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1907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5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解读: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形成条件,通过实例理 解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命题热点导视: 多结合社会热点,以世界或我国的重大、偶发性自然灾害为切入点,以图或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特点、主要危害、防治措施等。要求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相关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决问题,同时考查同学们的再学习能力。,经典例题 (2006年广东卷)双选 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 ) 表1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B,C,A使用沾湿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D,(2007年广东地理)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2007年广东文基)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洼地伏于地面

3、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D,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 ,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2010年3月20日和31日,冰岛霍尔斯沃德吕尔火山喷发,2010年3月20日的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2010年7月28日凌晨,吉林省永吉县遭遇自有水文气象纪录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特大降雨,全县受灾人口约15万人。,2010年8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十二点左右遭受泥石流灾害。,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影响?,一、自然灾

4、害,1、定义,思考:所有地震、火山喷发都属于自然灾害吗?,由于 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资源破坏等现象或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 作为诱因; 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 。,自然异常变化,社会失稳,自然异变,客体,判断依据,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注意:自然异变不一定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一、自然灾害,1、定义,2、形成条件,3、孕育灾害的环境,大气,判断依据(致灾因子、受灾体),4、自然灾害系统, 圈 圈 圈 圈,岩石,水,生物,讨论: 教材P23“辨析案例”,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 灾 体,灾 情,按照自然灾害形成所处的地表圈层的不同空间位置,可以将自然

5、灾害划分为: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练习1,1、下列自然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1998年狮子座流星雨 B、1999年8月18日罕见的天文奇观“十字星” C、陨星等不明飞行物撞击月球 D、2001年太阳黑子活动强烈 2、下列灾害是孕育在大气圈中的一组是: ( ) A、洪涝、海啸、火山喷发、病害 B、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C、热带气旋、干旱、台风、寒潮 D、风暴潮、低温冷害、霜冻 3、关于致灾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B、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C、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D、地表各圈层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

6、环境,D,C,B,阅读下列材料归纳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广,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发生,也有一些会影响到全球。 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突然,洪水、台风、干旱等灾害,随着气候变化而频繁发生。 1997和1998两年中自然灾害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达到1200亿美圆。,广泛性,突发性和频发性,损失巨大,发生最频繁的灾害是风暴和洪水,这二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85%。,练习2,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2、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3、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人员伤亡,孕灾环境、,灾情,致灾因子、,受灾体, 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区

7、差异,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1.人员伤亡,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2)影响因素,灾害的强度,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人员伤亡不同,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表现,1.人员伤亡,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2. 财产损失,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洪

8、灾导致通讯设施中断,干旱导致玉米枯死绝收,被洪水浸泡的工厂物资,地震毁坏的高架桥,3.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自然灾害还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火灾毁林,火山爆发后的被毁林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合作探究】 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

9、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但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读教材P5图1.8,教材P6思考,经济发展水平高,防抗灾能力强,损失的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灾害的危害程度低。,练习3,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作物、道路、文物等财产造成损毁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间接经济损失。 C、灾情报告中的统计数据通常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D、停产停工、

10、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是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2、人员伤亡包括 ( ) A、生理伤害 B、心理和精神伤害 C、生理和心理精神伤害 D、死亡人数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 、干旱 、洪涝 、地震 、风暴潮,B,C,D,4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 A暴雨造成的水灾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5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正确的论述是( )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

11、增加了自然灾害 发生机率 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 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 B C D,C,D,6.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 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 B.加剧南方的干燥 C.形成大量的对流雨 D. 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D,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79题。,7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 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