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1341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义1人教新课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建知识体系明学习目标1.把握1关系1制度1方针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掌握3个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3理解4个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增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认同2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3法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4公共参与青少年学生作为公民应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一框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一、民族关系及其处理原则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

2、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内涵: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原因: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2)民族团结原则内涵: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

3、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内涵: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地位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内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

4、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原因必然性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1)关于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各民族聚居的地方,更不是设立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

5、(2)关于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一、判断题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提示: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提示:是聚居而不是居住的地方,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自治权是核心内容。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提示: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提示: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

6、基础。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提示:自治机关包括人大和政府,只有人大才有立法权。二、选择题6“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段话说明()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ABCD解析:选B表述错误,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而不是前提条件;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段

7、话说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符合题意。7今天,西藏的农牧民以藏语作为主要语言。在义务教育阶段,西藏实行双语教育,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重。之所以要弘扬藏语文,是因为我国()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文化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基础消除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差异ABCD解析:选A表述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中“消除差异”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之所以要弘扬藏语文,是因为我国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文化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8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

8、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C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选CA项错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项错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自治权,但不是高度的自治权;D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根本政治制度;C项正确。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例1(2018全国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15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519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名西

9、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ABCD解析材料中的一系列数据说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有利于改善西藏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民生,促进西藏医疗事业发展,符合题意。错误,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是西藏地区及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而不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错误,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是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答案B例2(2016全国卷)为落

10、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与诉讼的权利,也有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

11、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故符合题意;变通执行权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力,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享有自治权,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双语法官的培养,与民族语言能否成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无关,排除。答案C例3(2014全国卷)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ABC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促进民族

12、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巩固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故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故提高少数民族政治地位说法欠妥;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地位主要靠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综合看,说法不妥。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权由国家法律规定,故说法中有不妥之处。答案D学通学透重点关注:近几年对本考点考查较多,命题背景材料多选取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或措施,考查考生对这些政策和措施的理解,考向多为这些政策和措施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等。1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措施从国家角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

13、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从公民角度每个公民要十分珍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2理解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原则政策区别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落实;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主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1(2019绵阳模拟)四川凉山彝

14、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在党中央的扶贫攻坚号令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如今“悬崖村”已经通了网络、建了学校、办了专业合作社、发展了旅游,人均收入已达7 000元。由此可见()党和政府的帮扶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会最终消除民族发展的差异性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BCD解析:选D错误,党和政府的帮扶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外在动力而非内在动力;错误,民族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完全消除;材料说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符合题意。2201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60周年。60年来,全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 400亿元以上,比1958年增长了数百倍。日前宁夏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得如此成就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边疆的安全和统一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