5、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 的活动引向歧途。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我的疑问: 二、我的疑问:请把预习中自己有疑惑的知识写到方框内。 【探 究 案】 【探 究 案】 【导学指引】【导学指引】请用 8 分钟时间对以下教学内容先进行对议,再进行组议。然后用 15 分钟时间进行展示点 评,教师用 12 分钟时间进行点拨、讲解。 一对议 一对议 1.实践的含义、特点与基本形式分别是什么?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3.结合时政材料,针对本课重难点问题,设计探究问题,并展开分析。 为了建设法治国家,维护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6、,党不断进行探索。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 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一切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58 二组议 二组议 1解决对议遗留的问题

7、 2解决本课“我的疑问” ) 三标注仍未解决的疑问,等待展示和点评环节。 三标注仍未解决的疑问,等待展示和点评环节。 【自主区】【自主区】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59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训 练 案】 【训 练 案】 一单项选择(12*2) 一单项选择(12*2) 1.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 B C D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8、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 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 点主要错误在否认了( ) A实践

9、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 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 7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发展理念是“发展=经济增长”。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明白了必须坚持

10、科学 发展观,才能有效地避免粗放性、浪费性、污染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了(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正确认识对事物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8.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蜜蜂酿蜜 教师讲课 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鹦鹉学舌 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经济体制改革 修身养性 A. B. C. D. 9 毛泽东同志说: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 ”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 )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

11、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 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 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60 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

12、螺旋式上升过程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B C D 1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 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及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国民经济继 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说明( )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决定实践的发展方向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推动实践取得成功 A B C D 二非选择题(1*12) 二非选择题(1*12) 13. 谈到民众对转基因话题的争议,袁隆平认为,在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根据的前提下,将转基因用于主粮 生产是要慎重的。赞成转基因的,是用小白鼠做的实验,可是小白鼠和人能一样吗?他们有人类食用转基 因的实验结果吗?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还有待于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为了不影响生育和下一代的健 康,转基因对性能力和遗传性的影响是需要实验证明的。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袁隆平的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