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61420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 考发探名词解释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考古学考古学 依据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迹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人文科学的一个部门。 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实物遗存,在时间上涵盖着从人类社会产生直到近代以前的全部历 史时期; 在内容上则包括凡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以实物形态遗留下来的客观存在。 其中形 体较大而不可搬动的成为遗迹; 形体较小而可以搬动的成为遗物; 因人工活动而留下的痕迹 则称为遗痕(如手足的印痕和工具挖掘的痕迹等)。各种废弃的遗迹、遗物乃至灰烬、垃圾 等集聚在一起形成文化堆积, 遗迹或文化堆积所在的地点便成为遗址。 墓葬和墓地有时和遗 址相称,但从广义上来说也可视为遗址的一部分。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统称为文化遗存。考古 学就是

2、发现和发掘这些遗存,借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 2 2、实物遗存实物遗存 以实物形态遗留下来的客观存在。与文献遗存相对的,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 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物是人类社 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 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 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 3、广谱革命广谱革命 广谱革命(the broad-spectrum revolution)是指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生 产经济开始)一段时间内,与旧

3、石器时代早中期相比,人类生计方式逐渐转向开发利用原来 没有利用或忽视的动植物资源的显著变化。 “广谱革命”是指事件本身的性质,与漫长的旧 石器时代相比,是一种较为快速的变化,与目前通常理解的社会性质的快速变革不能等同,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导致了食物生产的开始。 “广谱革命” 假说是考古学家 Flannery 在上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更新世晚期在 环境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下, 导致了古人类营生方式的转变。 即古人类在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主 动地拓宽了取食资源范围,许多以前未被注意或重视的动植物资源,如野生谷物、水生软体 动物等被人们用于日常生活即人类食谱的广谱化, 同时伴随的现象还有狩猎、 食

4、物加工、 食物储藏等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所居住空间利用的日益复杂化等。 这一假说为现代人类衣食 住行的模式提供了来源,是现代人类进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4 4、驯化驯化 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把野生动物培养成家养动物的过程。驯化包括引种驯化(或风土 驯化)和再驯化(风土再驯化)两种。引种驯化指某地区有某种动物生存的可能,但实际上该 地区并没有该动物的存在。为了丰富该地区的需要,人为地由另一地区引入放养该地区。 引 入后,必须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通过驯养和不断人工选择,促使其向人类所需方向变异。 作为引种驯化的一般原则, 必须把生产需要、 引入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欲引入地区的生态条 件三者结合起来,统

5、一考虑;再驯化是指有的动物在其原来的分布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或 人为原因而灭绝, 而该地区尚存在该种动物的生存条件, 可以经人为迁移而恢复其原有分布, 如麋鹿。 5 5、能人能人 一种体质特征介于南猿原始类型 和直立人之间的人科成员, 也是迄今所知最 早的能制 造石器的人属成员。生活在距今 200 万年前后。肯尼亚古人类学家利基将其 定名为人属能 人种, 故称能人。 能人化石主 要发现于东非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 在肯 尼亚的科比福拉、 南非的斯瓦特克朗斯以及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地区也有发现。 能人的主 要特征是头骨薄而呈 穹窿形,眶后收缩程度 小,前部齿较大,下颌骨外面增强。体骨的 形态与现代

6、人相似, 表 明巳能直立行走。脑 容量平均 646 毫升,大于南猿而小于直立人 的平均值。能人已能制作 石器,并能成功地 狩猎中等大小的动物。 6 6、莫维斯线莫维斯线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考古学家莫维斯提出东西方文化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存在显著差 异。他从印度半岛北部画了一段自西北向东南的线,将东西分为两个文化圈。东侧主要是石 核砍砸器文化,典型特征是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西侧有手斧和薄刃斧,制作工具的石 片也产自预制的勒瓦娄哇石核,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的切割工具或手斧。这条线称为“莫 维斯线”。莫维斯线两侧也不仅体现在有无手斧的差别,更多地表现出地理阻隔带来的文化 面貌的差异。 界

7、限分布: 线西:手斧,线东:无(有人说有少量,更多的是石核、砍砸器)反映早期文化面貌 的区别,而非先进与落后 1)印度北部边界:两个文化圈 2)东亚东北欧与南亚、西亚、西南欧及非洲:阿舍利与非阿舍利的界限,主要是文化 区别 3)青藏高原与中亚沙漠:东西方之别 划分标准: 1)手斧与非手斧之别 2)手斧的标准:形态与技术 历史: 提出:莫维斯 1948 年,时代背景:标准化方法,传播论 解释:60-80 年代末:特殊适应:竹木文化区;石料差异 趋势:90 年代以来与人类演化整体格局联系渐紧 7 7、软玉软玉 又称“缅玉”。一种交织成毡状的阳起石或透闪石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阳起石一般为 墨绿至苹果

8、绿色,透闪石常为乳白至苹果绿色。透明或半透明。硬度 5.56。质坚韧,不 易压碎,但易熔。琢磨后显灿烂的蜡状光泽,具透明晶莹感。深绿色的为“玉中珍品”, 与 翡翠很难凭肉眼区别。 8 8、玉文化玉文化 玉,玉器用于非生产性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标志着社会的等级秩序;它在巫术信 仰,审美观念,伦理道德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足以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化 体系,这就是中国的玉文化。玉文化是我国古代玉器制造与使用(收藏)过程中,经历史淀积 形成的典章制度,社会道德,信仰习俗,观念意识、艺术风格等的社会文化功能。就狭义的 玉器本身, 也包含玉石与玉质, 器形与功能, 纹饰与图案, 仿古、 赝品

9、辨识, 收藏与评价(估) 等文化内涵。因此,中国的玉器是东方华夏文明的载体之一,玉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 的奇葩,是中国五千年悠久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9 9、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 四川地区的古文化遗址。 位于广汉南兴乡(旧名中兴场), 1929 年以来在这一带出土过玉 器和石器。1980 年起进行较大规模发掘,发现房址十八座、灰坑三个、墓葬四座。遗址共 分五层文化层,分为四期。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多手制,少数轮制,除盉外不见三足器; 纹饰以绳纹为最多,至晚期出现云雷纹。生产工具主要是小型磨制石器,如斧、凿、纺轮。 房屋为地面木结构建筑,房顶盖草。遗址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周之

10、际。以此遗 址为代表的文化,学者建议称为“三星堆文化”,分布于成都、新繁、广汉、阆中、汉源一 带。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有土埂构成的“城墙”,内约 6 平方公里,遗址即在其中。1986 年 又发现两处相距约 30 米的祭祀坑, 出土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等。 其中包括高 1.72 米的青铜 人像,高数十厘米至 1 米不等的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多件,高 1.4 米布有奇禽异兽的青铜神 树,还有约 1.4 米长的金杖及金面具,以及带有商文化特色的铜罍、铜尊等,但多数是与中 原不同或尚需辨认的器物。其年代相当于商代后期,应为占蜀国的遗存。 1010、冯汉骥冯汉骥 国现代考古学家。字伯良。湖北宜昌人。1933 年

11、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文科。1931 年赴 美先后就学于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36 年获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四川 大学教授,后兼任四川省博物馆筹备主任、华西大学社会学系代主任。1949 年后任西南博 物院副院长、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擅长结合现代民族、 民 俗学资料解释考古学问题。参加过前蜀王建墓发掘、成都平原考古调查。著作有前蜀王建 墓发掘报告、冯汉骥考古学论文集等。 1111、匣钵:匣钵: 东晋后期,江西丰城洪州窑发明了瓷器焙烧的保护窑具匣钵。这是一种焙烧瓷器时 装置坯件并对其起保护作用的窑具,以耐火土或瓷土制成。匣钵的使用,能够避免窑顶落砂 和焰火直

12、接接触坯件, 保持釉面光洁, 保证和提高瓷器质量; 又因其能层层累叠而不易倒塌, 可充分利用窑室空间,增加装烧量,提高瓷器产量。 1212、修内司官窑:修内司官窑: 南宋初期在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皇宫附近修内司范围内建造的窑,称“修内司官窑”, 即文献所说的“内窑”。 1.南宋前期由宫廷建造成的修内司官窑,产品相当单纯,全部是青釉瓷器。合格的产品都 釉色匀净,光洁温润,釉面多有鱼鳞开片。器物的组合除了日用的碗、盘、瓶、饮茶用 的托盏外,还有仿古代青铜器的鼎式香炉、尊、觚等。工艺上采用了厚釉工艺,因此显 得肥润,宝光内蕴。这种厚釉瓷器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革新,开后 来龙泉窑等釉色

13、极美丽青瓷的先河。 2.从窑址发现情况看, 官窑在烧制时大体上就是一座龙窑和一、 二个用来烧素烧坯的小馒 头窑一同烧造。与前述磁州窑数百“窑家”一同生产的情况极不相同。老虎洞窑址中发 现的南宋时期的作坊都质量极高, 全部用质地细密的灰砖砌建并铺地, 房外还有防雨水 的散水。在全国各地发掘的窑址中,从未曾见过这样高质量的作坊,体现了皇家气派。 老虎洞窑址发掘清理出来的作坊都是用临安城宫城和御街使用的专门的澄泥砖(香糕 砖)制造,清理出来的窑炉也是用专门的砖砌建的,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发掘的古代窑 址中绝无仅有。 窑址所在地此前并没有任何窑业基础, 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点平地起 建这样一处窑场。 3

14、.御窑最重要的特点是官建、官管、官用,产品具有皇权特有的威仪和神秘性;又因为其 不存在商品化、需要谋利的特点,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捡选出供宫廷使用的优质器 物后,其他器物一概打碎后就地埋藏,绝不允许流入市场。这一点即使前述之也称为官 窑的汝窑,也无法做到。老虎洞窑址所发现的 24 个瓷片坑,就代表了这种特点 老虎洞窑南宋时期的器物大部分都有接足的现象,从一般常见的碗、盘类器物,到相对比较 复杂的鹅颈瓶,几乎件件器物都有接足或分段制作的情况。尤其是南宋层早期的器物,许多 器形与汝窑的器物十分相似或曰一致,明显有仿制汝窑的迹象,但不同之处就在于接足。 1313、朝贡贸易朝贡贸易: 解释一解释一:

15、明政府对海外某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贸易制度。明初,为了防范东南沿海残余 反抗势力勾结外寇卷土重来, 对沿海地区采取了海禁政策, 严禁一般商民私自与外国通商往 来。海外的远近邻邦,为了与中国维持贸易关系,派遣使臣携带各种珍贵特产来华,当时谓 之“朝贡”,称使臣为“贡使”,称礼品为“贡品”,称商舶为“贡舶”。明政府在巩固国 内统治的主旨下,对朝贡关系下的海外通商采取了严格控制的办法:一为继承前代制度, 设 立市舶司;二为勘合,即明政府制定一定形式的信使凭证,一份发给有交往关系的外国或部 族,一份留作底存;外使来华,先要在海港检验勘合,才能登岸。三为对外使的各种限制。 明政府规定外使来华的期限、 来华

16、路程、 居留地点、 来华的船只数目和随行人数。 明中叶后, 因国内商品经济和海上私人贸易的发展,西方殖民主义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相继东来, 破坏了亚洲各国与中国之间原有的通商,朝贡贸易制度趋向衰落。中国经济史辞典 解释二解释二:亦称贡舶贸易。即称臣纳贡之意。明朝作为宗主国,对纳贡国家的贡物价值大小给 予不等的回赐。朝贡期间允带非贡货物开市贸易,故称朝贡贸易。朝贡国家由明廷选定并发 给勘合 朝贡明廷的通行证),规定各国朝贡年限周期。琉球,朝鲜定为二年一贡; 日本定 为七年一贡; 其余国家多为三年一贡。规定贡道、贡船和人数。贡使朝贡完毕,允许在京 会同馆开市三至五日(朝鲜和琉球不拘期限),在礼部主持下,与中国商人贸易。贸易品种也 有限制,严禁交易史书、军器、铜铁器等物品。非贡期而至者,则不予接待。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 1414、威廉姆森收集品威廉姆森收集品 指的是藏牛津大学威廉姆森博士伊朗发掘和地面采集的古陶瓷残片 17000 片,现藏杜伦 大学考古学系。威廉姆森考察了大约 1200 座分布在伊朗南部和波斯湾北岸的古代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