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2001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2015-2016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的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逆差,英国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发现贩卖鸦片可以改变贸易格局,因此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A、B、C三项是影响。2以下图片是1924年在天津海河两岸拍摄的老照片,海河两岸出现这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开始于() 海河西岸海河东岸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1924年,天

2、津海河西岸已经出现了西式建筑,这与西方侵略势力的侵入有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被开放为商埠。故A、C、D三项结论均不符合题意。3某市历史工作者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大致出现于()A太平军东征时B太平军沿江东下进攻南京时C太平军西征时D太平军挥师北伐攻占汉口时答案C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天京”“汉口”等关键信息。“天京”一词出现说明当时处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可排除B项。“汉口”位于天京以西,排除A项。D项本身说法错误。4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3、)洪秀全故居天王府的石舫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答案C解析仔细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从故居的破败到天王府的奢华,反映了洪秀全思想的蜕变,天王府的奢华和封建帝王相比毫不逊色,说明其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5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都制定了各自的革命纲领。下列属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三民主义D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答案A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治国纲领,不属于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D项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620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

4、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段谈论的背景最可能是()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答案D解析依据“20世纪初”“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等信息判断,D项结论符合题目要求。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A、B、C三项结论与题意不符。7北京在近代史上曾多次遭到外国殖民者的践踏,依次体现在下列哪些战争中()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5、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近代列强侵入北京的战争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列强都没有攻陷北京。8近代一位法国特使在他的撕裂北京的那一年中写到:“北直隶海湾(渤海湾)挤满了各式小船,都在忙着搬运士兵他们有的是哥萨克骑兵,有的是奥国兵,有的是德国兵,有的是英国的海军他们是奉命来打仗的”该材料记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撕裂北京”“哥萨克骑兵”“奥国兵”“德国兵”“英国的海军”“打仗

6、”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D项。9下图是民国元年九月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政府”是指南京临时政府B“革命有功者”是指袁世凯C讽刺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D褒扬了袁世凯为革命所作的“贡献”答案D解析政府给予“革命有功者”的是“银、利”等,明显地可以看出漫画的作者反对南京临时政府对袁世凯过于软弱,显然作者并不认同袁世凯对革命作出的“贡献”。10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

7、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答案D解析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宣统皇帝是在袁世凯逼迫之下退位的,所以B项不正确。C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1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取得成功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解释D共产国际对两党合作的推动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D项是外部条件,可排除;A项是错误的,当时工人运动是“失败”的;C项不是条件,所以只有B

8、项符合。12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朱毛红军”、“分田”等可知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土地革命时期。131921年中共的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答案A

9、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两者的共性即是A项。14“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A1931年 B1936年C1938年 D1945年答案C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有效信息“抗日队伍”“武汉火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6月,国民政府组织了武

10、汉会战。此前武汉不可能成为抗战的前线,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5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且认为抗战的胜利应寄托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国民政府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战。16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针对“敌人吃我们的小米”“烧我们的房子”的状况,

11、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解放南京C发动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D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当时解放军是要进行“外线作战”,把作战区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17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政权被推翻B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赢得人民的拥戴C美国已放弃扶蒋的政策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答案B解析A项不正确,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C项表述不正确,可排除;D项不正确,三大战

12、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故B项符合题意。18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奋斗目标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答案A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即已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制定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19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开国大典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B、C两项任务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D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只有A项是二者的共同点。20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历史时期有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结合选项来看,符合条件的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应该选择B项。二、

14、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50分)21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材料三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残迹?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5分)(2)材料二这首诗写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4分)(3)材料三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件爆发之后?举例说明日本全面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罪行?(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