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763403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散文基础知识巩固 【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过程和中心分: 描写性的散文 (抒情散文 ) 写景类的散文 (情景交融 的)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 写景状物,突出特 点 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 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 (托物言志 的)写景状物,突出特点 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 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 进一步 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 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 求。 文眼 是指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谋篇布局的只言片语或语句,即文章的点睛之笔

2、。文 眼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于文中的。也有个别的文章是 文眼和线索合二为一的。 记叙性的散文 (叙事散文 ) 写人的散文要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 的目的, 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 对人 (类)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记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 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同上。 议论性的散文 (初中不作要求) 二、直击考点理清文章脉络,寻找作品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

3、的脉络或描写、记 叙的脉络。例如: 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 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 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时间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3理材料,抓线索,识文眼。 线索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线索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 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情。 散文阅读:线索解析 2 抓线索的方法: 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入手。(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 从标题入手。

4、 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入手。 从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入手。 三、把握散文线索阅读五法 1时空 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 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从我能记忆时起”、 “到四 五岁时”、 “到八九岁时” 、“1895 年” 、“1900 年” 、“ 1908 年” 、“1909 年” 、“1919 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母亲优秀品德的许多事情便一桩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知 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 又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

5、行便 得一山, 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 便扶向路及郡下 , 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据 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2因物 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 章的中心思想。 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 纺车的原因纺车保证了“丰衣” 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 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这样以 “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按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3反复 出

6、“线” 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 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 如白杨礼赞 “我赞美白杨树” 、 “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中反复出 现了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蕴 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 整体。 4以情 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 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 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如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

7、下而“总不大喜欢”蜜蜂接着 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到荔枝蜜而“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当参观养蜂场了解到 蜜蜂的忘我劳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颤” 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 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线索不大喜欢 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3 5定“ 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散文 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 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 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 老师抒发“我”对

8、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四、真题回放 (2011 年内江中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爱 黎 明 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 甚少, 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 件事。 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 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 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 生的印

9、记。 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喜欢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小时候,家里虽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担花生,但吃 咸花生对我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儿。因为家里穷,父母指望着能多卖点钱给我们兄妹3 个凑学费。 只有在我们兄妹仨,眼巴巴地看着邻居家小孩吃咸花生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妈 妈于心不忍才勉强给我们煮一小把。煮好后我负责分成3 小堆, 三兄妹各占一堆。虽然每堆 只有几颗,却能让我们兄妹仨乐上好几天,因为我们都非常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味道。 妈妈煮咸花生的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们这些爱吃咸花生的孩子们却离家越来越远, 有时候甚至两三年都难得回家一次。于是, 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

10、3 大包, 分别 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每当在异地他乡吃着妈妈千里迢迢寄来的咸花生,心里总是暖洋洋 的,舌尖上的味蕾也总能准确地识别那种熟悉的味道,一种被爱的味道。品着这爱的味道, 也使我们更加惦念家中年迈的父母。 出门在外, 也经常在街边的小摊买咸花生解馋,但我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味道。妈 妈煮的咸花生和买来的咸花生味道确实不一样。因为这正如歌中所唱,妈妈煮的花生里夹杂 着“爱的味道” 。 味道通常蕴含着人生种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人无法抗拒。味蕾上绽放出来的爱, 会让我们感怀一种特别的情愫,想念一位深爱的人,抑或怀念一段难忘的往事。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事? 五、写作之日

11、积月累爱的教育 校长先生 可莱谛今天在学校里很高兴,因为他三年级的旧先生到校里来做试验监督来了。这位 先生名叫考谛,是个肥壮、大头、鬈发、黑颈的先生,目光炯炯,话声响如大炮。这先生 4 常 恐吓小孩们, 说什么要撕断了他们的手足交付警察,有时还要装出种种可怕的脸孔。其实他 决不会责罚小孩的,无论何时,总在胡须底下作着笑容,不过被胡须遮住,大家都看不出 他。 男先生共有八人, 考谛先生之外, 还有像小孩一样的助手先生、五年级的先生是个胶子, 平常围着大的毛项巾,据说他在乡间学校的时候,因为校舍潮湿, 壁里满是湿气, 就成了病, 到现在身上还是要作痛哩。那一级还有一位白发的老先生,据说以前曾做过盲

12、人学校的教师。 另外还有一位衣服华美,戴了眼镜, 留着好看的颊须的先生。他一边教书, 一边自己研究法 律,曾得过证书。所以得着一个“律师”的绰号。这位先生又著过书简文教授法之类的书。 教体操的先生原来是军人,据说属于格里巴第将军的部下,项颈上留着弥拉查战争时的刀伤, 还有一位就是校长先生,高身秃头,戴着金边的眼镜,半白的须,长长地垂在胸前;经常 穿着黑色的衣服,纽扣一直扣到腮下。他是个很和善的先生。学生犯了规则被唤到校长室 里去的时候总是战战兢兢的,先生并不责骂,只是携了小孩的手好好开导,叫他下次不要 再有那种事,并且安慰他,叫他以后做好孩子。 有一天,我父亲在校长室和先生谈话。父亲向先生说:

13、“辞职是多少乏味的事啊!”这 时,恰巧有一个人领了孩子来见校长,是请求转学的。校长先生见了那小孩似乎吃了一惊, 将那小孩的脸貌和桌上的照相比较打量了好久,拉小孩靠近膝旁, 拓了他的头, 注视一会儿, 说了一句“可以的” ,记下姓名,叫他们父子回去,自己仍自沉思。我父亲继续说:“先生一 辞职,我们不是困难了吗?”先生听了,就从抽屉里取出辞职书,撕成两段,说:“已把辞 职的意思打消了。 ”他声气和善,言语亲切,小孩出来的时候总是红着眼睛,觉得比受罚还 要难过。校长先生每晨第一个到学校,等学生来上学,候父兄来谈话。别的先生回去了以 后,他一人还留着,在学校附近到处巡视,防恐有学生被车子碰倒或在路上胡

14、闹。只要一 看见先生那高而黑的影子,群集在路上逗留的小孩们就会弃了玩的东西逃散。先生那时, 总远远地用了难过而充满了情爱的脸色,唤住正在逃散的小孩们。 据母亲说: 先生自爱儿参加志愿兵死去以后,就不见有笑容了。现在校长室的小桌上, 置着他爱儿的照相。先生遭了那不幸以后,一时曾想辞职, 据说已将向市政所提出辞职的辞 职书写好,藏在抽屉里,因为不忍与小孩别离,还踌躇着未曾决定。 课后作业 阅读味蕾上绽放的爱回答下列问题 1第段中与“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 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 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3 分) 2分析“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在文

15、章结构上的作用。(3 分) 3文章以“味蕾上绽放的爱”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5 【答案】 1 “我负责分成3 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说明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妈妈对孩子 的思念越来越重。 (前一问1 分,后一问两层意思各1 分。共 3 分) 2承上启下。上承味道不仅烙有人的记忆,也渗有人的情感;下启对咸花生这种特殊味道 的回忆。( “承上启下” 1 分,点明“上承什么”1 分, “下启什么”1 分,共 3 分。 ) 3 “绽放”本是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这里的“绽放的爱”是引申义, 以此为题有点明主题,统领全文的作用,意在表达作者对味蕾存储的爱的赞美。( “点明 主题” “统领全文”各1 分, “爱的赞美” 2 分,共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