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767390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PPT课件 (3)(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 妻 书,林觉民,学习目标 (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作者作品简介,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生活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清末,早年就志存高远,立志反清革命,19岁结婚,20岁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

2、义失败,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是他在广州起义前三天,以必死的决心给妻子陈意映写的一封“绝笔书”。字里行间,既有对妻子至真至诚的纯洁爱情,又有决意为国赴难的爱国情怀,内容感人,广为传诵。,时代背景,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

3、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

4、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学.科.网,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

5、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与妻书的写作经过,本文一些关键字句,其,吾望其言是实,这,指示代词,今则望其真有,它,代词,卒不忍独善其身,自己,代词,汝其勿悲,表示祈使,规劝,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们,代词,朗读并整体感知文本,至,吾至爱汝,极,最,副词,吾爱汝至,到了极点,副词,竞,竞日不

6、出门,全、终,形容词,不能竞书而欲搁笔,完毕,动词,与,与妻书,给,动词,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跟,介词,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和,连词,吾先死留苦与汝,给,动词,词类活用,1、汝幸偶我,名词“偶”用作动词,“嫁”,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爱怜”,后“幼”为名词,“孩童”,4、称心快意,“快”,使动,使意快,句式,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判断句,2、何情不诉,倒装句,3、何事不语,倒装句,全文分为几段?并分析每段的关键性句子。,第1段:“吾今

7、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门见山,点明这是绝笔书。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全文说理,由此而开展。,第3段:“汝忆否?”一个“忆”字,带出一连串的回忆。 第4段:“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能忍之乎”这个反问,极其有力。因为不能忍,故挺身而出,乐于牺牲自己,第5段:“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再次表达至爱之情,从另一方面解释“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第6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 第7段:“当尽吾意为幸”,搁笔时的希望。,文意理解,1段,“吾作此书,泪珠

8、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妻子解释的?,一方面表明他是爱妻子的;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忍当前时势,愿“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而在第4段末了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是简单的重复还是论述的深入?,是论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释,是在概括的述说后得出的结论;第二次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是在详细叙述钟爱之情以及与当时形势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三忆六七年前远行欲告又止的情景,一忆生死之争论,二忆新婚燕尔

9、,两人双栖之所,三忆,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灵魂常相依,文章的三、五段写了哪三忆三愿?,“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汝忆否?”一节,近乎闲情逸致?,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

10、伟大。,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正气歌”,是一篇“檄文”?,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说它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爱,爱国之情,爱 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升华,融合,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指出: 自由爱情生命,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信的字里行间

11、充溢着作者“生人作死别”的显豁,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如写到中国事势之时,抒发的则是对国家黯弱腐败愤慨之情。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强情的感染力量。如忆双栖生活时,“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其惬意!而今却生离死别,怎不声泪俱下!或通过描绘形象来抒情,使情具象化。读罢全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但又能舍小家为大家,“为天下谋永福”,视死如归的英雄汉,也见到了一位感情笃厚,知书识理的妇女;或结议论来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说理充满了感情色彩,全信充溢着浩然正气,虽为生离死别的绝笔,却又是声讨反动势力的檄文,也是振聋发聩,给人以力量的正气歌。,作业:,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