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8719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市级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 2019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地市级)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8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5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30 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在 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

2、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 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给定材料 材料材料 1 1 前些年,小张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乡的镇上当了一名快递员。下面是他讲的“三农”新故事: 前些年,快递公司刚进这个镇时,全镇每天收发的包裹只有几十个。到村里送快递,碰到下雨天,三轮车 陷入泥里,经常要下来推车,送完快递回来,鞋子上总会沾上半斤烂泥巴。那时挺后悔把城里的工作辞了,感 觉很失落。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特别是前年,镇上的快递公司 联合农林服务中心、电商协会给大伙上起了包装技术培训课,现

3、在咱这里的瓜果蔬菜都用上了真空包装、低温 保鲜技术,快递公司也更乐意接这种订单。有了销路,家里种的就不愁卖了。 比如说吧,咱这里的枇杷很有名。以前,乡亲们摘回枇杷后,要乘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城 里火车站广场叫卖。那时,品质优良的枇杷也卖不上好价钱,有时连本钱都挣不回来。如今,镇里的枇杷大部 分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每到枇杷采摘季,镇里的文化广场就会成为快递员的临时收揽点,乡亲们排着队邮 寄,场面好不热闹。 现在咱镇里的电商差不多有 500 多户了。去年镇里投资建了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把大家拧在一块 闯市场,今年镇上的生意就更好了。加上上个月新开的那家快递公司,我们镇里已经有了

4、4 家快递公司。 如今大家腰包里有了钱,心气足了。我同事杨大哥这几年靠送快递,摘了帽,主动要求退出了低保。大伙对生 活也讲究了起来,希望村子能漂亮些、路能好走些,闲时有地儿跳跳舞、下下棋。这不,政府投了很多钱搞建设, 镇里几个大的村子,都通上了柏油路,路边插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我们送快递方便多了。镇边上,搞旅游的那个 村子,街两旁不仅修了排水沟、统一摆上了垃圾箱,还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整了整,青瓦白墙的, 1 远远看,像画里似的。 最近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要么像咱一样,做做快递,或者在镇里的企业打打工;要么回家接班, 种点养点啥,通过快递卖出去,不比打工挣得少,还图个自在。原来乡下的钱往城里

5、跑,现在城里的钱开始喜 欢往村子里跑。城里人来我们这投资的越来越多,要么开工厂、搞农产品加工,要么办民宿、搞乡村旅游。 和刚回来那会儿比,我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上个月和爱人商量,打算承包村西头一块撂荒的地,再把周边 几家的田一起租过来,像村里老李他们一样,也办个家庭农场。我想只要好好干,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材料材料 2 2 小赵是省派驻村干部,2015 年远赴大山深处的池口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面是他讲的“脱贫攻坚” 故事: 我从省城出发,颠簸了 10 多个小时,才到了池口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光秃秃的石甸山。村支书老 韩招呼我在村口吃了一碗石甸花椒酱面。虽然花椒麻得嘴好久没有感觉,但是花

6、椒酱独特的鲜香口感让我赞不 绝口。老韩在旁边笑着说:“石甸花椒酱可是咱这里的宝贝。”吃完饭,放下行李,老韩陪着我到村里走了走。 刚开始我还挺乐观的,看上去这村子不穷啊,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村民老左家的房子没有门,房 间里没有家具、家电,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杂粮,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老左告诉我:池口村地薄、种 粮食收成低,只够糊口。除了种地,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干些啥。现在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像他这样的 人家,村里还有好几户。 回村部的路上,老韩指着周边的大山说:“我们是守着金娃娃挨穷呀!你看,石甸山上 1000 多亩地,已 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起码吃饭就不用愁了

7、。”接下来一个多月,我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 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是“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能卖出去”,这 些问题不解决,村子就难以摆脱贫困。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到了石甸花椒酱。这十里八村的家家户 户都喜欢用花椒制作花椒酱,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呢? 同时,制作花椒酱对花椒的需求量特别大,也能带动花椒种植。2015 年当年,我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大型超市、 批发市场,发现和目前市场上的花椒酱不同,我们石甸花椒酱麻辣鲜香、口感独特,不仅在本地有市场,还有 可能借助电商扶贫政策卖到全国去。 有了想法,还要有办法。

8、听说要开发石甸花椒酱,不仅是村民,许多村干部也都不相信。老韩说:“万一卖不 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为此,我带着村干部不但到周边县区了解情况,还专程到省食品研究院咨询石甸 花椒酱产业化的可行性,请教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排除了花椒酱存在有害成分和菌群超标的 可能性。这次调研,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老韩说:“小赵书记,咱们村干部都认定你了,今后我们跟着你好好 干!”2016 年 10 月,当地第一家村集体企业池口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 村民可以技术入股或半成品 入股。我代表公司与省食品研究院、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石甸花椒酱。2017 年 初

9、,第一批石甸花椒酱上市后,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村民们都乐坏了。仅靠石甸花椒酱 2 一项,去年村集体就实现了 66 万元的收入。 我始终没有忘记老韩说的石甸山,没事就上去转悠,考虑到底该怎么开发。2015 年外出做市场调研时, 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就帮着村里申请到“惠农贷款”,买了 1000 棵树苗,种到山上。现在,石甸山已 经种植梅花椒 500 多亩,成为池口村的“绿色银行”。现如今,我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杀鸡或者 杀羊,都会想着我。老韩风趣地说:“小赵书记,你现在是我们这的狗不叫干部,乡亲们的狗见了你不但 不叫,还直摇尾巴哩。” 材料材料 3 3 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大学生村官。

10、下面是她讲的“成长”故事:2016 年,我被组织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 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村干部和村民们对我都很客气,但就是不分配活儿给我。 那时我最大的活儿就是“看家”,大家出去办事,让我守在村部。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 抢着发言,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 有人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 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村里核发水田地补偿款, 要量土地,村支书认为我是外村人,能一碗水端平,就让我负责这事。有几个人找我说情,想要皮尺松一点,

11、好多得点补偿。我一点不让,把尺绳拽得紧紧的。结果一位村民当场质问我:“你个外来人,想干啥?” 第一年年终评议会上,有 4 个人给我投了不合格票。我的委屈突然爆发,回到屋里就哭了,觉得自己表 现挺优秀,关键是我也一直想要给村里干事,怎么还受这气?当时,村支书跟我讲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 “你坚持原则是对的,关键在怎么做。有理还不够,在村里得想办法跟老百姓把理说通。要把理说通, 首先 你得和大家干在一起。”他建议我,每天到老乡家干农活,一次两个小时。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每天“服役”两个小时,每次换一家。手掌上的血泡 起了破,破了又起,汗水渍透了衣服。我慢慢感受到了

12、农民的不易,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 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一段时间下来,和大家熟络了,村民们从自家娃娃读啥学校、看病到哪个医 院、添置家电买啥牌子,到调解邻里矛盾都愿意找我帮忙。村里一户人家因为不满征地补偿,不断上访。那段 时间,我不时到他们家串门、唠家常,见他们家生活困难,就帮着申办救济,这户人家深受感动,后来再也没 有去闹了。我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功创建本村优质杂粮品牌并打入南方市场,为大家闯出了一条增收致 富的新路。去年,我被市里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现在,村里人对我的称呼,也渐渐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小吴来了啊!”“小吴吃了吗?” 上了年纪的,则直接叫我“小

13、吴闺女”。我之前不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体会到这些关心来之不易后,每次听 到心里都暖暖的。 材料材料 4 4 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某地市委宣传部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基层采风,体验生活。在活动结束的座谈 3 会上,大家交流了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心得体会。以下是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记录: 甲:我创作历史剧的目的是,用艺术的手法对历史进行重新包装,通过故事唤起人们认识历史的兴趣。可 是,有些作品为迎合当下的“娱乐精神”,将现代元素掺杂进历史,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肆意发挥。虽然, 让观众看着新鲜稀奇、招人眼目,收到了娱乐效果,但是,这种混淆现实与历史的做法,牵强附会、哗众取宠, 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我正在创

14、作一部反映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作品。如何真实反映时代,塑造时代典型,通过人物命运变迁折 射出整个时代的图景,是我常思考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是时代里的人,都有他的时代性,而追究时代性,就不 能没有历史感,正是因为历史才造就了时代。岁月能滋养人的心性与才华。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开始 的时候,到了这个年龄,有了一定的能力,有责任创作出富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来。 乙:我是乡村出来的 80 后。我的文字大多从儿童、女性视角入手,展现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普通人家 的人生故事。我自己曾以一个乡村媳妇的身份在认真地生活,和乡村里那些小媳妇一样流汗流泪、上山下田、 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后来我进了城,但幼小多

15、病的儿子只能暂时寄养在婆婆家里,成为“留守儿童”。从那 时起,我就开始注意“留守儿童”,每当看到他们胆怯而忧郁的目光,我心里就有一种疼痛在撕扯。从此,我 有空就往附近村庄跑,了解情况,搜寻故事,捕捉细节。我的写作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认为,创作不仅要表达自己,还要善于书写他人。如果我们的创作只停留在私人性的经验上,仅仅满足 于自我倾述的需要,那么作品就难以回应时代的提问,体现老百姓的真情实感。 丙:我写网络小说快十年了,在网上发表了不少作品。我们这一代人,在互联网的影响中建立和重构自己 的精神世界。创作时我总是喜欢把自己投射到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在一个自我编织的虚幻氛围里,想象故事的 情节然后记

16、录下来,写成文字。有时需要写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背景情节,只要坐在家里,上网搜索素材,我就 能继续写。 这几年,我在网上写连载赚到了钱,但是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感到现在的创作动力也没有之前那么 强烈了。认真想来,手机、网络这些现代技术方便了创作,加上经济刺激,造就了我的“高产”。但是技术和 金钱,在更深的层面上给创作造成了某种“遮蔽”,让我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忘记了创作的初心。 丁:我的新作是脱贫致富的故事。上个月,我走进大山深处的一处村落,才感到生活的落差太大了。城市 经济发达、生活便利,很难想象为了供一个孩子上学,偏远地区的贫穷家庭要经历什么样的苦难。我感到,只 有继续深入下去,进一步了解农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对政策在基层执行有更多角度的观察,才能明白国 家精准扶贫是多么伟大而艰巨的任务。现在我要把以前想象的人物情节全部推翻,重新创作。 这次采风让我感到,多走多看多聊实在太有用处了。“行走”要成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生活常态,既要行 走在书本中,更要行走在现实生活里,依靠“行走”才有可能打破乡间田野和城市高楼之间的隔阂。 主持人:我们组织这次采风活动,就是希望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