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6272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神秘的魔圈剖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神秘的魔圈中西语言文化比较,【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思维与文化 第二节 羚羊挂角与板上钉钉 第三节 中国套盒与西洋项链 第四节 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语言、思维与文化,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综合性的,图象感很强,它虽然已经不完全是象形字而是主要是形声字了,可是早期它是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至今残存着相当多的象形特点,因此它就容易在我们的大脑当中熏陶出一种象形定势思维,理解事物时 就容易侧重从形象方面去了解它,从宏观整体去方面去把握一个事物。而西方印欧语系语言文字则是非常精细的一种语文。学过英语的就知道英语有性、数、格,有主语、宾语,状

2、语 、定语这一连串的东西。,西方语言,西方的儿童从小就学习这类语言,注重学习语法,培养一种条分缕析的思维能力。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老教给他这个是单数,那个是复数,这是名词,那是动词。此外还有数、形、量、代,一大套分类。须知科学理论就往往是一种分类的条分缕析的理论体系,一种概念体系。西方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形态上实际上就很类似臻于精密的语法系统。或者换一种说法,它的语法体系里面内涵着科学推量的基本成分,它的形式逻辑实际上就是语言成分里已经包含的那种东西,所以 西方人只要强化语法训练,由于日积月累的熏陶,就有助于为科学推理的能力的建立打下基础。,汉语,中国的语言文字,则语法形态比较隐晦。在马建中的马氏文

3、通出现之前,中国数千年来可以说没有一本语法书。马建中的语法是拿了拉丁语法来套汉语语法的,把汉语强行地拉入印欧语系 的语法体系里。中国人不注重语法教育,所以条分缕析的概念应用不像西方人那么系统。可是人们立刻会问:中国人没有语法是怎么交流思想的呢?这个问题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前提, 似乎人类要思考,就非得有西方式的语法才行似的。实际上,事物发展往往有自我协调、自我完善的趋势。当出现某种缺陷的时候,就往往会产生另一种优势来加以弥补。汉语言文字自身当然有语法规律,可是由于它的语文要素中的直接表意功能非常强大,远远超过印欧语系语言文字,它就无须强调语法功能。,马氏文通,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

4、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著名的语法著作写于1898年,由于是开创之作,历来难读难用。 著作者马建忠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又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加之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商酌切磋。所以,经十余年的勤求探讨,马建忠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如果没有马建忠,中国语法体系的建立,恐怕会更晚一些。,象形文字,单从它的文字来看,其图像特点

5、强,写一个门就象一 道门,写一个山,就象一座山,使你不借助语法系统直接就可以一下明白它要表达的含意,岂不十分省时、省事?西方印欧语系语文却缺乏这个直接表意功能。它的文字都是符号化的 ,弯弯曲曲的,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死记住,记住它那个跟所表达的实物已经割断了联系的符号形式及其含义,用语言学术语来说,就是它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看起来缺乏有机联系。所以它在表意上非走弯路不可。印欧语系语文的直接表意功能有了缺陷,这一缺陷恰恰要由它的发达的语法系统来弥补。,甲骨文,英语,西方人的表意系统需要一个庞大的语法系统来加以界定,使 每个字词的含意被抽象性的符号定位,被繁琐的语法规则所制约住。你看一个英语单词通常是绝

6、不可能一目了然的,必须把它的含意死死记住。因此你学英语时,你得积累一万单词左右,才能真正无大障碍地阅读英文原版书报。但是中国字你不需要记住1万字,记住3、4千汉字就可以读书看报了。,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字相互间的关系,西方的语言可以规范文字,中国的文字可以规范语言。西方印欧语系语言注重语音变化,但声音语言不是那么容易把握,容易发生流变。一旦流变,它的拼写就必须要跟上去,它的文字要服从语言本身的变迁,因此变化的机会比较多。这就使得文字跟着语言走,结果就是语言在规范文字。而中国呢,它就倒过来了,文字在规范语言。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中国有许多民族,说着各式各样的语言,它们的发音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文字始

7、终是统一的,,文字与国家,用文字整肃语言,结果使文字成为中国社会强有力的统一因子。它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得以长治久安地存在下来,没有被中断。而在西方,差不多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被彻底地毁灭过。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都经历过这样的命运。而中国呢,五千年文化一根线下来,它就不中断,非常的稳定,所以许多学者们都感到疑惑,老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西方文化它那么容易就被中断了,而中国文化却具有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呢?这个超稳定的结构它也同样得益于中国的文字的这种超稳定结构。,例一,宋监本论语 此页书影系南宋国子监刻本论语卷首序,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学者何晏(?249年)。何晏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

8、人。年少时好老子、庄子之言,善清谈,倡玄学。相传他肤白仪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有“傅粉何郎”之誉。后援老入儒,主张君主应无为而治。论语集解为其生平力著之一,在中国学术史上素有佳评。 所谓“监本”,在版本学上专指我国封建时代国子监刊刻校印的图书。监本源起于五代时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始刊的“九经”。此处所述监本论语,当指南宋国子监刻本。孔子的论语早在东汉时就被恭列为“七经”之一,南宋大儒朱熹更将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并举为“四书”,历代学者为之集解、注疏、正义、疏证乃至译注者多达三千余种,为中国书籍史乃至世界文化学术史之奇观,故有“中国人的圣书”之称。 此宋本论语有“刘氏天香书院之记”,全称为

9、“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晚清藏书家杨守敬撰有长跋,为李盛铎木犀轩、潘宗周宝礼堂递藏,印入张元济所辑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第一辑。,四书五经与莎士比亚,你现在看四书五经那些书,会发现很多字你到现在都可以认识。这是很奇怪的,几千年了,你都可以认识它。可是西方的像印欧语系的文字, 不说几千年,三、四百年前的你看着就相当吃力了。例如莎士比亚的著作,今天不将它的拼写现代化,很多人要看懂是非常吃力的。四五百年,七八百年前的,像古英语、中古英语这些,你基本上就看不懂。不要说你看不懂,就是英国人自己都看不懂,因为它拼写的变化太大了。,莎士比亚,文字与国家,因此,如果欧洲有一个统一的文字的话,它会成为一个非常大

10、的象中国一样大的国家。反过来说,如果中国没有统一的文字,例如没有汉字的话,它也今天肯定也是四分五裂的, 分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国家。这种现象之所以没有出现,就因为文字起到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凝聚作用。,一首没有动词的诗,马蹄轻重,一个台湾老兵的诗风 那雄壮自汉唐 这瘦弱在民国 马蹄万里我中华 最后终于 乡愁 千秋 黄叶杜鹃白露 晴川亭台孤舟 一个台湾老兵的诗风,马蹄轻重 xtk中国远征军,汉语的“话题-说明”结构方式,可以省略动词,不同于英语的“主语谓语”的结构的完整性。 语言学家徐通锵将其区分表述为“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

11、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语法型语言采用间接编码的方式,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汉语以“字”为本位,一重语序,一重语义;一重构造分析,一重整体领悟。西语是焦点,汉语为散点。一重主从,一重对偶。一为精确,一为模糊。一为周严,一为简约。一为含蓄,一为直露。一为直线结构,一为螺旋结构。一为历时的纵向,一为共时的横向。这汉语的魅力所在。,When we two parted 昔日依依惜别, In silence and tears, 泪流默默无言; Half broken-hearted 离恨肝肠断, To serve for years,

12、此别又几年。 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 冷颊向愕然, Colder thy kiss, 一吻寒更添; Truly that hour foretold 日后伤心事, Sorrow to this! 此刻已预言。 The dew of the morning 朝起寒露重, Suck chill or my brow 凛冽凝眉间 It felt like the warning 彼时已预告: Of what I feel now 悲伤在今天。 Thy cows are all broken, 山盟今安在? And light is thy fame; 汝名何轻贱!

13、 I hear thy name spoken, 吾闻汝名传, And share in its shame 羞愧在人前。,They name thee before me, 闻汝名声恶, A knell to mine ear; 犹如听丧钟。 A shudder comes oer me 不禁心怵惕 Why wert thou so dear? 往昔情太浓。 Thy know not I knew thee 谁知旧日情, who knew thee too well: 斯人知太深。 Long,Long shall I rue thee 绵绵长怀恨, Too deeply to tell 尽在

14、不言中。 In secret we met 昔日喜幽会, In silence I grieve 今朝恨无声。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旧情汝已忘, Thy spirit deceive 痴心遇薄幸。 If I should meet thee 多年惜别后, After long years, 抑或再相逢,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 相逢何所语? With silence and tears 泪流默无声。,思考题,【质量指标及检测方式】 一.问答题: (一)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字相互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